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打投”,背后是商业合谋
2021-05-25林品
林品
5月初,一段“倒奶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在这段视频里,一群人将一瓶瓶牛奶盖子拧开,随即又将这些瓶子里的牛奶全倒进了下水道。随着更多信息得到揭露,“倒奶”背后的灰色产业链浮现在公众面前。在这条产业链上,一侧是唯利是图的商家,另一侧则是狂热追星的粉丝。
两个月前,一档选秀节目的热播,掀起了一阵“打投”(打榜投票)热。作为这档选秀节目的赞助商,一家牛奶公司将旗下的某款产品包装,设计成了選秀专属的“活动装”。商家利用节目中的“打投”规则,将“打投”专用二维码印在这些“活动装”产品瓶盖上,然后诱导观众大量购买,再通过扫瓶盖上的二维码,为自己支持的“爱豆”投票。
与此同时,在商家和粉丝之间,出现了一批投机牟利的中间商。他们从特定渠道低价购入“活动装”产品,再将瓶盖上的二维码高价出售,从中赚差价。由于开过瓶盖的牛奶不能二次转售,“黄牛”就雇用劳工,将保质期很短的牛奶就地倾倒。
在这条产业链中,牛奶原本的“使用价值”被娱乐工业制造的“符号价值”所取代,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粮食浪费。据网络爆料者估算,一家粉丝后援会的一次“集资打投”,背后是27万瓶被成批倾倒的牛奶。
这起倒奶事件之所以引起公众愤慨,不仅因为它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而且因为它让存在已久的“氪金”问题再次闯入公众视野。
2020年2月,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就曾明确规定,网络综艺节目中不得设置“花钱买投票”环节。然而,这样的规定并没能阻止选秀换着花样让观众“氪金打投”。比如,同期热播的另一档选秀节目就选用了“撑腰”一词,诱导粉丝通过购买牛奶赞助商旗下的“小蛮腰”系列,来获取重复投票的资格。
有鉴于此,在“倒奶”事件曝光后,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严禁网络综艺节目刻意引导、鼓励网民采取购物、充会员等物质化手段为选手投票,严禁任何机构和个人以“花钱买票”“集资打投”等形式进行数据造假,干扰节目选拔。
事实上,除了选秀节目的“打投”活动之外,在资本主导的“流量明星”产业链中,还存在很多值得关注的其他“氪金”问题。比如竞拍式的购票、花样繁多的集资应援、数字专辑等虚拟商品的无限重复购买,等等,甚至还有网络平台诱导粉丝“借贷追星”。
在畸形“打投”背后延伸出的种种产业链中,攫取暴利的是平台资本、娱乐公司、明星团队以及某些与之合谋的职业粉头,而被榨取的往往是一些尚无独立经济能力,或者经济基础尚未稳固的青少年粉丝。畸形“打投”造成的负面影响,恐怕最终还将由社会兜底。因此,它们也应该受到有效的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