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常规班会为助推落实立德树人的方略浅探
2021-05-27张雪鸽
张雪鸽
摘 要:立德树人为当前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就是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班主任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班主任除了在自己所教学科的课程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能在日常带班的细枝末节中对学生进行教育。而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良好时机。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师生、生生心灵互动的平台,是把任何一种情景转化为教育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机;是一个班主任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的体现,更是师生、生生心灵互动的结果。同时,班会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听课的结果。总而言之,班会是班级管理和班集体教育的基本形式,是班主任工作的理念、智慧和基本技能展现的平台,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所以班主任在工作中,要重视常规班会的作用。
关键词:常规班会;荣誉小组;德育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党的十八大上被提出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舉足轻重,除了在自己所带学科上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日常教育中,而日常的德育教育,体现在班会课上。在我们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会课又分为主题班会和常规班会。主题班会是事先设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教育,主题班会主题的选择有很多种,可以是和学生学习有关的或是和学生成长有关的或是和学生日常行为有关的,都可以定为一个主题,让学生参与进来,有很强的指向性。而常规班会是就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出现的优良现在进行总结和反思,并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活动。
一、 常规班会存在的问题
常规班会涉及面广,内容庞杂,具有时效性,且目标多样指向不同。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我们的常规班会课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一)老生常谈式
在开班会课的时候,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是类似的,因此班主任总会在讲台上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讲着学生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道理,但是这样做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例如:我们要搞好卫生,不要迟到;我们要好好学习;我们要遵守纪律……虽然班主任在台上讲的口干舌燥,声嘶力竭,学生也未必买账。
(二)面面俱到式
在班会课上,要讲的问题实在很多,从安全讲到学习,讲到纪律,涉及大部分同学,看着似乎是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实际上呢,学生听的心不在焉,还会认为,问题那么多,是大家的问题,反正天塌压大家,也没有良好的解决办法,就那样吧,结果,老师讲的眉飞色舞,学生听的身心疲惫,可是最终效果确实收效甚微。
(三)“批斗”式
有时候班级情况不是太理想,由于负面信息比较多,每开一次班会,班主任都要在台上批评这个,批评那个,批评这个方面,批评那个方面。这样的班会,不仅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还会让大部分学生反感,我又没有犯错误,凭什么陪训?班主任的威信在学生心目中就大打折扣了。
(四)“传话筒”式
学校或者其他任课老师会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在班会上,教师有时候会简单地把这些问题布置下去。没有和学生有互动的过程,没有情感的交流,学生觉得也就这样,没有一丝新鲜感,你一上台,学生都知道你要说什么,时间一长,学生觉得班会就是这样的琐碎,鸡毛蒜皮,丝毫不会有任何的意义。
从以上分析来看,并没有把常规班会课当作一节自己正常的课来上。如果班主任上一节常规教学课,会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等相关问题。所以在上常规班会课的时候,班主任也要尽心准备,讲究方法,循循善诱,并且进行总结和反思。
常规班会课,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只有把学生充分调动起来,都积极参加到课堂当中,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笔者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四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每个组员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讨论结束,由笔者来抽查小组长领导小组的讨论效果,只要小组长会的,必须保证组员也要会,抽查组员的过程中,如果组员有不会的,就要问责小组长,这样大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和改善课堂气氛。在常规班会课上,也会有这样一个环节。只不过这个环节放在班会课之前的任何时候讨论,班会课上笔者要的是小组长的结果和总结。当然,这个工作是冗杂的,不是一节课能解决的了得,这个是功夫下在平时的。下面就笔者自身的方法来谈谈。
二、 常规班会方法浅探
我们班共44个人,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分为6个小组。开学初,先制定了五年一班的班规草稿,下发给每个学生,每个学生阅读之后,都可以修改班规,修改完了之后,笔者再把班规收上来,负责整理出五年一班班规试行稿。由小组长带领大家学习,确保每个同学的合理建议都出现在班规上,很多笔者没有想到的内容,学生都提出来了,真是人多力量大。当班规试用稿在班级试行后,为了能顺利执行,笔者先整体利用一节班会课的时间带领大家学习,然后分小组讨论,确保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行为规范。接着,笔者又设计了小组评分表,在小组评分表上,显示每个小组成员的姓名和职务,用来量化每个学生的分数,这个功夫下在平时,要在常规班会上进行总结和反思。笔者的常规班会上一般是以下的流程来进行的:
1. 由小组长宣读上周他们组的量化考核情况,并且由小组长进行点评每个组员的优点和不足,由小组长推荐出三到四名优秀的组员。
2. 笔者根据每个小组量化考核的结果,投上班主任的选票。
3. 根据小组长推荐出来的优秀组员,分小组讨论,讨论完了班主任根据全班情况,和上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现场颁奖。(这个奖品是我们五年级组自己设计出来的,并且从刚开始的“本周之星”发展出了“进步之星”“班级特别贡献奖”等奖项。)颁奖的过程中,笔者会给学生留影纪念,并且会把留影发到班级群里。会对得到奖状的学生在班级群里进行简短的介绍,也就是写上简短的颁奖词。
4. 小组反思自己小组的优秀之处和不足之处,这个需要用自己简短的话概括出来,写在练习本上,写完之后,小组讨论本周小组需要改进的地方,制订自己小组努力的方向,把他们的目标贴在班级后面的一堵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