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确分析和把握课堂学情

2021-05-27李晓燕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学情语文课教学内容

李晓燕

语文课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准确分析和把握课堂学情就应该是语文课的逻辑起点。

——王崧舟

新学年开始,我就来到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区,和这里的四年级孩子一起学语文。拿到王崧舟老师的《美其所美》的时候,我已经在这里待了一学期。一线教学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不算初出茅庐,但来到藏区,怎样上好语文课重新成为了我的难题。教藏族孩子,怎样把握他们真正的学情?有意义的学情分析又应该是怎么做呢?

自上班,我带过四个四年级了,我拿着老老师的心态---没有我上不了的课来到了理塘双语寄宿制示范小学四年级四班的教室,开始我的教学。按部就班地上了不到一节课,我就发现上不下去了!这些孩子的语文基础完全不能够用我来之前备课的教案来上课。

语文课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那么,准确分析和把握课堂学情就应该是语文课的逻辑起点。书中,王崧舟老师选择《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向我们一一阐述了学情分析所需要经历的三个步骤:学什么?谁在学?怎么学?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把握了真正的学情,我们才能奔向教学的重要方向。

真实的课堂并不存在抽象的、静止不变的学情。

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备课,我有做到以藏区的孩子为本,来分析和把握课堂的学情吗?显然,答案是没有。

四年级四班的孩子虽然年龄上已经13岁,学习语文看起来也已经三年多了,之前,我就用这样的学情分析来上课,教学的实际结果告诉我,学情分析失败了。

德国教育家克拉夫基说过:“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是否具有教学论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进行的教学是否能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教学论上可以论证的、灵活的行动,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以为发展他们的自觉能力做出贡献——即使是有限的贡献。”

王崧舟老师在《美其所美》中指出:有意义的学情分析,大体上需要经历三个步骤:

第一,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

第二,把握语文教学的起点;

第三,设计教学过程。

找到问题所在,我按照王崧舟老师所说的方法试了试,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向,先分析课堂的真实学情。

王崧舟老师说,第一步,作为语文老师,要先确定,语文课教学内容是什么。换句话说,就是这堂课,我的藏族学生要学什么。我要把我的学生领到什么地方去?以教学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乡下人家》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来说明我怎样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的问题。

这一篇课文,我的藏族孩子要学什么呢?

最初的教学目标里,我把“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作为了文章的重难点。我的藏族学生们生活在世界高城----理塘,他们中几乎没有人走出理塘去看过外面的世界更不要说了解田园诗情,乡下人家,那么怎么激发他们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呢?

在教学设计中,只有从了解学生的现有状况出发,才可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目标,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所以,其实在进行第一步确定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的同时,我还解决了王崧舟老师说的第二点:怎样把握教学起点。

上课之前,我和孩子们讨论了课后选做题:你眼中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

课文要求写下来。我的藏族孩子们汉语说得都不能算流畅,我没法要他们写下来,于是我采用了和我聊天的形式来完成这个题。这个练习特别有意思,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才发现了最真实的学情。他们所有的孩子描绘的乡村都是“蓝蓝的天空,下面是碧绿的草地,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牛羊在悠闲地吃着草。”画面感非常强,色彩非常鲜艳。正因为这个谈话,我确定了我的教学目标。

了解学生情感体验缺损处,准确预设学习的重点难点。我调整了教学目标,改为:“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课文内的田园诗情,了解平原农村生活;联系草原牧民生活,激发学生对草原牧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设定了教学目标,我就开始了设计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目标一旦设定,课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就有了雏形。在课的设计过程中,从感受风景的直觉感知,上升到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调查,课程設计我删除了之前过多的平原乡村生活的感悟,添加了更多的对草原牧民生活的描述。

有了准确的学情分析,有了合理的教学流程,我上起课来就轻松多了,借助图片,孩子们了解了外面的乡村生活;联系实际,他们谈起草原上的牧民生活,都能侃侃而谈。“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对于中心句的理解,水到而渠成。孩子们谈论着草原的春夏秋冬,牧民的生活,都是美丽、独特的风景。学生是带着自身的全部丰富性进入到课堂教学的当下情境,并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和上一学期上课举手的孩子寥寥无几,一下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看来,准确分析和把握课堂学情,有利于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我想,现在的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都可以用王崧舟老师的方法来试一试,举一而反三,学习策略,修炼智慧。跟着王崧舟老师的思想行走,也结合自己的教学反复思考。语文教学,是一个教学难点,但是越走近她,越觉得她奇妙无穷。

借用王崧舟老师的话:

把语文上成一束光,把自己上成一束光。

语文课,仅此而已。

一点点联想,诉诸于笔端;一次次实践,行诸于课堂。

(作者单位:成都市新都区西街小学校,四川   成都   610000)

猜你喜欢

学情语文课教学内容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语文课文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