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情境创设与人文地理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
2021-05-27徐斐
徐斐
摘 要:中国公民的地理素养水平还比较低。中学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是当前培养中学学生综合地理知识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地理课堂上,利用地理学科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从地理课本、从实际生活走向地理,再从地理课本走向实际生活。在这一研究领域,培养广大学生的人文地理科学素养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情境创设;人文地理素养
一、 地理情境创设的概念
地理情境的教学创设泛指利用教师精心设计好的地理教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地理情感活动体验以及自主学习活动欲望和教学兴趣,帮助学生快速、正确地深入理解所在地理教学情境中的教学内容,充分激发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是一种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地理情境中又能取得教学良好效果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地理教学情境课的创设主要强调促进学生、教师和学生教学地理情境之间的情感互动与信息交流,注重促进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中学生地理知识认知和学生个性地理素质的全面和谐协调发展。
二、 中学地理情境创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能够使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课堂学习,教师越来越重视具体地理教学情境的精心创设,但有时精心设计创设的具体地理教学情境并不能真正达到学生预期的学习效果。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第一,中学地理教师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了解所学教材,把握所学教材的基本知识内容和学生情感活动基调。第二,课堂教学活動情境的整体创设不能单一,而且还应与所学教材内容有机地相结合。教学过程情境的整体设计不是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新教学课程的直接引入,而是更需要教师分几个阶段、分几个步骤地进行设计,使教学情境的设计创设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不断地通过激发、促进、加强和完善调整教育学生的自我理解、情感等心理活动。可见,多媒体只是一种基础辅助教学功能,并不能“赢得主人”,否则中学地理教师往往只能设想成为一名计算机教学操作员和新闻评论员,忽视对历史地理学科教学内容的高度重视。第三,具有创设性的教学活动情境必须能够符合全校学生的整体认知发展水平,才能真正面向学校学生。创设课堂教学活动情境不仅仅只是为了充分活跃教学课堂气氛,更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的独立学习和自主探索。情境的内容设置重点应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认知发展水平上,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而学校创设地理教学活动情境必须要是面向部分学生,如果学校创设教学情境只是针对部分学生,那么慢慢地这部分学生就可能会对历史地理知识学习过程失去浓厚兴趣。第四,自然地理学科教学中的情境必须应当具有强的时代性和社会生活性。教师学校要充分结合所学教材,努力研究创设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课堂教学活动情境,以期能引起广大学生的强烈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情感。另外,问题生活情境体验生活,让初中学生在体验问题生活情境中认真体验生活问题,帮助初中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正确理解生活问题,有助于充分培养初中学生的综合观察力和初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 中学地理教学情境创设与人文地理素养的培养方法
(一)发挥中学地理的实用性,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
纵观身边的生活现象,有很多地理知识,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经验,为人们提供解决生活问题的途径。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个体出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学生周围的实际生活出发,充分发挥中学地理知识的实用性,为学生创造活跃的课堂情境。首先,教师可以在教材中选择中学地理知识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先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知识点,学生学完后,教师将其设计成活生生的问题实例和具体的中学地理知识内涵进行综合整合,并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表层分析,进而挖掘案例背后的案例意义。例如,通过观察和记录月亮的变化及其在东西方的升降,总结月亮的变化规律,感受大自然的神秘,长期坚持观察,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丝不苟、无所畏惧的科研精神和态度,从中实现情感的升华月亮的盛衰使人们的悲欢离合。观测并记录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变化,太阳的上升和下降方向,当地的经纬度由太阳观测测量,中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并确定了四个方向。
(二)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创设探究式的课堂情境
中学地理课堂是一种集体式授课的方式,教师需要在集体教学的基础上,学生提供多次练习和独立探究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在质疑和猜想矛盾、复杂中学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强化主观体验,为自身积累解题经验,在多次练习中自觉总结解题步骤。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探究式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矛盾之中激发自身的思想潜力,根据自身的认知经验,逐渐猜测、推理、判断,逐渐提升自身归纳和探究能力,并学会迁移利用。且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探究式的课堂情境中相互合作、交流讨论,引导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且针对不同学生个体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活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例子的运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学地理知识。例如:农村学校周边的自然地理环境更有利于自然地理的教学,对天气气候、地质地貌、土石、地表水和地下水、动植物等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调查分析更为方便。城市学校周边的社会经济环境更有利于人文地理的教学,例如,居住区、道路交通条件、学校周边的工厂都是学习地理知识的第一案例。什么是自然资源?它对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看待周围事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印象,为自己的以后学习地理知识打下基础。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并对学生的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
(三)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创设问题评价性的课堂情境
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发展离不开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理念的引导,需要教师和教材与练习书教材紧密结合设计,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实践机会和实践途径。因此,教师需要改变往复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使学生在自学中学地理认知和理解能力上有所提高。首先,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为学生创造互动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和习惯跟上教师的教学理念,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而教师在学生完成活动后,应及时评价不同学生的表现,使学生在评价中纠正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思维习惯,让学生通过评价辩证地对待中学地理问题,最终创造课堂问题评价的现状。其次,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还需要及时与学生沟通,迅速锁定学生未解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集中解决,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明确不足之处。引导学生探索难解决的问题以及总结解决此类复杂问题过程中所使用的思想和技能,从而使学生逐步走向先进思维。最后,在学生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调查、分析、比较学生的思维动机、问题兴趣、认知情感、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还要整合总结学生的逻辑推理、分析、概括等智力因素,归纳和演绎。最后,通过系统的问题评价,让学生在灵活的氛围中,促进他们的心理生理交流、情感与行为的碰撞,让学生在新的课堂情境中,发挥各自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