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构建策略浅析

2021-05-26林雷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生活化小学数学

林雷

摘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要立足真实的生活,在生活中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强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本文对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构建的策略进行介绍。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22-0052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展开教学设计,才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从小喜欢上数学学科,助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下文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意义介绍的基础上,对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的构建意义

1.端正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生活化教学意识,或者存在伪生活化等现象,导致学生无法感知数学课程的学习价值,学习兴趣不高,难以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而实现对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能让学生立足生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便可以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以及利用生活经验进行数学知识学习,能端正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从而努力参与到学习及解决问题中。在学习“认识分数”这部分内容时,由于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有较大的关联,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个生活化的趣味故事:为了对爱做家务的小明进行嘉奖,妈妈给小明买了一个大西瓜,小明家里分别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姐姐,怎样分才可以真正公平呢?你们谁可以帮助妈妈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此趣味情境中,学生纷纷产生了帮助小明妈妈的想法,主动参与学习。

2.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由于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与对学生实践运用能力培养方向不相一致,难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所以,加强对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努力去生活中寻找原形,让学生树立生活化的学习理念,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构建的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会影响其教学行为,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又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树立生活化教学观念,并在相应教学行为的影响下,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关注生活的学习习惯,正确认识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常采取多讲多练的枯燥模式,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仅靠教师的反复讲解以及题海的练习、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数学素养没有发展的机会。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全面发展视角来进行教学,从原有的应试教育观念向生活化教学观念转变,加强学生对生活中熟悉的数学现象的观察与积累,从而找到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连接点,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轻松、有效的学习。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加强对生活的关注。每节课教学之前,教师让学生预习时对生活中的相关事物进行搜寻,将之引入课堂学习中,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教学之后,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中,并将其解决的问题及过程进行记录,下节课提交给教师查阅。相信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师生都会养成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

2.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过程中,生活化教学情景的创设必不可少,教师需要加强对其研究与合理构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动物王国轮滑比赛的活动。视频中小猴子的轮滑鞋是三角形的轱辘,小羊的轮滑鞋是圆形的轱辘,小牛的轮滑鞋是椭圆形的轱轆,视频播放到这里,教师可以问学生谁会获胜?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肯定是小羊获胜,视频播放到最后,真的是小羊在轮滑比赛中获得了胜利。紧接着,教师问为什么?学生虽然从生活经验中知道了答案,但由于对其蕴含的数学知识并不了解,对其学习产生了兴趣。此种生活情境的创设,学生主动发现了问题,激发了其探索学习的兴趣,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对问题进行了解答,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比如在学习《相遇问题》这部分内容时,这类问题涉及的概念较多,学生很容易混淆,从而对其解题产生影响。因此,教师需要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对其进行回答。为了让学生踊跃参与其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奖罚措施,让表现较好的学生受到一定的奖励,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师在课堂中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以便于满足各层次学生的思维需求,从而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够通过发散思维来掌握此部分的内容,具有解题的基本能力及创新解题能力。

3.设计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理解后,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比如在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量一量家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家具、地板砖、电器等,让学生对其面积进行计算。

三、总结

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对于学生学习及生活能力的提高十分有利。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生活化教学的观念,并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计生活化的体验活动,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效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的顺利提升奠基。

参考文献:

[1]汪其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误区及优化策略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7):39-40.

[2]王福祥,牛生才.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159.

[3]胡庆正.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5):203.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六小学341400)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