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编苏教版《科学》教材“生命科学领域”内容编写特点

2021-05-27教材编写组

科教导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科学教材

教材编写组

摘  要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有6个主要概念,新编苏教版教材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这些主要概念进行了分解设计。本文将通过课题的设计思想、进阶目标的落实、结合生活实际选择教学内容和结合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活动这四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关键词  新编苏教版  教材  内容编写  小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1.02.011

The Compil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Textbook “Life Science” of “Science”

Published by Jiangsu Education Press

Textbook Compilation Team

Abstract: There are six main concepts in the field of life science in the standard of science curriculum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s. The newly compiled Jiangsu Education Press teaching materials are designed to improve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design idea of the proje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dvanced goal, the sele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life and the design of teaching activiti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Keywords: new edition of Jiangsu Education Press; textbook; content writing; primary teaching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生命科学领域的课程内容,确定了适合小学生学习的6个主要概念,分别是:

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9.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10.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各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11.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

12.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课程标准将这6个主要概念进一步分解为24个学习内容,51个学习目标。据此,新编苏教版教材设计了16个单元(其中与物质科学领域、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整合单元有5个),57个学习课题对生命科学领域的51個学习目标进行落实。下面将从设计思想、进阶目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活动设计四个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基于素养提升,确定设计思想

学生自孩童时代就对生命世界怀有浓厚兴趣,千姿百态、种类繁多的生命物种使学生产生对生物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探究欲望。本套教材中生命科学领域部分与整套教材的设计思想保持一致,遵循学生认知世界的基本规律,从理解生命世界万千生物的基本结构特点,到理解生命的生存规律,再到理解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套教材的生命科学领域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诸多发展科学素养的机会。如,从对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的认识过渡到对植物界、动物界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兴趣,从对生命现象和事物的表面认识发展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关注生命,关注环境,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关注和人类生存等有关的重大问题;建立保护环境和生态的责任感,并能参与有关社会问题讨论,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意识。

依据内容标准,落实进阶目标

生命科学领域自身内容的丰富性,为课堂教学提供了非常广博的课程内容。为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生命科学领域的教材编写从小学生基本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入手:低年级主要认识周边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及其外部主要特征;中年级着重理解生命体的结构组成和生命周期;高年级初步认识人体的主要生命活动和健康知识,并初步了解人、动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多样性。

基于学生的概念进阶,选择容易唤起学生的前概念和已有经验的有价值的探究活动作为载体来落实进阶目标。低年级着重培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具体的动植物及其生命现象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对之进行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分享与交流;中年级重点培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对生命活动的变化、周期、规律的观察中,提出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并尝试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发展分析、综合、推理的科学思维能力;高年级重点培养学生能基于所学的知识、所掌握的探究技能,对生命现象之间、生命活动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对搜集到的证据进行分析、比较、推理、论证和建模,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见解。

在围绕主要概念组织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也遵循了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和丰富的进阶目标。教材从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四个维度,使学生对生命世界的学习兴趣有可能向学习志趣发展,从勇于提出意见到善于接受质疑,从凭感觉说话到用证据说话,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合作共享。

结合生活实际,组织教学内容

本领域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遵循趣味性、适切性、系统性、发展性及探究性原则,从小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植物、动物以及自己身体取材,选择适合其心智发展水平的内容,结合当今的生命科学发展情况,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整体了解课程内容。

1.生命科学领域的单元主题设计

全套12册教材,一共有56个单元,其中生命科学领域有16个单元。这些单元大部分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陈述性知识作为组织单元的线索。单元用主题命名,主题的外延大于知识点。单元主题既包括要学习的科学知识,又有机地整合了其他课程领域的内容,以及科学探究、工程实践或科学本质等目标。如二年级的“土壤与生命”单元,整合了地球与宇宙科学、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等诸领域的知识。又如四年级“昆虫的一生”单元,除了有关昆虫的知识外,专门安排了一课《探究昆虫的奥秘》,这是把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整合到了一起。

除了以陈述性学习内容作为生命科学领域单元的组织线索外,教材中根据科学素养中的其他方面设计的体现教材特色的专项学习单元“像科学家那样”“像工程师那样”,也安排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例如,二年级的“像科学家那样”单元,组织学生选择一个关于蚂蚁的问题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五年级设计活动组织学生研究野外萤火虫减少或消失的原因。

2.生命科学领域的单元次级主题设计

整套教材中,每个年级除了专项学习外,低年级教材每册有4个单元,中、高年级教材每册有5个单元。生命科学领域的16个单元在各年级的分布,除了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设计外,还考虑内容与季节的适应性,故通常在每个学期安排1~2个单元的内容。由于低年级每周只有一课时,故每个单元一般只有三个次级主题;中、高年级每周有两课时,故每个单元一般有四个次级主题。

次级主题(课与课)之间是有一定逻辑关联的:

有的是并列关系,如六年级下册“理想的家园”单元的4课:《洁净的水域》《清新的空气》《多样的生物》《健康的土地》;

有的是自然顺序,如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单元的4课:《种子发芽了》《幼苗长大了》《植物开花了》《植物结果了》;

有的是先抽象后具体,如三年级下册“植物大家族”单元的4课:《不同环境里的植物》《沙漠中的植物》《水中的植物》《石头上的植物》;

有的是先具体后抽象,如六年级上册“遗传与变异”单元的3课:《生物的遗传现象》《生物的变异》《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3.生命科学领域每课的设计

每一课的组织线索是各种活动,所有的活动均用活动图标标示,教材一共设计了7个活动图标,即观察、动手、记录、思考、交流、阅读、拓展。另外,还有安全图标,定义性、规律性、总结性的句子用粗体字加框呈现,卡通动物起的作用是提醒或非正式地告知。各活动顺序的安排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从行为到表象再到符号。本领域的单元主题在各年级的分布及具体课题详见下页表格。

针对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活动

本领域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为:从整体的角度、联系的角度来认识生命世界,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从对一事一物的认识角度发展到从事与事、物与物联系的角度来认识生命世界。教学活动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重演—再现”式的探究

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属于“重演—再现”式的探究,即探究的结论是已经被证明过的,但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未知的。采用“重演—再現”式的探究能使学生在亲历体验中,发展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感受科学探究的方法与程序,也便于教师调控。探究的问题、路径、方法和结论是相对确定的。如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时,通过控制变量,发现种子萌发时对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等环境因素的不同需求;探究“人体运动前后呼吸的变化”时,设计对比实验,通过自身运动的体验、与同学和他人的比较,获得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同一个人在不同状态下、同龄人之间、男女生之间、儿童和成人之间在相同状态下的呼吸次数都存在差异,进而用联系的观点理解各种生命活动现象。

2.科学游戏

科学可以启发学生的智慧,游戏则带来心灵的欢乐。科学游戏将科学学习寓于游戏当中,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基于此,教材在低年级教学活动中设计了不少科学游戏。低年级学生还不能够做较规范的科学实验,还不理解什么是变量控制、数据分析……科学游戏就是让学生在游戏中有所发现。例如,在“动物与植物”单元,有一系列的“猜谜”游戏:如通过叫声,或通过动作,或通过局部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动物的外部特征;在“用感官观察”单元,设计了“蒙着眼睛猜物体”“捏着鼻子尝水果”等科学游戏,感受观察物体时不同感官的协同作用。

3.应用概念图、维恩图等思维工具

概念图和维恩图作为常用的思维工具,由于其易操作使用,故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思考。如生物和非生物的教学中运用了维恩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动物和植物的信息,在寻找共同特点的基础上,抽象出生命的共同特征;在认识大脑功能的教学中运用了气泡图,可以发散学生思维,将大脑功能与具体行为建立联系,很好地梳理了学生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教学实践证明,经常让学生应用这些思维工具,有利于他们形成各种认知图式,有利于增强思维的逻辑性。

4.解决真实问题

教材还设计了很多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问题解决活动,因为在真实情境中,在真正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例如,在养蚕活动中,嵌入的问题解决活动是:湿桑叶能否喂蚕、莴苣叶和桑叶喂养的蚕有什么不同等。这些要求会让学生花费很多的时间去研究,但学生也因不确定的发现和自己创造力的释放而兴奋。在为校园里的鸟儿建一个家的活动中,学生深入研究鸟儿的生活习性、校园环境并建立联系,利用工程设计的方法,建造不同的鸟巢,解决让不同生活习性的鸟儿回家的问题,发展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执笔:李霞)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科学教材
教材精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