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用“义理说”探索古代游记散文教学
2021-05-25张宇
张宇
【摘要】“义理说”是姚鼐重要的创作主张,即创作坚持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此说可作为解读《登泰山记》的重要依据。运用“考据”,梳理文章的游踪;依据“辞章”,品味文章的语言;探寻“义理”,品读文章的主旨。这是化用“义理说”探索古代游记散文教学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义理说,《登泰山记》,游记散文,教学
姚鼐在《复秦小岘书》中说:“鼐尝谓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文章、考证,三者之分,异趣而同为不可废。……必兼收之,乃足为善。”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之论,即为“义理说”。其中义理是文章的思想观点,考证指材料真实确凿,辞章即字句章法。“义理说”是解读其散文作品的重要依据。《登泰山记》为姚鼐散文代表作,充分体现了这一创作理论。因此,学习《登泰山记》不可丢弃“义理说”。笔者化用“义理说”引导学生解读《登泰山记》,成效明显。其实古代游记散文教学,亦可运用此法进行探索。究其根本,就在于不同作家笔下的游记散文,虽因时空的变化、作家际遇的差异,在内涵与外显上有所不同,但于重现山川风物中将精神世界与自然完美融合,借以寄真情、显人格、说“义理”的趋同性特质,还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这几乎成为固定的模式被历代游记散文作家所效仿。
一、运用“考据”,梳理文章的游踪
在中国学术史上,考据学又称为考证学,滥觞于明末清初,大盛于清乾嘉时代,是汉学家所使用的主要治学方法,主张凡立一义,必广集证据,任何见解,无证不立。“考据”体现学者文人“不攘人之美”、反对抄袭的学术规范,以及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作为宋学代表的姚鼐在对“考据”本身的界定上与汉学家是基本一致的。对《登泰山记》的研究文献中,今人王达敏的《(登泰山记)研究与诠释界限》一文所述见解独树一帜,王先生认为以“内证”和“代考”二法研读《登泰山记》,姚文中均不存在“考据”。从“内证”角度看,一般研究者所提供的“考据”的证据:泰山阳、阴两边分别有汶、济二水,其向南的中谷是郦道元所谓的环水,山东有古长城,游山梯磴约七千有余等,只可当成作者对泰山及其周围地理现象的客观忠实描述,而这类描述在古代游记之作中司空见惯,不能算作“考据”;而以“代考”之法研读文本,对姚鼐行文中没有作具体考据的简洁处代为考证,本身就不是姚鼐其人其文的考证。王先生见解独到,有理有据。但在中学阅读教学中,针对高中生来说,“考据”到底应该怎样界定,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笔者以为中学阅读教学中,对《登泰山记》一文中“考据”的研习要弱化纯学术性的探究,而是运用“内证”法,通过“考据”梳理游踪脉络,训练学生搜集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
运用“考据”梳理游踪,可以设计这样的学习任务:
假如你是姚鼐,向一个从未到过泰山的京师朋友介绍如何登临泰山、观赏泰山美景?将你的想法绘制成线路图并标记主要景致赠给朋友。
学生细读文本后,可梳理出以下信息:
泰山位置图:“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来泰安的路线:“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登泰山的路线:“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山巅。”
泰山景点位置图:“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顯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在绘制线路图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文本出发,结合地理方位知识,绘制姚鼐由京城至泰安以及登山的线路图。要关注姚鼐写“游踪”的文字中所使用的动词和介词,如“乘”“历”“穿”“越”“至”“登”“(始)循”“(复)循”等词语。同时点拨学生对“古长城”“郦道元所谓”“古时登山”“古谓之”“世皆谓之”“自唐显庆以来”“远古刻”等具有考据性质的语言文字加以品味。要指导学生研读《登泰山记》中姚鼐以方志文献、地理沿革的形式叙述泰山的地理方位及其周围的水文分布,以稽考与实证相结合的形式补充说明泰山一带的景点位置及环境地貌。在明晰游踪的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对姚鼐散文“考据”的认识以及理解蕴藏其中的求实精神。
二、依据“辞章”,品味文章的语言
关于姚鼐“义理说”中“辞章”的解释,有很多。张少康先生认为,辞章即精练的文字;周中明先生认为,辞章即文采。回到姚鼐关于散文艺术要素“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之说来看,神、理、气、味近于虚,是内在的要素,较为抽象;格、律、声、色近于实,是外在的要素,比较具体。中学语文教学要从具体的文字中品味、鉴赏“辞章”的精练及文采,进而体味潜藏其中的“神、理、气、味”。
依据“辞章”,品味文章的语言,可以设计这样的学习任务:
姚鼐在向朋友介绍游泰山的路线后,又推荐朋友要游览观赏泰山的哪些景致?并为泰山特有的景致拟写名称,同时阐述你的推荐理由。
教师要带领学生在精读、细读中体悟泰山高峻、壮丽、雄浑、严寒但不失诗意的大美。不妨在品读泰山三幅壮丽的山河图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登泰山记》的“辞章”之美。
泰山夕照图。作者与友人在泰山之巅,于黄昏时分但见“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面对如此美景,作者未用偶句丽语,而以白描为主,质实为尚,语体纯洁,质朴无华。于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的美景描绘中,写出冬日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着温柔飘逸的特殊风韵,画面阔大、苍茫,境界清朗、空灵,登顶的兴奋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泰山日出图。姚鼐写第二天平明泰山观日出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所用的词语时问性较为明显,但历时较短,凸显了泰山日出的瞬息变化。待日出自“五鼓”起,“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日,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其中,“稍”意为“逐渐”,“云一线异色”之“异色”意为“出现不同的颜色”,“须臾”意为“片刻”,“成五采”之“成”意为“变成”,“日上”之“上”意为“升起”,加之以正赤如丹的红日、有红光动摇承之的东海来烘托,眼前的阔大壮美之景深深地震撼作者,白雪映日、光辉腾烁,于绚丽之中充盈浩然之气。
泰山冬日松石图。在描绘泰山冬日特有景致的时候,作者遣词造句精练瘦硬,格调客观冷峭。冬日泰山之巅,石——多且苍黑色平方、少圜,树——松多、杂树少且生于石罅、皆平顶,雪——多、无瀑水且深与人膝相齐。语言少有修饰词、句式短,各自承载独立意义,其中“多、少、圜”属于单音节多义或兼义,全段无一虚词、无一组骈俪之语,35字分为12短句,在不造成歧义的情况下将句子浓缩为词组来表达,且音调铿锵,运笔凝练至极。
至于“辞章”的简洁质朴、不加藻饰,同样可以在首日登山、次日观日出、游古迹的叙述语言中加以体会,这里不加赘述。
三、探寻“义理”,品读文章的主旨
姚鼐所谓“义理”,特指由宋代程朱派学者阐发的儒家哲理,尤其是伦理道德理想。蒋逸雪说:“姚氏所谓义理,就是方氏所讲的程朱之学。”王凯符、漆绪邦说:姚鼐的义理意谓“儒家所讲的道理,实际就是程朱理学所论之理”。依此,学界考证《登泰山记》中无义理久成定论。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登泰山记》有没有正面且自觉地表现姚鼐所指的义理不是问题关键,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探究语言背后隐藏的信息,探究作者藏而不露的性情”,借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因此,在完成游踪梳理、语言感知之后,要依据姚鼐“考据、辞章、义理”三者统一的理论,以知人论世、咬文嚼字、意象揣摩等形式完成《登泰山记》“义理”的探寻、文章主旨的品读。
知人论世谈“义理”。文字是有故事的,有故事的文字后面藏着“有故事的人”。了解“人的故事”将有助于理解“有故事的文字”。知人论世是文本解读不能丢弃的有效助手,是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教师在带领学生透过“考据”“游踪”参悟“义理”的过程中,可以植入这样的文章写作背景:
乾隆三十九年年末,43岁的姚鼐辞去《四库全书》纂修官一职。至于辞官的原因,大致有四种说法:一是因身体不适;二是因与同样从事《四库全书》编纂工作的纪晓岚、戴震不和;三是因“汉宋之争”中作为宋学代表的他只身在汉学营里备感孤独;四是因“和坤秉政,自张威福”厌恶官场(见其七十三岁作《南园诗存序》)。总之,姚鼐鉴于学界、文坛堪忧的现状及对官场的不适,结束自己“达则兼济天下”的生命路径,回归乡里投身讲学,专心致志于宣扬古文理论,弘扬程朱理学,培养文学人才。而登山之日是这一年的最后一天。
写作背景的植入,既是在引导学生思考姚鼐为何选择于人生转折的时间节点上,不远千里,顶风冒雪,登临泰山,也是启发学生在仔细赏析、参悟看似客观叙述、描写的文章背后潜藏着作者独特的“心志”与“义理”。姚鼐是以退为进,是以“独善其身”来“兼济天下”,是在人生困厄之际去寻找生命的突破口,是其开启别样人生的登高明誓和祈告苍天。
咬文嚼字品“义理”。文字本身潜藏的“义理”可以在辞章的品鉴中加以渗透。“走马看花不如驻马看花,驻马看花不如下马看花。”“下马看花”即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停下来,深入文本内部,认真品读、体悟与鉴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者与友人登顶泰山前的语句,进行“义理”品味。“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即道路云雾弥漫、台阶冰滑难登,可知登临的过程是艰难的。“及既上”,即等到登顶之后,泰山给作者以“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回馈,那种历经艰难考验后的豁然开朗、愉悦畅快之情,于内中蓬勃而出。联系作者自断兼济天下的仕途之路背景,可以想见他心中块垒很难在短时间内消解。经过长途跋涉,又有挚友陪伴共登“五岳之首”,见雄浑壮美之景,极可能此前的压抑、愤懑之情荡然无存,随之而来的是“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有理想信念的强者在人生失意之时,在未开启自己新的人生征途之时,要有寻找自己进而证明自己的执著和坚强。姚鼐征服泰山,一骋凌云壮志,似乎也带有这样的意思。
而在品鉴“泰山日出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读“观日出”壮美之景的同时,不忘揣摩“待日出”语言的深刻意蕴。姚鼐与友人自“五鼓”即凌晨五时左右等待日出,冬日凌晨五时左右,泰山之巅,严寒之至,而作者与子颍端坐日观亭待日出,仅以“大风扬积雪击面”将寒冷之意一笔带过,用语简洁而内蕴深藏不露。随后,再用“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渲染,冬日冷、五鼓冷、高处冷、大风冷、雪击面冷,作者只字不提。随后又有闊大壮美之景馈赠姚鼐,此时作者的内心是火热的,如朝阳一样磅礴,对未来充满期待和信心,坚定了自己新的人生选择。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意思是为名利极力攀登者看到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人在壮阔的自然景色面前会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渺小,同样也会重新审视人生于天地间的价值。姚鼐在人生选择的艰难时刻,置身于泰山之巅,对一切意气之争与个人功名得失都看淡、看透了。可以说至此,姚鼐完成了自身人格的锤炼和萃取,达到了彻悟人生的目的。
物象品鉴探“义理”。与诗歌中的意象一样,散文中的物象同样是作者因个人喜好、写作背景而选择的,其中同样有着作者的“主观之意”。《登泰山记》中的物象是丰富的,有蕴藏文化精神的泰山,有纯洁无瑕的白雪,有山巅劲松,有苍黑色的方石。石之“方与圆”可进行信念持守的人格解读,也许是作者以我观物,才有山石入眼走心行文。“松”之坚韧,又用“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渲染,用“至日观数里内无树”对比,足见作者写“松”也有寓意。而泰山之博大、高远,雪之苍茫、皓白,写实之中未必不是作者独特心智义理的表达媒介。教学中可择其一二揣摩品读。
“义理说”是姚鼐的散文创造主张,是学习《登泰山记》的有效支架。将考据、辞章、义理三者统一融通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用其解读张岱《湖心亭看雪》、苏轼《石钟山记》、柳宗元《永州八记》等古代游记散文,只是在解读侧重点以及文本核心教学价值的挖掘上会有所不同。当然,“义理说”作为古代散文创作的重要文学主张,将其作为学科知识点组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以及用其解读今人游记散文,也不乏其启发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