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毒品预防教育课程设计

2021-05-27王玮陈晶莹

科教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初中生设计

王玮 陈晶莹

摘 要 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节点,因其特殊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初中生毒品预防教育一直都受到很大的重视。然而,我国目前还未有全国统一的毒品预防教育课程,许多地区的毒品预防教育存在不规范、不科学、流于形式等诸多问题。本论文对基于当前我国初中生毒品预防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现实问题,在研究初中生群体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对该群体可能存在的吸食毒品动机进行分析,旨在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初中生毒品预防教育体系,达到激发学生会识毒、能拒毒、敢禁毒的热情,为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禁毒工作方针在实践应用层面上提供支持。

关键词 初中生 毒品预防 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2.066

Curriculum Design of Drug Prevention Education for Junior School Students

WANG Wei, CHEN Jingying

(School of Drug Control and Public Security,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University of

China, Shenyang, Liaoning 110035)

Abstract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at a critical point in their youth development. Due to their special age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rug prevention educa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as alway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However, my country currently does not have a nationally unified drug prevention education curriculum. Drug prevention education in many regions has many problems such as irregular, unscientific, and mere formality.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drug prevention educa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and existing practical problems,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possible drug motives of the group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p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aims to propose targete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drug prevention education system has stimulated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learn about drugs, resist drugs, and dare to control drugs, and provide support at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level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evention first" drug control policy.

Keywords junior school student; drug prevention; design

當前毒品蔓延形势加剧,境外毒品不断渗透,境内制贩毒活动逐渐兴起,毒品犯罪变化多样,单纯打击供给侧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要遏制毒品,还需更加重视预防的作用。青少年儿童是我们的希望,更是未来禁毒战争的中流砥柱。校园应成为毒品预防教育的主阵地。而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节点,因其特殊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初中生毒品预防教育一直都受到很大的重视。本文从初中生群体作为突破口,旨在应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决策、教育教学模式,按年龄层次设计有针对性的初中毒品预防教育课程,为制定全国性毒品预防教育课程提供思路。

1 初中生毒品预防教育存在的问题

初中生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初中阶段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对保护和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遏制和减少新吸毒人员滋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2016-2018)》中明确要求,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将制作小学、初中、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毒品预防教育专题片和优秀禁毒课件,在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网站推出,供各地下载。在我国第一个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期间,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尝试,但到目前为止,我国毒品预防教育还未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课程标准,导致毒品预防教育的内容不明确、教育方式僵硬、教育效果难以评估。总的来说,我国初中生毒品预防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1部分学校在禁毒教育工作方面未能足够重视

禁毒教育流于形式,其中不乏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不得不临时开展禁毒教育的情况,这种禁毒教育没有充分准备相应的教学内容,故而达不到教育学生了解毒品、远离毒品的预期效果;毒品教育的内容有些脱离实际,禁毒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宣传内容老套陈旧,与禁毒工作现状和毒品的发展趋势不相符合,不能根据现实情况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及时地充实内容。

1.2专业的禁毒教育人员严重缺乏

经前期调查访谈获知,在多数学校里,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及教授品德的老师主要负责禁毒教育工作的开展,但这些教师大多数都缺乏专业系统的训练,他们在教授之前几乎与学生们一样,对于毒品的各种特性都是从书本或者大众媒体上获知的,缺少对于毒品丰富的感性认识与深刻专业的理性认识,这就会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照书念”的尴尬效果。

1.3毒品预防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未根据不同受众采取不同形式

现阶段各个学校的毒品预防教育还未能充分考虑学生所处的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的差异,常常出现小学、初中、高中等阶段使用的几乎一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状况,学生不能获取与其成长阶段相适应的禁毒教育,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1.4毒品预防教育理念不科学,多采用“恐吓式教育”

毒品预防教育主要通过真实恐怖的图片、案例进行渲染,过分强调吸毒后的恐怖后果。“恐吓式教育”实际上是偷工减料的教育方式:第一,其内容空洞,科学性不足,无法阐释毒品危害产生的原因;第二,一味地恐吓容易使学生对教学可信性产生怀疑,不易被青少年接受,容易造成与教学目的相反的结果。

1.5毒品预防教育方法简单,毒品预防教育手段单一

多采用“强迫式”“填鸭式”教育,未注意传统手段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当前学校毒品预防教育主要的授课方式是教师口述,将毒品教育知识未经包装地一股脑儿塞给学生,未注意参与式与引导式教育方法的使用,形式单一枯燥,课堂参与度低,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6毒品预防教育效果无法评价,缺乏实效性

良性的教学需要效果反馈。对于学生受教育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不仅能够掌握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继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完善教学成果,还可以反作用于课堂教学,为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提供指导方向。然而当前毒品预防教育仅停留在课堂讲授层面,没有注意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无法形成课上课下的有机互动体系。

2 初中生群体吸毒动机分析

为研究初中生群体的吸毒动机,课题组对沈阳市公安机关过去一年抓获的95名涉毒学生个人情况进行统计和研究,发现初中生群体吸食毒品动机如下。

对毒品一知半解是吸食毒品的重要内因之一。根据调研结果来看,当代初中生群体(甚至包括家长)对毒品有一定的了解,但仅限于对常见毒品的名称和外观;对于毒品的危害多局限于生理成瘾性,而对于毒品造成的生理损害和心理依赖性了解不多。多数青少年认为毒品的危害仅是使人上瘾、精神不振,而不知道吸食毒品可能带来的生理及心理危害,更不知道过量吸食毒品可能致人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生很容易轻视毒品可能造成的伤害,没有认识到吸食毒品的严重性,认为“只吸一次没关系”从而对毒品产生好奇心理尝试第一口而逐渐难以自拔。

朋友的介绍、劝说、引诱是诱发首次吸毒行为的主要推动因素。在研究涉毒初中生群体首次吸食毒品的原因时我们发现,很大比例的初中生是通过朋友的介绍第一次接触毒品的。这些“朋友”大多数是在校外认识的,他们年龄普遍不大,其中未成年人占很大一部分。这些涉毒人员经常出入KTV、夜总会、迪厅等娱乐场所。可见,教育学生远离涉毒高危人群和高位场所,培养学生“会识毒、能防毒、敢拒毒”的本领是毒品预防教育的中心任务和内在要求。

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监护严重缺位。涉毒的初中生群体在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家不能常常受到父母的关爱,在校不能常常得到老师的关注,导致管护出现缺口。在离开家庭和学校注视之下的青少年在其叛逆心理和好奇心理的促使下,就容易走上与同龄人不一样的道路,甚至接触毒品、误入歧途。而他们一旦接触到毒品,家长和老师都无法及时发现和有效制止,涉毒初中生群体在孤立无援的状态下越陷越深。此外,家庭和学校对毒品渗透的潜在风险认识不到位,防毒拒毒的意识淡薄,认为毒品距离生活还很遥远。所以,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交流互动,培育家庭和学校的防毒意识,及时关注学生动态,是建立毒品预防教育的主要一环。在毒品预防教育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也将家校互动、学生反馈等内容纳入教学范围。

3 初中生毒品预防教育课程设计

初中生毒品预防教育课程设计应科学把握教育内容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契合度。毒品预防教育的内容既要注重科学讲解毒品危害,依靠正确的禁毒知识筑牢思想防线,抵御各类涉毒信息的侵扰,又要引导未成年人理性看待吸毒行为,还要注重符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激发其会识毒、能拒毒、敢禁毒的热情。根据初中生毒品预防教育的需要,结合实际,本论文规划了难度适中、循序渐进的课程设计,在每一个独立的课程讲授部分都重点强调了毒品的特性及危害,提前为学生打下预防针,防止学生由于一知半解而对毒品产生的好奇心理。

初中生毒品预防的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课:人类的公敌。作为初中生毒品预防教育系列课程的第一课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从毒品的概念入手,带领学生了解毒品的四个特性,强调毒品的依赖性和耐受性,在学生对毒品的心理认知上奠定了主基调;认识常见的毒品,培养学生识别毒品的能力。

第二课:看清毒品的本质。是对毒品本质属性的阐释,向学生展示毒品距离我们生活并不遥远,它可能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里,需要我们提高警惕,规范用药,防范毒品侵害;利用flash动画生动解释了为什么毒品会使人上瘾,使学生愿意听、听得懂,防止由于一知半解而对毒品产生好奇心理。

第三课:看清毒品的危害。着重介绍了毒品对于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是一堂科普性质的、目的在于构建拒绝毒品的心理防线课程。此节课目的在于帮助初中生充分认识到毒品危害的严重性,树立“毒品坚决不能沾一口”的认识,防止学生由于不了解毒品危害而轻易尝试毒品。

第四课:知晓禁毒历史和法律。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前三节课进行补充。首先从法律层面是学生认识到毒品犯罪是我国严厉打击的一种犯罪行为,接下来在时间上着重介绍了我国禁毒历史,尤其是在近现代我国深受毒品的毒害,展示我国誓与毒品斗争到底的决心;在空间上从世界和我国两个层面解读当前禁毒形势,培養学生禁毒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人民广泛参与的使命感。

第五课:看清陷阱,远离诱惑。集中展示了千变万化的毒品形态,在学生心理敲响警惕毒品伪装的警钟,避免因不知毒、不识毒而误使用毒品的情况;同时倡导学生拒绝抽烟、酗酒、赌博、沉迷于游戏等不良诱惑,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第六课:培养好习惯,牢记拒绝方法。从学生实际应用层面提供方法论,通过安全防范毒品的8条技巧筑建心理防线,远离敏感场所,慎重交友,提高学生防毒意识,倡导阳光健康的生活方式。

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807405);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JG18DB502);广东省公安厅毒品滥用规模调查专项课题(2019-54)

参考文献

[1] 沈叶萍.初中生青春期发展性心理危机现状分析及预防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

[2] 武孟玺.依据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适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11(27):80.

[3] 温佳琪,关纯兴.基于“互联网+”的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模式[J].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19,32(01):79-84.

[4] 莫关耀.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9,25(01):1-5.

[5] 蒋凌月.新形势下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实证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9(01):28-36.

猜你喜欢

初中生设计
BUBA台灯设计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