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美学视角下古代典籍文化负载词英译探究

2021-05-28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原语典籍英译

李 莉

(宁夏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宁夏 固原 756099)

一、引言

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持续时间最久的文明之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始于中华文明,是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为基础不断演化而形成中国特有的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典籍文化浩如烟海。

“典籍”二字最早出于《孟子·告子下》:“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辞海》中对“典籍”的定义是:“国家重要文献。”总的来说,典籍主要有两个义项:一是法典、制度;二是我国古代重要文献、书籍。《论语》是孔子的言论辑录,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孔子思想最基本最可靠的哲学典籍,也是了解和研究儒学理论的重要文献,是中华典籍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在开篇第一章中,笔者发现文化负载词“仁”共出现了三次,“道”共出现了五次。由于孔子整个思想的核心观念和终极价值全部落实于“仁”,所以“仁”则相当于孔门儒学中至高无上的、本体化、绝对化的道,[1]可见文化负载词英译对于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笔者在中国知网以主题为搜索条件,输入“典籍文化负载词英译”,共检索到5篇论文,使用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自动生成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古代典籍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研究较少,特别是针对《论语·学而篇第一》中出现的“仁”与“道”。

图1 典籍文化负载词英译主要主题分布图

二、翻译美学视角下典籍文化负载词英译探析

当代翻译美学,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研究,它是对我国传统美学译论的继承和发扬,是针对汉语语言和文本的特点提出适用于汉外互译的翻译理论。[2]在充分认识翻译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剖析客体上的审美构成和主体的翻译能动作用,明确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提供翻译中审美再现的类型和手段,以指导翻译实践。[3]古代典籍文化负载词往往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例如《论语·学而篇第一》中出现的“仁”与“道”,因此审美主体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仔细理解、转化、加工和再现文化负载词在上下文中所载荷的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充分考虑目的语的交际和文化信息的传播效果,在翻译实践活动中秉承象似原则、创作原则和优化原则,采用动态模仿、重建和综合性注释的英译策略,以此向目的语读者传递我国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保持中国固有文化身份。

文化负载词,指表示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4]古代典籍文化负载词内涵丰富、概括能力强、出现频率高,有较强的规律性和互文性,比如“仁、义、礼、道、孝、学、德、友、政、君子”等,这些词历经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固化为中华民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独特表达方式,在中国文化话语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5]而每一个文化负载词都是概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和文化意义(cultural meaning)的复合体。

在翻译美学理论的指导下,典籍文化负载词英译的审美再现需要经历四个过程,即理解、转化、加工和再现。首先,古代典籍英译要经历第一个过程即语内翻译,也就是将古代汉语转化成现代汉语,主要借鉴吸收历代善注善译的成果,完整透彻地把握典籍,理解古文内容、词义、风格和意境等方面内容。其次,经历第二个语际翻译过程,即用现代英语完整准确地转化并表达古汉语原文的现代汉语意思。转化不仅在双语间语言结构方面是至关紧要的环节,也是审美信息向再现发展的关键环节。第三个过程为加工,在典籍文化负载词英译实践活动中,不仅要实现在概念内容上完全符合原语的含义,体现文化负载词的概念意义,而且在审美加工中尽量不失文化负载词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尽量接近原语的审美效果。最后,一个过程则为典籍文化负载词英译的审美再现,针对古代哲学典籍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实践活动,其审美再现共有三个类型:(1)动态模仿;(2)重建;(3)综合性注释。

三、典籍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

作为《论语》的首篇,《学而篇第一》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也比较重大,包括对孔门学问的综合论述,以劝学开篇,系统介绍了君子做学问的宗旨、目标、方法、步骤、效验等方面的内容,[6]同时表达了仁与礼的特征和效能,这就是以血缘亲情为社会关系的基础,由此维系社会秩序,形成一种既有严格等序又和谐融洽的理想化社会状态。本研究中提及的三种古代哲学典籍文化负载词的审美再现类型,即是在翻译美学理论的指导下,秉承象似原则、创作原则和优化原则,为更好再现并传递文化负载词的审美效果而提及的英译策略。

(一)动态模仿

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因此翻译艺术存在于一切翻译活动之中。学者党争胜从象似性的视角切入翻译,并将文学翻译实践的象似性分为数量、时间、空间、心理和意象相似性,认为语言象似理论切入翻译,将有助于解决原文形式的复现问题,实现以形示意的翻译效果,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形神皆似”的理想的翻译标准,有利于对原作形式审美效果的再现。[7]作为翻译学学科下的一个子学科,翻译美学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文学翻译实践的指导功能上,而模仿是审美再现的基本手段。动态模仿,即在以原语为依据时以原语为依据进行模仿,在以译语为依据更佳时以译语为依据进行模仿,一切取决于优选或曰择善从优。[8]这种审美再现的类型或手段执着于译文的最佳可读性,重视当今社会的接受倾向;同时不忽视用译语传达原文中的文化信息。

例一

原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第一》)

理译:The superior man bends his attention to what is radical. That being established,all right practical courses naturally grow up. 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submission!—are they not the root of all benevolent actions[9].

韦译:It is upon the trunk that a gentleman works. When that is firmly set up,the Way grows. And surely proper behavior towards parents and elder brothers is the trunk of Goodness[10]

刘译:The gentleman devotes his efforts to the roots,for once the roots are established,the Way will grow therefrom. Being good as a son and obedient as a young man is,perhaps,the root of a man’s character.[11]

分析:关于“道”和“仁”的思想,西方文化中并没有存在与之一一对应的概念,这时需要译者以动态为模仿原型进行审美再现。关于“道”的翻译,理雅各译为all right practical courses,韦利和刘殿爵译为the Way;至于“仁”的翻译,三位学者分别译为all benevolent actions,Goodness和a man’s character。如何理解此句中的文化负载词“仁”与“道”呢?宋代著名学者朱熹认为“仁”即为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钱穆在《论语新解》中对“道”做如下解释:所谓道,即人道,其本则在心。综上,我们发现三位译者秉承了意象相似性的原则,通过动态模仿的审美再现手段,基本再现了原文的意象之美。但笔者认为,对于“仁”字的翻译,译文应重在有效传播中国文化,并模仿西方字母语言的拼写规则,最好译为“Renism”,此种翻译手法属于数量相似性的模仿,语言简洁,容易引起西方读者的好奇心,译文也不会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例二

原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篇第一》)

理译:A youth,when at home,should be filial,and,abroad,respectful to his elders. He should be earnest and truthful. He should overflow in love to all,and cultivate the friendship of the good.

韦译:A young man’s duty is to behave well to his parents at home and to his elders abroad,to be cautious in giving promises and punctual in keeping them,to have kindly feelings towards everyone,but seek the intimacy of the Good.

刘译:A young man should be a good son at home and an obedient young man abroad,sparing of speech but trustworthy in what he says,and should love the multitude at large but cultivate the friendship of his fellow men.[12]

分析:仁,从人从二,字形采用“人 二”会意,仁者,人也。从词源学分析,仁,至少是两人相互依赖,对他人友善相亲。仁,其概念是《论语》的全部思想核心,“礼”的根本内涵,是伦理道德的依据,为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因为仁的概念内涵丰富,所以不能“一言以蔽之”,而且拥有不同经历和生活体验的译者,可以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理解阐释并模仿原文,通过目的语再现原文的审美效果。但为了忠实全面传达孔子的哲学思想,准确有效传播古代典籍所折射出中国人的智慧思想,译者需要优选以原语为模仿原型,进而再现以原语的审美信息特征和结构为依据的译文信息。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对此句的解释是:“弟子在家则讲孝道,出门则尽弟职,言行当谨慎信实,对人当泛爱,而亲其有仁德者。如此修行有余力,再向书本文字上用心。”可以看出本句中的“仁”,钱先生理解为有仁德者。除此之外,关于本句中的“仁”,《论语集注》解释,仁谓仁者;《张居正讲》解释,仁是仁厚有德的人。综上发现,此处的“仁”为仁者。我们再来查看三位译者如何对该句的“仁”进行翻译的,理雅各译为the good,韦利译为the Good,刘殿爵译为his fellow men。综上三个译本,译者能够秉承数量相似原则,尽可能贴近“仁”的含义,还原当初孔子的内在之意。

(二)重建

重建属于创作手法,是一种最高形式的变通。重建的优势可以完全摆脱原语的形式束缚,达到作者的最优化。高品位的翻译艺术重建式再现是以原语审美形式做参照,尽力保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以确保原作的美感再现于审美客体。[13]翻译是一门艺术,所以创作原则无疑适用于古代典籍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过程中。依循创作原则,有利于弥补翻译过程中因语际转换而造成的原文审美信息的损耗。[14]上好的译文除与原文有几分相似外,必须有其独创的艺术价值,本身即可成为一部独立的艺术作品。因此在翻译古代典籍文化负载词时,审美主体应尽力运用翻译艺术的变通性,再现文化负载词的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

例三

原文: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篇第一》)

理译:Fine words and an insinuating appearance are seldom associated with true virtue.

韦译:Clever talk and a pretentious manner are seldom found in the Good.

刘译:It is rare,indeed,for a man with cunning words and in ingratiating countenance to be benevolent.

分析:钱穆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满脸装着讨人喜欢的面色,(那样的人)仁心就很少了。那么这里的“仁”和例一、例二所讲的“仁”,含义相同吗?台湾地区学者傅佩荣在《细说论语》中谈及“仁”的含义,认为例一中的“仁”为“人生正途”,例二中的“仁”为“真诚的心意”。而笔者认为两处“仁”的含义应该都指,孔子所提倡的一种最高道德名称。但“仁”在《论语》中共出现了109次,学生问孔子究竟什么是“仁”,孔子都作出了不同的解答。在这句话中,三位译者的译法也不尽相同,分别为true virtue;the Good;be benevolent。朱熹认为这里的“仁”为本性之德。明朝学者张居正也认为,仁是心之德,盖仁乃本心之德,心存,则仁存也。理雅各认为benevolence与“仁”的意义最为接近,在此具体上下文中使用了true virtue;韦利认为任何词语都无法概括“仁”的意义,所以为了强调“仁”的概念,因此翻译为good,并将其首字母大写;刘殿爵的翻译实践与理雅各有相似之处,将“仁”一贯翻译 benevolence。综上发现三位译者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依附于古人的注解,对这种语境之下的“仁”进行重建,创造性的解释与翻译。但笔者认为,the Good词义太过于广泛,还不能深刻体现“仁”的本质和内涵,且Good可能会引起西方文化背景下目的语读者的误会,将此理解成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哲学观念“善的理念”。据此,笔者认为,审美主体可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本句中的“仁”音译为Ren,原汁原味阐释中国古人的哲学思想。

(三)综合性注释

在翻译典籍文化负载词的过程中,译者除了遵循象似和创作的原则外,还应该遵循优化原则。从所指对象区分,文学翻译的优化原则可以分为语言优化和语序优化。语言优化指,发挥译文的语言优势,选用最合适的译语表达方式。[15]在翻译《论语》典籍文化负载词的过程中,审美主体应当利用优化原则,采用综合性注释翻译策略,使翻译真正变成一门艺术,达到最佳的审美效果。“综合性注释”是根据一个词在中国文化典籍中的基本含义和所指意义,编写一综合性的知识性条目,说明其来源、所指、扩充的含义,以及可能的引申义等,以便定下一基本的调子,提供一个基本的语义场,作为在整个文本和其他地方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的基础。[16]

例四

原文: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篇第一》)

理译:In the ways prescribed by the ancient kings,this is the excellent quality,and in things small and great we follow them.

韦译:The Way of the Former Kings from this got its beauty. Both small matters and great depend upon it.

刘译:Of the ways of the Former Kings,this is the most beautiful,and is followed alike in matters great and small.[17]

分析: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治化之道。明朝著名学者张居正讲解到,“故先圣王之制礼,惟其皆出于和,此所以尽善尽美,万世无弊。”这里的“道”主要强调的是“礼之应用,贵在能和”。三位学者分别将其翻译为:the ways;the Way;the ways。所谓“道”,《说文解字》解释为,“所行道也”,《尔雅》解释为,“一达谓之道路”,所以直达的大路叫作“道”。根据牛津字典在线官网的解释,way的主要解释有两种:① A method,style,or manner of doing something; an optional or alternative form of action;② A road,track,or path for travelling along。结合中英文的解释,the ways或者the Way是最好的译文,可以抽象地概括“道”的基本含义,审美主体利用了语言的优化原则。但除此之外,在翻译体现中国哲学思维的古代经典文学作品时,更难处理文化负载词的内涵在译文中的整体通达。为了更好地实现翻译过程中语言的优化原则,寻找最合适的译文表达方式,此处的道可以翻译成“the Way”,并进行综合性注释。笔者参考了2003年在美国出版的森舸澜论语译本,森舸澜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基本上能保持前后一致,大部分词自始至终都有固定的译法,相当多情况下,都在译文后加上汉语拼音和汉字,以便使读者对原文有较好的理解,对“道”解释如下:

(The) Way (dao 道). Referring literally to a physical path or road,dao also refers to a “way” of doing things,and in the Analects refers to the Way:that is,the unique moral path that should be walked by any true human being,endorsed by Heaven and revealed to the early sage-kings. More concretely,this “Way” is manifested in the ritual practices,music,and literature passed down from the Golden Age of the Western Zhou.[18]

四、结语

毋庸置疑,中华的华夏文明能够流传至今,古代典籍的保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翻译则是跨越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唯一桥梁。然而,对于一些古代典籍文化负载词,译者始终要做到谨慎思考,考虑周全,才能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本文基于中国特色翻译理论“翻译美学”视角,结合《论语·学而篇第一》中的“仁”与“道”,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仔细理解、转化、加工和再现文化负载词的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秉承象似、创作和优化原则,通过动态模仿、重建和综合性注释的英译策略,形象再现原语的审美效果,但受篇幅限制,文章没有研究其他理论对中国古代典籍文化负载词的指导作用,也没有结合《论语》其他篇章的语录分析象似、创作和优化原则对古代典籍翻译的指导意义,是本篇文章的研究空白。

猜你喜欢

原语典籍英译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摘要英译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浅谈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基于ZigBee协议栈的PHY服务研究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
基于原语自动生成的安全协议组合设计策略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