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心乐”与祖国的对话
——张千一大型交响乐套曲《我的祖国》审美赏析

2021-05-28文|

岭南音乐 2021年2期
关键词:套曲谱例交响乐

文|

为了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在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的组织和协调下,深圳交响乐团委约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作曲家张千一创作了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至今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澳门、兰州、西安、青岛、成都、山西等地上演。张千一在节目单上说“我的心始终处于难以平静的思绪状态。身为中国人,我对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种满爱恋;作为艺术家,我对用心用情赞美我的祖国肩负使命。”①作品由林大叶指挥,钢琴独奏沈惠莲,巴扬独奏毛俊澔,女高音独唱张妮,深圳交响乐团首演。

张千一是一位优秀的多产中国当代作曲家,创作的范围很广,如交响音画《北方森林》,舞剧《大梦敦煌》,歌曲《青藏高原》《走进西藏》等,他非常善于通过民族的素材进行创作,作品技术严谨,又能保证大众的审美,并不失艺术性。已经形成自己独有的“千一风格”。

大型交响乐套曲《我的祖国》是张千一近年来创作的时代“新乐”,亦是时代的“心乐”。“祖国”是永恒的主题,是至高无上的主题,是华夏儿女心中的主题。

1.大型交响乐套曲《我的祖国》的民族性

民族精神。民族的本质在于民族精神。爱国团结,和谐守礼、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生活的反应,是生活方式、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浓缩,是文化的民族灵魂。大型交响乐套曲《我的祖国》的民族精神是动态的,是与时俱进的。整套作品一共七个乐章,电影《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旋律在第一乐章和第七乐章前后呼应,反映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向着光荣和梦想奋斗的精神。第三乐章到第五乐章用的是青藏高原、苗族和佤族、哈萨克族和塔吉克族的素材,表现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原生态音乐的的民族文化色彩,是一种民族本体文化的自我认同和归属感,是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特点和体现民族精神气质的品质和意志,是民族价值和理念的集中反映。第二乐章和第六乐章,分别通过钢琴和乐队、女高音与乐队乐表现民族的崛起,文化的复兴,代表新中国欣欣向荣的美好精神。《我的祖国》的民族精神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号召力和凝聚力,是以“祖国”为核心的“中国精神”。

民族风格。民族风格是表现在于民族的音色、民族的节奏和旋律、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民族音乐的审美。张千一的音乐创作离不开民族的滋养,通过少数民族多声部音乐特有的音色、舞曲节奏、小三度为核心的旋律、民族打击乐器,描绘了色彩浓郁的“春到边寨”,同时音乐又是“现代”的,频繁的转调、复杂的配器,即原始又前卫。通过巴扬独特的音色,竖琴模仿热瓦普的弹奏,勾勒出西域神秘的风味。张千一也运用他最熟悉的“高原风味”来创作“雪域情怀”。

2.大型交响乐套曲《我的祖国》的人文价值

历史价值。建国以来,涌现了大量以“祖国”为主题创作的音乐作品,反映各个时期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价值。比如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我爱你,中国》,还有《我和我的祖国》《祖国颂》《歌唱祖国》《春天的故事》《我们走在大路上》《龙的传人》《在希望的田野上》《红旗飘飘》等。这些作品是时代的回响、历史的记忆。张千一创作的大型交响乐套曲《我的祖国》是对各个时期爱国音乐作品的回应。

社会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我的祖国》被赋予了独特的政治色彩,爱国家、爱党、爱民族、爱生活。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对激励文化生活、促进和谐能够起到重要的社会作用,被赋予了社会人价值,张千一将熟悉的主题旋律作为“标签”贴在每个乐章中,是被人们广为接受的的元素,“入耳”感觉非常有归属感,甚至是脍炙人口。

艺术价值。大型交响乐套曲《我的祖国》的创作体现出专业创作下,如何均衡技术、艺术和通俗之间的关系。张千一的创作是高级的,七个乐章每首都有标题,相互之间都形成联系和呼应,形成三个梯队的结构。最外的一层,第一乐章《光荣与梦想》和第七乐章《我的祖国》形成“祖国”主题式呼应;第三乐章《雪域情怀》、第四乐章《春到边寨》、第五乐章《丝路音画》是最内的一层,描绘“祖国”的三种不同的色彩;第二乐章《东方诗韵》和第六乐章《大地之歌》是外层和内层的中间部分,作曲家对整部作品进行了布局设计,这两个乐章没有使用我们熟悉的民间元素作为“标签”,而是凝练了东方民族清纯浪漫的精华,用音乐表达诗意、赞美和憧憬。

教育价值。作品的背景是为了建国七十周年而创作,教育价值就是对祖国的爱、对祖国的敬畏、对祖国的自豪,是大型交响乐套曲《我的祖国》引申出来的教育启示。“我的祖国”表达出来的是每个人们心中不能动摇的根,是爱国的民族精神、是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3.大型交响乐套曲《我的祖国》音乐审美意向塑造手段

大型交响乐套曲《我的祖国》塑造了极为丰富多变的音乐意向,虽然是以“祖国”为核心意向,但是根据具体的音乐表达效果,以及作曲家本人对作品的诠释,“祖国”的音乐意向的源泉来自对“光荣”“梦想”“诗韵”“山河”“民族”的联想。

谱例1-1

谱例1-2

谱例2-1

谱例3-1

谱例3-2

谱例4-1

谱例4-2

谱例4-3

3.1 “光荣”和“梦想”的音乐意向

在第一乐章中,作曲家以铜管的音色为核心。明亮的铜管庄严坚定的奏响,拉开中华民族千年的序幕,如坚实的步伐,沧桑中带着刚劲,力量中闪耀着光芒。在经过铜管音色的渲染之后,弦乐奏出激情宽广的“光荣”主题音乐意向(谱例1-1),在第32小节,由长号和圆号先后悄然奏出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的主旋律与弦乐“光荣”主题呼应,这种“标签式”的表达也是对“祖国”的音乐意识的点题。

第一乐章的另一个主题“梦想”音乐意向(谱例1-2),以弦乐音色为核心。温暖的旋律如泉水潺潺不断,充满生机;如深情的诉说,祖国七十年的“中国梦”。第一乐章的结尾又回到了“光荣”主题,满载历史的厚重感,“光荣”与“梦想”同在。

3.2 “诗韵”的音乐意向

作曲家将第二乐章表现形式设计为钢琴与乐队,结构为单一主题变奏曲。没有借鉴传统民间音乐的旋律作为素材,但是代表“诗韵”的主题旋律(谱例2-1)赋予清纯和浪漫的色彩。

3.3 “圣洁”的音乐意向

白皑皑的雪山、巍峨连绵的青藏高原、悠扬的歌声,作曲家在第三乐章描写出了“圣洁”的音乐意向。在弦乐部分,小提琴演奏的是上加三线的降E,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得是下架一线的降E,中提琴用泛音演奏和小提琴一样音高。中间没有其他音,相差五个八度,高音就是“天”,低音就是“地”,是雪山一样高,是草原一样广。中提琴从第12小节拨奏开始,好似藏族民间乐器扎木聂,接着小提琴奏出主“圣洁”主题旋律(谱例3-1),3个小节后由长笛交叠奏出《在那山坡上》(谱例3-2)的主旋律,巴松替代了之前的中提琴拨奏,短笛、单簧管交相演奏《在那山坡上》主旋律,在旋律音调处理上频繁的转调,形成了空间上立体多彩的的声音效果。最后弦乐从35小节开始,充满敬仰的抒情演奏“圣洁”主题:蓝天、白云、雄鹰、雪山、草地、歌声从音符中涌现。第三乐章从92小节开始,由长笛引入,小提琴衔接,重复“圣洁”主题,铜管组从p-mp-mf-f-ff到全部乐队的ff,再由弦乐pp收尾。音乐极具感染力,充满张力和控制力。

3.4 “民族”的音乐意向

“民族”的音乐意向体现在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上,第四乐章“春到边寨”和第五乐章“丝路音画”都使用了贵州苗族、云南佤族、哈萨克等少数民族的音乐作为素材。

首先,第四乐章运用到了原生态音乐的音色和节奏律动(谱例4-1)作为基本元素,描写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并且使用了少数民族乐器铓锣。乐章开始音乐描绘出苗族载歌载舞时无拘无束充满动感的画面,大量使用小三度和大三度纵向的碰撞,极具民族感,又不失可听性。

其次,第五乐章运用了哈萨克民歌《燕子》的旋律(谱例4-2)作为音乐素材,使用巴扬与乐队演奏,将西域神秘的色彩完美的展现的出来。巴扬的音色充满时代感,略带忧伤的旋律,乐队和巴扬相互对话,竖琴演凑出独特热瓦普的点缀性音色(谱例4-3),增加了“丝绸之路”的异域情调。从第78-91小节是巴扬的独奏,律动活跃,现代感十足。

3.5 “祖国”的音乐意向

“祖国”的音乐意向在第七乐章点题。“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是“祖国”的音乐符号,从第一乐章一闪而现,到最终乐章的完美呈现,是“心乐”的归属,是音乐能量的释放。出来交响乐队,还加上了童声和混声合唱,使作品更加复杂,更加丰富,音乐材料的展开更加充分,连续的半音性音响效果更加华丽大气,并具有现代感和时代性。

4.结语

大型交响乐套曲《我的祖国》以“祖国”为主题元素,意义重大。“祖国”是一个自然客体,音乐是人类情感与意志的体现,显然大型交响乐套曲《我的祖国》将“祖国”和“心”联系在了一起,升华成音乐。作曲家在创作技术上和音乐可听性上做了完美的均衡。《我的祖国》再一次为我们展示了“千一风格”,通过重大历史题材来创作交响乐作品。

注释:

①杨燕迪.以乐声回应时代——评张千一的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J].人民音乐,2020(07):4-9。

猜你喜欢

套曲谱例交响乐
《魔法交响乐》
北曲套曲体式研究述评
陶维龙教授课堂实录
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声民族化技法研究
清宫庆典承应戏中的【醉花阴】套曲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集大成的交响乐《英雄》:兼谈怎样听古典音乐
交响乐演绎经典电影典目
试析不协和音程的实际作品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