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跳绳教学中运用与分析

2021-05-27訾静

教育界·A 2021年5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实验研究初中生

訾静

【摘要】将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初中跳绳教学中的实验干预,揭示了探究式教学方法可能对初中跳绳教学的积极影响,旨在为将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初中跳绳教学中并进一步迁移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跳绳教学;探究式教学法;实验研究

一、前言

跳绳运动集普适性、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和竞技性于一体,能够有效地、便捷地提升学生的体质,是苏州每年体育中考必考项目之一,其健身功能受到体育教师的重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已具备一定的跳绳基础,掌握了基本跳绳的方法,有利于探究式教学的开展。本研究拟以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的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初中跳绳教学中对探究式教学法进行运用与分析,旨在为将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初中跳绳教学中并进一步迁移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抽取苏州某中学七年级两个班学生作为实验参与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男女生比例基本一致,实验班和对照班各40人。且经过档案查询所有参与者的智力均正常。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苏州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等查阅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实验研究数据和文献,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为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

2.实验法

在本校同年级中随机抽取1个班为实验班,班级人数40人;1个班为对照班,班级人数为40人。由同一教师执教,实验班在跳绳课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传统式教学法进行教学。

3.问卷调查法

发放有效问卷240份,回收240份,回收率100%,废卷份数0份,有效率100%。

4.访谈法

在开题前访谈有关专家对本研究的看法和建议。实验后,向教师和学生了解探究式教学课堂的感受,及时反馈课堂教学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和应对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

三、实验设计

(一)实验内容

1.教学内容:单人跳绳、双人跳绳、多人跳绳。

2.测试内容:1分钟跳绳能力和花样跳绳成绩测评;教师教学感悟和学生学习心语。

(二)实验时间

教学实验的时间为2015年4月~2015年6月,从教学周第九周开始,每周每个组3学时,一学时为45分钟,每个组共计12个学时。

(三)实验过程

1.教学设计

本实验被试者在相同的教学进度、教学时间、教学环境下,由同一固定教师进行教学,学习同一教学内容。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实施教学,其基本教学程序是“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或小组)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拓展提高—发放任务单”。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即“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跟随练习”等传统教学程序。

2.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

(1)以学生学为重心,确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设计教学课案。在每一个单元跳绳备课前,教师要确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设计教学课案,认真思考教学问题,使教学目标、计划、教案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让教师的教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2)设计课前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建立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课前超前独立开展学习活动,自行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使教与学的关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学跟着教走”变为“教为学服务”。

(3)探究式教学在初中跳绳教学中的课案示例。第一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启发思考,提出问题。教师展示单人花样跳绳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你能不能创编出新的通过脚步变换的单人跳绳方法呢?”

第二步:教师指导,实验探究,验证假设,解决问题。学生根据任务单、收集的资料,尝试其他脚步变换的单人跳绳方法的练习,用实践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可行,观看教学录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每人至少创编出四种脚步变换的单人花样跳绳方法,并至少一次跳完20个。

第三步:自我展示,协作交流,碰撞火花,创新思维。通过自我或小组展示创编动作,学生相互学习,吸取其他同学的优点,并听取宝贵的意见,改进或创编动作,创编出更多的脚步变换的单人跳绳的方法。教师做好组织、协调、引导,鼓励学生对自己创编的跳法进行命名。

第四步:归纳总结,整合应用,体验成功,增强自信。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脚步变换单人花样跳绳的方法与技巧,并对各组学习情况给予客观的分析与评价,鼓励学生自评,开展小组内和小组间的互评,指出存在问题,给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第五步:发放任务单。

四、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学生跳绳能力统计分析

测试结果显示,初一学生基本掌握跳绳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跳绳基础,实验班和对照班跳绳基础情况基本相同,有利于学生在跳绳学习中进行探究式学习,为探究式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基础。

(二)实验前后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水平及体育学习能力结果与分析

为了检验跳绳教学中使用探究式教学和传统教学对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水平产生的影响,我们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经过四个星期不同的跳绳教学实验,最终对学生1分钟跳绳和花样跳绳成绩进行测试。

实验后,对照班学生1分钟跳绳均值为120.27± 11.29,经过配对t检验得出P=0.00<0.01,表明对照班实验后1分钟跳绳水平有显著性提高,比实验前增加4.81%;实验班实验后学生1分钟跳绳均值为124.22±14.07,經过配对t检验得出P=0.00<0.01,实验班实验前后1分钟跳绳水平有显著性提高,比实验前增加9.88%,表明探究式教学比传统教学更能促进学生跳绳技能水平的提高。

在跳绳总评成绩上,实验班平均成绩为89.8±4.285,对照班平均成绩为83.125±4.118,经过配对t检验得出P=0.00<0.01,所以实验班与对照班跳绳总评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探究式教学比传统教学更能促进学生跳绳技能水平的提高。

实验后测试数据,对照班平均分值为18.925± 3.007,经过配对t检验得出P=0.86>0.05,表明对照班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班实验后测平均分值是24.175±2.536,经过配对t检验得出P=0.00<0.01,实验班实验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通过探究式教学,学生体育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

五、实验后教师感悟分析

(一)知变知行,有效探索

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引导,组织学生有效探索。如在跳绳课开始之前,教师用学生习以为常的跳绳方法(双跳、两脚交换跳)进行练习,组织学生有效探索脚步变换和跳绳方法之间的关系,再引入摇绳方法的改变和跳绳方法之间的联系。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创编跳绳的规律,再通过展示、比赛、用自己的名字给自己所创编的得到大家认同的跳绳方法命名等,让学生体会到成功和快乐,有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了有效探索。

(二)教师引领,方法支撑

教师要提供方法支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发现,又要提供恰当的方法支撑。如在单人跳绳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寻找脚步变化,再配合慢节奏的摇绳,尝试练习,同时注意脚步动作和摇绳动作的协调配合,从而给予学生恰当的方法指导,让学生不会感到迷茫。在教师提供方法的支撑下,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提高了对跳绳方法创编思想的认识,深刻理解了创编的规律。

六、实验后学生的心语分析

(一)知悟:自由跳动,随心创造

这堂跳绳课与以往的课大不相同,我们大胆展开联想与创造,并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商讨,把大家的意见结合在一起,开辟新的花样跳绳方法。大家相互展示自己的成果,汲取別人的优点,改进自己的跳法。一根小小的绳,变出了无数种跳法:扭秧歌跳、腾空摆退跳、骑马跳……老师还让我们给自己创编的跳法命名,我们觉得非常自豪,思维更是得到激发。这样的课堂不仅激发了我们的兴趣与好奇心,更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我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团结性,培养了我们的自信心。

(二)知行:勇于尝试,敢于创新

我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要敢于创新。通过这个单元的跳绳学习,我发现我们的思维是这么活跃,我们个个都是发明家,我们竟然创编了如此之多的跳绳的方法,从无到有,从不可能到一切皆有可能,通过亲身的实验,我们明白一切皆有可能,就看你敢不敢去尝试,去创新。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以此为激励,不断改变思维方式,大胆地尝试与创新。

七、结语

实验证实,在初中跳绳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方法更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教师的体会发生了很大变化,感受到探究式教学法的优势,并以行促知,以知导行,知行合一;学生的内心感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知行统一,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赵颖.学分制下高校体育课程探究式教学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04):108-110.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法实验研究初中生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探究式教学法在技工院校武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