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季之美

2021-05-27北京潇湘夜雨波西

金秋 2021年4期
关键词:黎明

◎文/北京·潇湘夜雨 图/波西

在某网站上看人评论清少纳言的《枕草子》,说是“一般,小学水平。”原因是“春天的黎明很美”都可以成为名句,“那什么不可以成为名句”?这位评者看的是周作人的译本,我手头的《枕草子》是林文月译本,这句话译作“春,曙为最。”译法虽不同,但纯从字面上看,也很一般。

继续读下去,愈发一般了:“时节以正月、三月、四五月、七八月、九月、十一月、十二月为佳。实则,各季各节都有特色,一年到头都极可玩赏。”不但一般,而且啰嗦得可笑。为何不索性直说最后一句,免去前面的絮叨。然而,清少纳言偏不这么说,一定要絮絮烦烦罗列春天的曙色,夏天的夜月,秋天黄昏归巢的群鸦,冬天早晨温暖的炭火。一定要告诉你她领略的四季,一定要一个月一个月地细数,像孩子一件件捡拾自己的玩具,述说她的感受。

四季是平淡的,循环递转,一月、二月、三月……日头由东往西,树叶鹅黄而嫩绿而苍翠而枯索而凋落,换了春装又是夏装,好像永远是那样,没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奇迹,也没什么醒世之言勒刻山川。像周璇的《四季歌》,春来的绿窗,夏来的柳丝,秋来的荷香,冬来雪茫茫,大姑娘就那么被棒打了鸳鸯,爹娘离散,万里长城万里长,梦里是高粱的清香。就那么三五句话,回旋缭绕的旋律,悠悠然又转回来,转回原点,水流花落,那么多的时间和故事成了回忆。四季昏昏默默,似无言,似又有无尽深意,却从不明言。

有些东西,偏不那么说。说生活多美好,人生多可爱,我要精进开拓,创造辉煌业绩。到处是发人深省的警句,铿锵有力的口号,励志书里的魔咒,一遍遍自己给自己打气催眠。但春天的黎明什么也不说,料峭未醒的朝暾,露水在仍旧枯黄的草地上,凝出一滴浅绿,微风送来远处花的香气。

但我们只闻到汽油的焦糊味,多少春天的黎明在匆忙的步履中错过了。我们挤公交,我们饱尝塞车之苦,我们不停地看表,我们从吐绿的枝桠间穿过,举着手机大吼大叫,好像手机的另一端,整个世界都要因之震动。一夜之间,花开了,一夜之间,花落了,还没来得及停下来仔细欣赏,春天好像不知因何而来,又莫名其妙地走了。我们像勤劳的蜜蜂,只知道花蜜,不知道什么是春天。

乔治·吉辛在《四季之美》里写春天的房间:“室内十分恬静,我一直在懒散地静坐着,望着天空,望着照耀在地毯上的金色阳光,光影瞬息变化着,我的眼睛从这一帧版画瞥到另一帧版画,沿着我那一列列可爱的书籍扫视过去。整个房里静寂无声。花园里可听到鸟儿在鸣叫,听得见鸟翅发出瑟瑟声。如果我高兴,我可以这样整天坐着,一直坐到更为宁静的深夜。”

当然,我承认,整天坐着的生活和这个火热的时代如此不谐调,连小学生也不敢想象自己有整体时间无忧无虑地嬉戏。城市人太匆促了,忙忙碌碌赶时间,却忘了时间是赶不上的。城市的妆容总是很浓,模糊了性别,看不清面目,红灯绿影里面没有季节的消息。空调房里分不清四季,出了门,夏日的炎炎我们诅咒,秋天的肃杀我们沮丧,冬天的冷酷我们畏惧。四季之美?我怎么就感觉不到呢?就像那些号称的经典,我读不进去,我觉得他们就是小学水平。我们的生活是大片,两个小时之内,要有一个小时电脑特效,三十次爆炸,十场拳拳到肉的搏击,要留下一堆尸体。绵长的文字,低回婉转的心绪,平实语句里的山高水远秋月春风,我们没耐心停下脚步体味,像一个低头在海滩上捡贝壳的人,没时间直起身子眺望大海。

季节难道真的离开了城市,渐行渐远渐无声?但春草还是年年绿,不但在天涯,也在身边,只是我们漠然无视。也许在城市中,四季的特征不那么明显,但只要安静地感知,四季之美仍在。春天有姹紫嫣红的繁花,夏天有慵懒迷人的夜,秋天有清寒玲珑的月,冬天有澄净碧远的天穹。张潮《幽梦影》里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城市内何尝听不到这些声音,只是需要你将浮嚣剥离。像阅读,希望一本书给我们一个答案,一个启示,一个方向,却不能坐下来,感知文字间流转的心绪。就算把格言写成尺把见方的大字,举在头顶,也不代表真的读懂了什么。

清少纳言说:“我只是想将心中所感动之事对人谈说。”“小学水平”的清少纳言感知到了很多博士后读不懂的东西,但她不能总结出一句震人心魄的格言。有些东西无法解释,就像四季之美。

猜你喜欢

黎明
黎明的沉思
黎明的沉思
黎明的沉思
风云三号E星——黎明星
东方黎明
黎明之光
彭黎明 书法作品欣赏
摄影家杨黎明眼中的锦屏
黎明
是的就是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