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构型的传承与发展
——以揭阳潮汕机场航站楼改扩建设计为例

2021-05-28郭其轶邓章豪金少雄

建筑技艺 2021年4期
关键词:候机主楼构型

郭其轶 邓章豪 金少雄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业主: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广东省揭阳市空港经济区登岗镇

建筑设计: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陈雄、潘勇、郭其轶

建筑设计团队:陈雄、潘勇、郭其轶、邓章豪、宋永普、倪俍、许尧强、金少雄、邓载鹏、陈伟根、许秋滢、凌浩智

总建筑面积:地上5.26万m2,地下0.46万m2(扩建);0.74万m2(改造)

项目状态:在建

设计时间:2019—2021

1 项目概况

揭阳潮汕机场的定位是国内干线机场1,航站楼建设分为三期,即一期、近期(本期)及远期,对应设计年旅客量分别为450万人次、1 450万人次和1 900万人次。在一期的航站楼设计过程中,已将航站楼近远期构型进行了比选,包括“单主楼+指廊”“多主楼+指廊”“主楼+卫星厅”等不同构型,最终选择了综合最优的“单主楼+三指廊”构型模式,为机场近远期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 构型的源起与演化

2.1 “山海”意象的萃取

从地理上看,潮汕北面环山、南面朝海,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韩江、榕江、练江三江汇聚入海,充满了山与海的元素。从更深的层次上解析,“潮”指潮水、潮汐,“汕”为山水紧相连,“潮汕”二字本身便是山与海的真实写照。立意于此,一期设计对整体航站楼构型的设想以“山”字为轮廓,点缀波浪形的屋面、水珠形的天窗,单主楼横向一体设计,三指廊连续展开分布,创造了灵动经典的山海意象。

2.2 “山海”构型的发展

随着机场航空业务量增速不断加快,航站楼较一期预测时需要扩大规模,设计团队在早期经典构型设想的基础上,结合机场的发展现状对局部构型进行拓展。本期扩建航站楼顺应现状条件,南边扩建国内航站楼,北边扩建局部国际指廊,因地制宜、顺势承接,最大化地保留了一期规划构型的精髓。扩建的国内连接楼向西面站坪适当旋转,释放陆侧场地,用于规划新建设备中心、贵宾及员工停车场;连接楼端部由一期设想的放大候机区改为垂直分布的南指廊,可布置更多近机位,形成更加完整的“山”字形轮廓;扩建的国内主楼与现状主楼连成一体,中间设置绿化庭院;新旧主楼屋面及天窗延续布置,指廊结合条形天窗为室内提供更多自然采光。

3 传承与提升:基于构型发展的设计策略

对一期经典构型的传承与提升,当有所变,有所不变。需要紧密结合机场最新的发展情况做出回应,对新旧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在保留其精髓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保持先进性。

3.1 “拆分”与“重组”:功能及流程的一体化整合

通过“拆分”与“重组”,对现状楼内部分设施及功能房间进行拆除及整合,重点解决楼内旅客流程的有效组织及功能板块的集约整合,实现改扩建后航站楼整体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1 航站楼本期规划构型总平面图

2 航站区远期鸟瞰效果图

(1)便捷、清晰的旅客流程。基于“山”字构型的航站楼承接体系,可便捷地将现状主楼、指廊山墙及部分功能房间拆除后连通。现状主楼作为航站楼中心,集中办票大厅位于三层,同时保留现有国际流程,扩建主楼三层设置集中的国内安检区。国内办票及安检独立分区,在简化旅客流程、提升旅客辨识度、方便机场运营管理等方面具有众多优势。扩建国内混流候机区与现状国内出发候机区相互连通,便于国内旅客换乘,该候机区与现状国内到达走廊以通道及门分隔,更清晰地将两个区域的国内到达旅客加以引导,并通过最近的垂直交通进入行李提取厅。对楼内中转流程进行改造,现状中转流程均需要经过旅客到达大流程后汇入出发大流程,本期将三层国内与国际出发候机区之间的餐饮区及国际头等舱贵宾区改造为中转通道,有效减少国内、国际联程互转旅客的步行距离,实现流程的高效衔接。

(2)集约、高效的功能配置。本期扩建将航站楼进行整体设计,新旧楼之间以平层相连,功能尽可能设计为集约、独立的大模块,避免功能分散造成干扰。一体整合后,现状航站楼主楼主要功能为办票大厅、国际联检区、行李提取大厅、迎客大厅、行李机房等,现状指廊主要功能为国际/国内出发候机区及到达走廊、国际/国内中转通道等。扩建国内航站楼主楼为地上2层,主要功能为国内出发大厅、安检通道、行李提取大厅、迎客大厅、行李机房等;扩建国内指廊为地上2层,主要功能为国内旅客混流候机区、贵宾区、远机位候机厅、集中商业区等;扩建国际候机指廊为地上3层,主要功能为国际远机位出发候机厅、国际到达走廊、国际出发候机厅等。

3.2 “汲取”与“呈现”:源于地域文化的形象表达

潮汕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潮汕人自古以来敢于漂洋过海、开拓经商,形成了著名的侨乡文化。航站楼的外部整体造型及内部空间形态汲取潮汕地域的文化内涵,力求打造一个深具传统文化特色的地域门户形象。

(1)起伏深邃的造型延伸。扩建航站楼造型与现状航站楼连成一体,主楼金属屋面延续现状航站楼金属屋面形态,隐喻潮汕传统民居起伏的山墙及深邃的屋檐意象,并以连续、现代的建筑语言进行全新的呈现。

(2)山形水意的空间意境。扩建的国内航站楼的商业规划及天花造型以自由曲线为元素,营造了步移景异、自然灵动的山水意境,进一步强化了潮汕地区得天独厚的“山海”意象,呼应潮汕地区因水兴商的历史背景与华侨文化,以及潮汕人海纳百川、勇于对外开拓的经商之道。

3 办票及安检设施拆分重组分析图

4 新旧主楼及指廊衔接分析图

5 航站楼一层平面图

6 航站楼二层平面图

7 航站楼三层平面图

8 国内连接楼商业效果图

9 扩建国内安检大厅效果图

10 起伏深邃的航站楼屋檐形象效果图

11 具有山水意境的国内连接楼商业空间分析图

12 屋面造型分析图

13 扩建航站楼延续现状航站楼金属屋面及天窗形态

14 扩建国内主楼屋面天窗爆炸图

15 航站楼绿化中庭视觉功能分析图

16 航站楼绿化中庭采光分析图

17 智慧出行分析图

3.3 “保留”与“更新”:以人为本的品质提升

新旧航站楼的融合,必然涉及到楼内资源的保留与更新,设计团队以人性化为导向,在满足经济性的前提下,将一切能提升旅客体验的现状资源与最新科技理念进行整合,铸就以人为本且具有时代性的高品质航站楼。

(1)绿色“双肺”为空间注入活力。得益于航站楼早期的经典构型规划,本期在扩建的国内主楼与现状主楼之间植入新的绿化中庭,与现状办票大厅的中庭花园形成航站楼的绿色“双肺”。中庭种植具有地域特色的绿植,等候办票及安检的旅客均能视线无阻地进行观赏,缓解焦虑情绪。同时,绿化中庭为楼内提供了新风及采光,与屋面天窗共同将生态活力注入室内。

(2)“无纸化”通关实现智慧出行。整合后的航站楼具有集约、高效的功能与流程,为进一步实现智慧机场创造了条件。本期对现状航站楼部分设施进行升级,实现全流程自助出行服务,围绕自助值机、自助行李托运、自助安检验证闸机、毫米波智能回框安检通道、自助登机等自助通关及“无纸化”设施展开建设,并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对旅客流程的智能化管理。

(3)“新升旧改”提升人性化体验。对现状航站楼公共空间标识进行统一改造,使新旧标识风格统一、信息连贯。扩建航站楼标识点位设置在旅客主要动线及换乘节点的交汇处,标牌尽可能垂直于旅客视线方向,版面以不同颜色进行区分,打造清晰、合理的标识指引。航站楼内设置业态丰富的商业服务,在旅客候机区设置母婴室、儿童活动区、文化展示区等多种功能。合理规划卫生间布点,楼内旅客在任一点到达最近卫生间距离不超过50m。柜台及座椅结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座椅扶手设有充电装置。前述所有细节的精心设计为旅客带来从宏观到微观的人性化体验。

3.4 “统筹”与“发展”:对远期规划的整体构想

本期改扩建航站楼遵循一期经典的一体化构型思想,在航站楼的室内功能分布、流程组织、造型设计、空间设计、技术条件设计以及室外场地设计等方面为远期乃至远景预留了条件,并充分论证了其可行性。远期扩建航站楼拟布置在现状航站楼北侧,为使航站楼流程清晰简洁,同时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现状航站楼和本期扩建航站楼将作为未来的国内楼使用,远期扩建航站楼则主要作为国际楼使用,并兼顾部分国内流程,扩建后航站楼将形成“山”字形的经典整体构型,最终达成早期的规划愿景。

4 思考与总结

本文所述仅为笔者根据工作经验总结及分析所得。航站楼改扩建设计十分复杂,以笔者的经验及知识难以逐项展开分析,在未来的工作中,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设计和研究,进一步探究航站楼的构型设计及改扩建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注释

1 以国内航线为主,可开辟少量国际航线,可全方位建立跨省跨地区的国内航线,运输业务量较为集中的机场[1]。

图片来源

图2,9~11由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机场设计所提供,其余图片为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候机主楼构型
场景高程对任意构型双基SAR成像的影响
南农新生“建”主楼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3种构型的平顺性分析
分子和离子立体构型的判定
不等式的证明与函数构型
点绛唇·候机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
同是候机看书,舆论为何迥异?
中日学生候机照引争论:日本素质高,中国就是在演戏?
别怀着自卑心态质疑“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