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2021-05-27上海作本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葛安卡陈磊
上海作本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葛安卡 陈磊|文、图
在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涉及高温、高压等生产工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使用压力容器、输送泵等设备、而且存在具有能量的生产和储存设施,一旦出现事故,后果往往非常严重。因此,企业应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加强安全管理。
企业中安全管理的范围涉及安全领导力、制度、工艺管理、现场管理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讨论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存在问题
在企业现场安全管理中,涉及多方面因素,比如人员的管理、设备设施的管理、作业活动的管理等多个方面。
人员方面
一是内部员工。大多数化工企业处于连续生产状态,岗位人员一般采取倒班制,人员连续长时间在岗位上从事单调的作业,容易出现精神懈怠、思想麻痹的情况。一旦出现人员误操作、或者异常工况的处置不及时,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企业新招聘的员工,如果未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合格后上岗,在岗位上工作时,无法及时判断异常情况,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无法进行合理及时的处置。尤其在一些人员流动性大的企业,此类危害更加明显。
2020 年2 月11 日,辽宁某化工公司烯草酮车间发生一起较大爆炸事故,造成5 人死亡,10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 200 万元。依据事故调查技术分析报告及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意见书的鉴定意见,事故调查组分析认定,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为:烯草酮工段一操张某未对物料进行复核确认、二操杨某错误地将丙酰三酮与氯代胺同时加入到氯代胺储罐V1428 内,导致丙酰三酮和氯代胺在储罐内发生反应,放热并积累热量,物料温度逐渐升高,反应放热速率逐渐加快,最终导致物料分解、爆炸。
二是外来人员和承包商人员。企业外来人员(包括参观人员和承包商人员)到现场参观或施工作业,由于不熟悉公司的规章制度、现场环境中的危害因素等,很容易出现违规违章现象,比如无证作业、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在生产装置内吸烟、私自开动阀门、在易燃易爆区域接打手机等。并且外来人员在现场出现紧急情况时,可能不具备及时处置的能力,导致事故发生和伤亡加大。
例如,2019 年4 月15 日,位于济南市历城区的某制药有限公司四车间地下室,在冷媒系统管道改造过程中,发生重大着火中毒事故,造成10 人死亡、12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 867 万元。事故的间接原因之一是企业对外包施工队伍管理不到位,对外来承包施工队伍安全生产条件和资质的审查和把关不严。施工前培训考核的内容中缺少动火、临时用电、受限空间作业等重要内容,其中本次事故遇难人员中有1 名外来施工人员未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现场监护人员没有发现并阻止其进入施工现场。施工队伍进入作业现场前,未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教育。
设备设施方面
化工企业生产中使用各种反应釜、精馏塔、换热器、储罐、输送泵等多种化工设备,并且相应地配备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等监视测量设备,配备安全阀、爆破片、呼吸阀等安全附件。
在实际管理当中,由于制度的不健全、人员能力缺陷等因素,常常发生设备、安全设施、安全附件等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比如设备未定期检修、安全阀未定期校验、安全阀前手动阀处于关闭状态、压力表或温度计失灵等情况。一旦出现设备设施故障,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例如,2018 年11 月28 日,位于河北张家口的某化工有限公司氯乙烯泄漏扩散至厂外区域,遇火源发生爆燃,造成24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 148 万元。此次事故的原因是聚氯乙烯车间的1#氯乙烯气柜长期未按规定检修,事发前氯乙烯气柜卡顿、倾斜,开始泄漏,压缩机入口压力降低,操作人员没有及时发现气柜卡顿,仍然按照常规操作方式调大压缩机回流,进入气柜的气量加大,氯乙烯冲破环形水封泄漏,向厂区外扩散,遇火源发生爆燃。
现场作业方面
化工企业的运行中,需要定期进行各种各样的检修作业,包括大修、中修、小修等。在检修过程中,一般会涉及动火、受限空间、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活动。此类作业中,存在火灾、爆炸、窒息等危害风险。如果企业不严格执行作业管理制度,在检修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事故。
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承包商作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佩戴不规范、作业证办理不规范(甚至无证作业)、风险识别不到位、未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特种作业人员不持证上岗、监护人员不在场或不具备监护能力、现场环境中隐患未排除等多种危险情况。
例如,2019 年6 月28 日,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沫河口工业园内的某化工有限公司淮上分公司发生一起窒息、爆燃事故。事故造成2人死亡、9 人受伤。事故发生时,公司违规组织工人实施受限空间作业,导致作业人员窒息被困,在施救过程中发生爆燃。
对策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认为企业做好现场安全管理,主要从以下4 方面着手:
人员管理
完善外来人员管理制度。在制度中明确外来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后进入公司。培训内容中应包含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现场危险因素,应急措施等内容。
完善承包商管理制度。在制度中要求进入公司的承包商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环保部门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安全环保部门应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证件进行核查并进行登记。
企业保卫部门根据培训合格证明为承包商人员办理出入证。证件应实名登记,一人一卡,防止借用,以防未经培训人员进入公司。具备条件的企业可采用人员定位系统,划定允许进入区域,对外来人员的位置和轨迹进行实时跟踪。一旦出现异常情况,便于撤离和救援。
进入公司的外来人员及承包商人员应遵守本企业的劳动防护用品规定。企业应安排专门人员对进入公司人员的劳动保护用品进行检查,可在门卫处设立检查站,悬挂穿戴示意图。有条件企业可以提供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供外来人员使用。
企业可在门卫处或进入公司生产装置区域前的位置设置手机寄存箱,避免人员将不防爆的手机带入易燃易爆区域(图1)。
严格执行岗位人员培训制度。岗位人员必须掌握本岗位的物料特性、危险有害因素,必须掌握本岗位的操作规程,掌握应对偏离正常工况的处置方法,掌握本岗位的应急预案,会使用应急器材。新员工在考核考核合格之前,严禁单人操作。企业应每月不少于两次开展班组安全学习活动,每年不少于一次对全体岗位人员进行安全再教育。
图1 某公司为外来人员提供PPE,并设置手机存放柜
图2 设备预防性维修
设备设施的管理
企业应完善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明确专人对设备设施进行管理。建立设备设施台账,定期开展设备设施检查、校验。
企业应采用设备状态检测手段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动态检测,比如异常振动、噪声、温度、转速、功率等参数。
企业应采用设备故障诊断对设备的故障进行检测和识别,将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故障及时地诊断出来。诊断的时期分为初期诊断、定期诊断、异常诊断、和故障诊断4 类。
岗位及班组人员每日对现场设备设施进行巡检。设备管理人员应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制定设备预防性维修计划,在设备设施发生故障之前开展维修,避免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企业应将设备设施的隐患排查列入公司隐患排查计划中,定期开展设备设施类的专业级隐患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对于已经发现有问题的设备,严禁带病运行,必要时停车修理。
对设备管理,不仅应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还应对设备的缺陷进行分析,并进行改善。
作业管理
化工企业应严格执行GB 30871—2014《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严格动火、受限空间、吊装、盲板抽堵等作业许可证的办理,作业前由属地单位以及专业人员进行风险分析,并且落实相关的安全措施。
作业前专业人员应对环境中的可燃、有毒气体进行分析,并且将分析数据填写在作业许可证中。如进行受限空间作业,应进行设备内的氧含量分析。作业开始前,由属地单位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序号 “零容忍”行为 可能引发的后果 考核处理 属地管理责任A1 动火、受限空间无票作业爆炸、着火、窒息、坠落等各类事故违规作业人员禁入,纳入黑名单管理作业属地或专业负责人违规积分2分A2 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 坠落伤亡 违规作业人员禁入,纳入黑名单管理作业属地或专业负责人违规积分1分A3 受限空间作业未安装 作业属地或专业负责人违规积分1分A4 受限空间作业未采取盲板或拆除管段隔离 窒息、中毒死亡 违规作业人员禁入,纳入黑名单管理作业属地或专业负责人违规积分1分A5 动火、受限空间作业前未取样分析通风措施 窒息、中毒死亡 违规作业人员禁入,纳入黑名单管理违规作业人员禁入,纳入黑名单管理爆炸、着火、窒息、中毒等死亡作业属地或专业负责人违规积分1分A6 特种作业人员无有效 作业属地或专业负责人违规积分1分A7 动火、受限空间作业资格证 触电、坠落等伤亡 违规作业人员禁入,纳入黑名单管理作业属地或专业负责人违规积分1分A8 暴力行为,发生了言未安排监护人员 各类作业人员伤亡 违规作业人员禁入,纳入黑名单管理语辱骂或肢体冲突 违法行为 违规作业人员禁入,纳入黑名单管理作业属地或专业负责人违规积分1分
安全管理部门应组织监护人员培训并持证上岗。作业过程中,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现场,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组织人员撤离。
针对现场作业活动,安全环保管理部门应组织作业活动的专项检查。对于无证作业、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进入受限空间不进行气体分析等严重违规行为,应进行“零容忍”管理,即对触及零容忍行为的施工人员及施工单位进行相应处罚,并纳入黑名单管理。
对于不涉及特殊作业的一般检维修作业,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企业应将此类检维修作业一并纳入作业许可管理。通过一般检维修作业许可证进行管理。作业前同样应对现场作业环境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并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
现场的作业管理许可证应在开工前由当班班长签字确认,便于协调生产与检维修作业的有序衔接。当班岗位人员交接班后,应由接班班长确认后方可继续作业。
持续改进
企业应将现场安全管理中的方法进行总结,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人员职责,并且定期对制度进行评审,不断完善相应的制度。针对岗位员工和外来人员开展培训,使进入现场的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加强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现场检维修和特殊作业方面的管理,使得企业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能得到持续改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