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在下肢动脉血管栓塞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21-05-28牛丽媛

中外医疗 2021年10期
关键词:灵敏度血浆阴性

牛丽媛

哈尔滨工业大学医院物理诊断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人体的各个部位均有动脉伴行,下肢动脉血栓是临床上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血管疾病,病变动脉内膜厚度增加与血脂浸润,形成斑块以后使下至动脉管腔变窄,肢体出现急性或慢性缺血。当下,临床用于诊断下肢动脉血栓的方法较多、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但该方法有一定创伤性与辐射性,部分病患会出现造影剂过敏、肾损伤等情况,故而推广受限[1]。CDFI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技术,目前在临床多种疾病诊断领域中有所应用,其能清晰的呈现出病变血管状态。D-D为溶栓治疗的特异性标识物,其主要是呈现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用于疾病诊断中,主要是应用其抗原—抗体反应特性,敏感性偏高,但该指标在存有血块的情况时,检测结果均呈阳性,特异性偏低,故而经常联合其他指标检查诊断疾病[2-3]。探究2018年5月—2019年8月前来该院就诊疑似为下肢动脉血栓的80例患者,血浆DD检查联合CDFI用于诊断下肢动脉血栓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来该院就诊的80例疑似下肢动脉血栓患者为试验对象,其中包括男性46例,女性34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25岁,平均年龄(55.64±7.82)岁。纳入标准:①既往有下肢骨折复位、膝关节置换术史等而出现下肢肿胀等表征;②无溶栓或介入治疗史;③临床资料完整;④患者认知正常,自愿参与该次研究(该研究所选病例是否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②近期(入院前3个月)中有应激史;③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者等。

1.2 方法

CDFI检查:选用GELOGIQE9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设定为5~7.5 MHz,滤波50 Hz,针对下肢水肿严重或体型过度肥胖患者,加用频率为5 MHz的凸阵探头。检查过程中协助患者取仰卧、侧卧或俯卧位,最大限度的裸露两侧下肢,抬高下肢,尽量使肌肉处于自然放松状态。从自足背动脉、颈前动脉、股深浅动脉、股总动脉开始进行检查,操作动作要轻柔,观察受检者下肢是否存栓塞、管腔大小以及血管内膜厚度增加情况,利用CDFI分别检测血流频谱、管腔内的血流充盈指标。

血浆D-D检测:抽取入选患者空腹状态下5 mL肘静脉血,2 800 r/min离心处理取血浆,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D水平,选定的仪器是日本Sysmex CA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德国Dade Behring Marburg公司制造的D-Dimer PLUS试剂盒,严格依照试剂盒说明书内容操作。当检测到D-D水平>1 000 Ug时,则判断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测算CDFI诊断下肢动脉血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与阴性预测值,观察两组患者血浆D-D水平;通过绘制血浆D-D诊断下肢动脉血栓的ROC曲线,计算该项指标诊断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测算联合诊断下肢动脉血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与阴性预测值。

灵敏度=真阳性数/(真阳性数+假阴性数)×100.00%;

特异度=真阴性数/(真阴性数+假阳性数)×100.00%;

阳性预测值=真阳性数/(真阳性数+假阳性数)×100.00%;

阴性预测值=真阴性数/(真阴性数+假阴性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Q25,Q75)表示,组间差异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通过勾画受检者ROC曲线分析D-D的临床诊断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确诊情况

入选的80例疑似下肢动脉血栓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验,确诊49例,确诊率为61.25%(49/80),31例为非下肢动脉血栓者。

2.2 CDFI检查诊断情况

把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设定为“金标准”,CDFI诊断下肢动脉血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与阴性预测值依次 为91.84%(45/49)、87.10%(27/31)、91.84%(45/49)、87.10%(27/31)。见表1。

表1 CDFI检查结果统计(n)

2.3 不同分组患者血浆D-D水平检测情况比较

血栓组血浆D-D水平为1 812.10(452.13,2 401.78),非血栓组为674.23(235.12,1 013.07),血栓组患者D-D水平更高于非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841,P=0.000<0.05)。

2.4 血浆D-D检查诊断情况

血浆D-D诊断下肢动脉血栓的ROC曲线[4],下面积为0.868,95%CI是0.786~0.952(P<0.05),截断值为1062.45 g/L。血浆D-D对疾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依次为78.5%、100.0%。见图1。

图1 受检者ROC曲线

2.5 CDFI联合D-D检查的诊断情况

CDFI联合D-D诊断下肢动脉血栓(任意一项为阳性即可作出诊断,D-D的截断值为1 062.45 g/L),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5.92%(47/49)、91.84%(45/49)、93.88%(46/49)、93.88%(46/49)。

3 讨论

下肢动脉血栓为临床上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周围血管病变,病因主要是下肢动脉狭窄甚至堵塞,以致下肢远端组织出现急性或慢性缺血性变化,当下国内外临床上普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下肢动脉血栓的常见原因[5-6]。有资料记载,国内≥60岁群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达到80.0%,伴随人们物质生活质量提升、饮食习惯巨大调整等,下肢动脉血栓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患者会出现肌肉疼痛或(和)痉挛、肢体感觉异常、足趾溃疡与坏死等诸多表现,损伤劳动能力,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7~9]。

在骨外科,下肢血管栓塞是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达到5.0%~58.0%,下肢为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最高的部位,患者临床表现有肢体水肿疼痛、色素沉积等,血液流动速度迟缓与血液高凝状态是本病症的主要病因,通常单一因素不会致病,基本是2个或3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0]。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很可能引起肺栓塞,增加患者死亡率,有34.0%~58.0%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合并肺栓塞。而不同下肢动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差异,致病因素较多,若单纯通过肉眼观察患者症状表现、进展作出诊断,很可能漏诊,可能使部分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既往临床多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检查诊断下肢动脉血栓,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其作为“金标准”,该影像方法应用时需将造影剂储留于血管内方能实现成像,难以直接观察血管的细微结构,且检查流程较为繁琐,带有一定创伤性,针对输注的造影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较明显的过敏反应[11]。

伴随临床诊疗技术的发展进步,CDFI凭借自身无创、精确、快捷、安全性高、可重复性优良等特征,故而广泛用于疾病临床诊断领域中,演变成下肢血管栓塞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案。该方法能精确定位病变血管,清晰的呈现出管腔中血栓类型、形态、规格,且能动态监测血流状态,有益于协助临床医生结合超声表现对血管栓塞疾病做出初步判断。该次试验研究中,CDFI联合D-D检查用于下肢动脉血栓诊断中,不仅能较清晰、直观的观察患者下肢血管结构,检测受累血管血流动力学状况,为临床治疗方案拟定提供可靠支持,CDFI通过减少局部容积效应能较为清晰的呈现出管腔结构,较为明显的提高了管腔中血栓的显影率。但有研究报道[12],CDFI检查过程也暴露出一定不足,在血流速度、血管断面作用下,难以分析形成的血管束形态,针对微小或分支动脉的检测准确度偏低。而D-D恰好弥补了CDFI检查的不足,D-D是机体纤维蛋白发生交联反应,纤溶酶水解后的生成物,当机体出现凝血反应时可诱导纤维蛋白转化为交联纤维蛋白,D-D是降解产物的零星碎片,D-D水平上升说明机体纤溶酶活性发生改变。下肢动脉血栓患者发病后凝血过程加速进行,血液高凝状态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过程,处于缺血性坏死状态的细胞或激活纤溶细胞,促进纤维蛋白降解过程,血浆D-D水平上升。

该次研究表明,CDFI诊断下肢动脉血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依次为91.84%、87.10%、91.84%、87.10%,提示CDFI诊断该病症的灵敏度、特异度均处于较高水平。血栓组患者血浆D-D水平显著高于非血栓组,提示在下肢动脉血栓患者群体中,血浆DD水平显著上升,该项指标可以作为鉴别诊断下肢动脉血栓与非下肢动脉血栓的依据。CDFI联合D-D水平检测诊断下肢动脉血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5.92%、91.84%、93.88%、93.88%,提示联合检查对下肢动脉血栓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检查方法。丁华瑛等[13]选择182利疑似下肢动脉血管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彩超及血管造影检查,病检测血浆D-D水平。结果表明,彩超诊断该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秒别为90.74%、85.14%、89.91%、86.30%,患者血浆D-D为1 811.11g/L,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6.30%、90.54%、93.69%、94.37%。其研究结果指出,彩超及血浆D-D在下肢动脉血管栓塞临床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该文研究结论有较高相似度。

综上所述,CDFI联合D-D检查诊断下肢动脉血栓,特异度,灵敏性均优良,有益于提高阳性检出率。

猜你喜欢

灵敏度血浆阴性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地下水非稳定流的灵敏度分析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