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教育中传统美术课程开设的实证研究*
——基于太原开放大学老年学员的问卷调研

2021-05-26

新疆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太原调研课程体系

张 婷

(太原开放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还能有效使其脱离精神孤独,提升生活质量,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已有研究来看,老年教育的课程设置多以健康保健、生活休闲类为主,主要满足老年人的生存和生活需求,符合老年人高层次精神需求的课程相对偏少。说明我国目前老年教育课程的设置上存在过度关注老年人的生理衰老的现象[1],导致老年教育课程同质化严重和供需不匹配,制约了我国老年教育事业的升级和发展。

本研究基于对太原开放大学老年教育中传统美术课程开设现状的调研,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老年教育中传统美术课程开设的策略。

一、研究设计:太原开放大学老年教育传统美术课程开设的调研

太原开放大学多年来坚持终身教育原则,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为满足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于2016 年正式成立老年学院,开设诵读、声乐、国画、舞蹈、诗词鉴赏、智能手机、太极、书法、中医保健、钢琴等二十多门课程。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采取问卷调研方式,随机选取了太原开放大学老年学院120 名在校学员作为调研对象。纳入标准为:太原开放大学老年学院在校学员;年龄≥45 周岁;能独立阅读或在他人帮助下完成问卷填写工作;自愿参与。调研设计考虑到老年学员的性别、学历、目前学习课程、学习目的等因素,基本能够体现出太原开放大学传统美术课程开设的状况。

(二)调研内容

1.年龄结构

本次调研收回有效问卷116 份,年龄结构分布如下(图1):50 岁以下(占13.56%),50 至60 岁(占57.63%),61 至 75 岁(占 27.12%),75 岁以上(占1.69%)。从学员的年龄结构来看,整体年龄集中在50至60岁之间,此阶段多为新退休老人,学习欲望强烈且具有较高的社会参与度。

图1 老年学员年龄结构分析图

图2 老年学员性别结构分析图

2.性别结构

从本次调查的性别结构(图2)来看:男性(占16.95%),女性(占83.05%)。参加老年教育的女性远远大于男性。老年女性对知识的渴求更为强烈,可见,要重视女性学员的学习需求,开设更多符合女性学员需求的课程。

3.学历结构

本次调研的学历结构如下(图3):小学及以下(占1.69%),初中(占6.78%),中专或高中(占28.81%),大专(占33.9%),本科(占28.81%)。参加老年教育的学员大多数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综合素质较高且接受知识能力较强。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不能太过单一,要更具层次性、特色性、创新性才能更符合学员的学习需求。

图3 老年学员学历结构分析图

图4 老年学员学习目的分析图

4.学习目的

调研中(图4),“学习更多的知识(占69.37%)”“满足兴趣爱好(占61.26%)”“交到更多的朋友(占40.54%)”位列前三。由此可见,老年人学习目的更多在于对知识的获取和自身兴趣爱好的满足以及丰富社交等非功利化的学习需求[2]。因此,老年教育是以非功利化价值观为主导,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满足感和获得感为目的地的精神性文化需求。

5.课程类型

在目前学习课程类型调研中(图5),参加“知识技能”类课程(占48.65%),参加“健康保健”类课程(占31.53%),参加“心理建设”类课程(占13.51%),参加“休闲娱乐”类课程(占56.76%),参加其他课程的(占10.81%)。可见,目前学员参加的课程类型以休闲娱乐类和知识技能类为主,这种现象恰恰反映出当前老年教育课程设置的单一化和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类型的课程。

图5 老年学员目前参与课程类型分析图

图6 学老年学员喜欢课程的属性分析图

6.课程选择

调查可以看出(图6),老年人在课程的选择中更看重课程的实用性(占32.2%)和趣味性(占27.12%),其次是课程的艺术性(占23.73%),对课程的知识性(占16.95%)考虑得相对较少。从这组数据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老年学员对知识性课程的偏好度较低。但是从上一组数据“对老年学员目前学习类型”的调研中却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回顾上一组数据发现老年人目前学习课程类型中知识性课程(占48.65%)位列第二名。由此可以进一步证明:当前课程设置的局限性较大,老年教育中供需结构不匹配。

7.课程期待

图7 显示:老年人最希望开设的三门课程依次为厨艺烘焙(占41.44%)、养生(占29.73%)、艺术鉴赏(占26.13%)。对其他形式的艺术课程如面塑(占12.61%),剪纸(占12.61%),传统手工(占18.02%)的喜爱度也较高。说明,艺术类课程的开设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较大的潜力。

图7 老年学员想要开设课程分析图

图8 老年学员目前所学课程分析图

8.所学课程

老年学员目前选课人数占前三位的课程依次是国画(占37.84%),诵读(占24.32%),声乐(占20.72%)。国画课程最受老年人喜欢,可谓是一“座”难求(图8)。

9.对老年教育中传统美术课程开设

图9显示:占96.55%的老年人认为开设传统美术课程十分必要,它蕴含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源于人类对自身需求的探索,源于古人对大自然的膜拜,传达出一种独特的民族性[3]和审美情趣。

图9 老年学员对传统美术和老年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分析图

二、深度探析:老年教育传统美术课程开设的困境

(一)课程设置单一

目前,太原开放大学老年教育中传统美术类课程设置较为单一,仅有国画一科,即使是国画课程,也仅停留在技法课程上,缺乏艺术理论知识课程。

(二)师资建设不足

专业性教师紧缺是阻碍传统美术课程在老年教育中发展的最大困境。

(三)课程设计呆板

学员反映国画课程的教学方式呆板,重技能轻感受[5],缺少美术类课程的趣味性和创意性。

(四)艺术实践缺乏

美术类课程本就该有丰富多彩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来参与到艺术活动中,而不仅仅依靠课堂教育来实现。

三、对策建议:老年教育中传统美术课程开设的策略

(一)构建完整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的单一导致课程体系不足,故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对传统美术课程的开设至关重要。要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首先要将美术类专业教师纳入其中,由专业教师联合开发一套较为系统的、完整的传统美术课程体系。尤其是要将理论课程,尤其是艺术的审美和鉴赏课程加入其中,形成从“理论——审美——技法”一体化的特色课程,课程设计更为丰富、立体、富有层次感。例如对传统剪纸艺术课程的设置,首先要先从剪纸艺术的内涵、类别、发展等理论方面入手;其次从剪纸的审美意味和审美情趣等审美方面深入;最后从剪纸的技法方面提高。

(二)组建专业教师团队

当前老年课程教师团队,大多以兼职教师为主,忽略了本校教师团队的开发。兼职教师的身份决定了它们难以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的专注和热情,在课程的开设上往往没有预见性和方向性,在课程的讲授上也没有明确的目标性和指向性,授课内容较为松散且在授课方式上往往缺乏激情和授课技巧,更没有深刻思考在面对老年人这一特殊教育群体时该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本校教师团队的组建反显得非常重要。国外的老年教育提倡“价值再创”[6]的教育理念,“价值再创”指通过帮助老年人学习新技能而使其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促进老年人的再社会化。本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更好地帮助老年人掌握一门新技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三)利用新型信息平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调研发现大多数老年人有使用微信APP 和抖音APP 的习惯。启示我们在课堂教学之余,要根据老年群体的行为习惯方式来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提升[7]。尤其是传统美术这一美术类的课程,本就是以图片和审美为主,正好将美术课程的特点和老年人的行为习惯相联系,开发教学资源、丰富教学信息交流、通过利用新型信息平台来丰富课程内容、帮助老年学员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和精髓。

(四)探索多元课程形式

作为艺术类课程,本身就极具趣味性和互动性,需要探索出更多元化的课程形式来丰富感官体验,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去美术馆或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拉近学员与艺术审美二者间的距离,建立二者的亲近感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迸发艺术灵感,激发创作欲望。此外,还可以开展传统美术进社区等形式的活动,在社区中举办传统美术作品展示交流活动,吸引更多的老年人。

猜你喜欢

太原调研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乡村振兴“太原模式”亮起来
太原清廉地图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太原工读驾校的品牌之路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