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5-28鲍红霞

系统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戊酸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

鲍红霞

山东省东明县人民医院精神科,山东东明 274000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中比较严重的一类精神疾病,多发生在青壮年,起病较慢,目前研究未发现明确病因,可能与个体心理易感因素以及外部社会环境影响有较大的关系,在实际临床中具体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中的症状也比较复杂,但多会对患者的感知、视觉、情感、意志行为以及认知等造成影响,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等产生显著的影响。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病症,在进行相应的临床治疗后患者的病症可良好改善,少部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无效,称之为难治性精神分类症[1-2]。现就该院2017年9月—2018年11月精神科室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的患者,研究小剂量丙戊酸镁与抗精神病药物联合运用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该科室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数字法1:1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研究组45例,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36~64岁,平均年龄(52.7±2.8)岁。对比组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53.1±2.9)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院方伦理委员会同意开展该次研究。

纳入标准:确诊为精神分裂症且伴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家属或者监护人对该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参与研究的患者[3]。

排除标准:有抗精神病药物用药史的患者;对该次研究用药过敏的患者;合并机体功能性障碍的患者[4]。

1.2 方法

对比组采用抗精神病类药物进行治疗,该次研究中选用的抗精神类药物主要为富马酸喹硫平片(国药准字H20184089),入院确诊后第1天口服喹硫平50 mg,第2天服用100 mg喹硫平,第3天服用200 mg喹硫平,第4天服用300 mg喹硫平,之后依据患者的病情逐渐维持用药剂量,建议剂量在300~450 mg,最高用药剂量≤750 mg,持续用药2个月。

研究组采用小剂量丙戊酸镁与抗精神药物治疗,丙戊酸镁缓释片(国药准字H20030537)小剂量用药:口服,入院后,予以2~3次/d,200 mg/次,之后依据患者额的病症调节用药剂量,用药剂量≤1.6 g,用药剂量调整≤400 mg/次,坚持用药2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的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MOAS与PANSS评分均参照标准量表,MOAS量表分数越高患者的攻击行为越强[5-7],PANSS量表分数越高患者的精神状态越差;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为恶心、头晕[8-9]。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数据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MOAS评分与PANSS评分对比

治疗前研究组的MOAS评分和PAN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OAS评分、PANSS评分均明显较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MOAS评分和PANSS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MOAS评分和PANSS评分对比[(±s),分]

?

2.2 两组患者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对比

研究组的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比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对比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对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均会造成较大的影响,病症较轻的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病症较重的患者则需要到院进行疗养,在患者具备基本社会功能的状况下方能重新进入社会。伴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临床中易冲动,常常通过语言或者肢体形式对物体或者对他人进行故意伤害或者破坏,尽早改善与控制攻击行为对患者的病症治疗极为重要。丙戊酸镁是一种心境稳定剂,在临床中能够短期内稳定患者的心境,提升中枢5-羟色胺,抑制神经作用,提高脑部γ-氨基酸丁,抑制神经肌肉兴奋度,达到治疗患者攻击行为的目的[10-11]。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前的MOAS评分为(9.1±1.1)分,对比组为(9.2±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MOAS评分为(3.2±0.7)分低于对比组(6.1±0.6)分(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PANSS评分为(72.6±6.1)分,对比组为(73.1±6.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PNASS评分为(39.8±4.2)分低于对比组(57.6±3.9)分(P<0.05);研究组的临床药物不良反应为8.89%高于对比组的临床药物不良反应为6.67%,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陈朝辉[12]的研究中,采用了与该文相一致的分组治疗方式,用药方式与具体用药基本一致,结果显示:治疗前实验组的MOAS评分为(8.53±2.71)分低于对照组的(9.67±2.93)分(P<0.05);实验组治疗后5周MOAS评分为(2.36±1.47)分低于对照组的(3.88±1.87)分(P<0.05);治疗前实验组的PANSS评分 为(83.44±6.56)分,对照组为(84.53±5.97)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周实验组的PNASS评分为(35.57±2.98)分低于对照组为(46.22±2.73)分(P<0.05),这与该文中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该次研究真实可信。

综上所述,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能够良好改善患者的攻击行为,控制临床病症,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较好,且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总体应用价值较高,应该推广。

猜你喜欢

戊酸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
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状况及高危因素
为何有人动辄大打出手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应用戊酸雌二醇、来曲唑及黄体酮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观察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北京地区2004~2017 年丙戊酸相关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