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1-05-27刘刚
刘刚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的历史教学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就必须要采用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来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进而有效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史料实证素养对于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教师也需要认识到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性,进而通过不断的努力对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进行改进。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探究;教学
一、 引言
史料实证主要是研究和学习历史的一种形式,史料实证素养是学生在进行历史的学习的过程中所必备的一种核心素养。因此,需要切身实地地感受到历史的环境,通过对大量的历史资料的详细而周密的分析,来构建一个学习历史的知识体系,进而实现学生全面、个性化的发展。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是现阶段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更多高效的学习方法。
二、 史料實证素养概述
史料实证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和品质,史料实证也是未来高中历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史料实证主要是指学生可以通过对历史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分析的过程,进而充分利用所找的历史资料再现历史。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丰富的想象力、史料检索收集能力、逻辑推理、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辨识能力以及科学合理的表达能力。高中的历史老师也需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史料的收集和分析,让学生能够尽快地融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
三、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在学校开展历史课程教学时,部分学生仅仅依赖于课本中所存在的内容,就算课本内容与实际出现不符的情况,也不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在这方面极大的约束力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和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这非常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在对于历史问题和内容的探究和分析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需要学生通过不断地坚持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够找到答案。通常学生在对一个史实或历史人物进行阐述时,会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因为他们还没有通过大量的资料去了解,从而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性不是非常的好,因此会与事实出现偏差,这就需要学生通过课外的实践积极地去探索相关的史料。现阶段历史教科书并不是在反映一个特定的立场,而是在阐述一段历史事件,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观点去探索,这样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例如,在上“军机处”这个历史知识点的课程时,部分历史老师都严重的忽略了史证这样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也就是说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检索和简练史料,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军机处人员设置,军机大臣如何做事等方面的学习来间接的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
(二)提升学生对史料信息的提取能力,增强学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阶段这个信息时代,无论在哪个领域,对于历史数据信息的检索和获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学生未来开展学习的关键所在。当学生在分析历史数据信息时,史料实证素养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对于有效历史信息的获取能力,教师遵循这种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为教学理念时,也是更好地满足目前新课改的实际需求,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若历史教师只是将历史知识机械的传授给学生,而没有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就会变得非常的枯燥,对于很多的问题和观点都没有直接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也可以从学生对于史料的搜集中,让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促使学生真正领悟历史学习的真谛
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史料实证素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素养,所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极其的重要,具备良好的史料实证素养就能够更好地获取史料信息,并能够对其进行辨别。此外,只有认真、全面地认识到历史的真谛,才能够不断地推动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
(四)推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综合素质的提升
通过将史料检索的过程引入到历史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地掌握该历史时期的所有历史事件。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很多史料信息都是有一定的缺失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确定、不真实的,有时候可能会出现与历史事实相违背的情况,因此,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探索历史课本内容和对其他收集到的史料信息的辨别能力,进而增加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能力。此外,当学生将历史内容与客观现实相结合时,学生就会具有一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价值观,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 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方法
(一)注重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
对于历史的学习,学生必须要具备实证的意识,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所以非常不利于学生实证意识的养成。在日常历史课程中,教师习惯于将所有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略了教学历史实证的真正理念,即使实施历史实证教学,很多时候也只是在形式上进行分析和判断。高中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地明白实证才是破解历史的关键所在,让学生能够从对历史事件的实证过程中充分的提高他们的历史学习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各种来源的历史资料分为第一手历史资料和第二手历史资料。根据历史资料的类型,可以将收集的历史资料分为文献历史资料、口述历史资料、历史实物资料、视频历史资料等。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教学生正确的使用各种历史资料以提取出可靠的历史资料信息,进而养成良好的历史实证意识。
(二)运用最新的史料,引发学生史料分析意识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Gagnier专注于“刺激变化”的方式,以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由于学生对新事物和不断变化的事物更感兴趣,因此,对高中历史老师来说,在教室中使用各种主题历史资料来提高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和实证的意识非常的有意义。再加上由于现有的历史教材的教学内容非常有限,所以只是对现有的历史资料进行一个简单的阐述,从而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需要对历史资料进行及时的补充和说明,进而更好地丰富课堂内容。例如,在对于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关抗日战争的一些图片、视频,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分析这段历史,让他们能够养成史料分析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