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1-05-25叶岸芳
叶岸芳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如果在语文学习中没有很好的写作能力,那么对学生来说是存在缺陷的。拥有较强的写作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语言、书面表达的整合,提高文学素养。但在当前,普遍学生对于写作常出现下笔难、作文素材凌乱,难于组织成文的问题。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传统化的作文教学模式的不足日益凸显,而思维导图作為一种新形式进入到作文课堂当中,对学生们的写作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作文教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思维导图是由东尼·博赞创立的,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具有简单、快捷、有效的特点,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在人类记忆、思考、学习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利于人脑的思维发展。当前,思维导图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应用。思维导图的运用在各科教学中也皆有体现,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教师要将其应用到作文教学中,探索新的奥秘。笔者将从四个方面探究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应用思维导图。
一、强化思维导图教学目标,培养写作意识
在写作前,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表达,通过开口说,初步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笔者有这样的体验:一个学生讲话的时候,语言很丰富、很具体,但一提笔,说的跟写的就是两回事了。问题在哪里?文通则理通,理通则文通。说的通顺,写出来的就流畅;写的流畅,读出来就顺。文章是口语的书面化。作者写文章给别人看,就等于说话给别人听。《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作文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此外也还强调作文要真诚,说自己想说的话,‘我口说我心。”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思维导图进行口语作文,即一人说,一人听。要求口述作文的学生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叙述的同时,鼓励他们适当地加入一些修辞手法和精彩句子或名言妙语、谣谚典故等,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习作。而另一名学生则在认真听的过程中,要发现同桌的不足并提出修正意见。
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达语言数据库,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不会苦于语言贫乏,而无法把事物写生动;又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和兴趣,让学生成为整个课堂的主体,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由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性,即使面对同一个文章主题,不同的学生由于认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对写作的处理也不相同。教师要把握这一特点,因材施教,了解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采取“一对一”的形式进行教学。当学生对教师教学习作不抵触时,引导学生学习思维导图,强化思维导图教学目标。小学生学习处于一种情感启蒙阶段,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事物有独特的看法,但难于在文章中用文字进行表达。
教师应该寻找机会,用思维导图扣住情感。以学生日常生活琐事为例,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鼓励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并能够养成一种习惯。如,可以进行小练笔的训练,规定“体育课”的主题,帮助学生观察在课上其他同学的活动,以“体育课”为中心点,各种活动为分支,完成思维导图,最后转化为文字。又或者进行这一方式,选择一个学生自己喜爱的读物入手,肯定他在完成阅读后,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讲解。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其阅读兴趣,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将学生的情感元素作为思维导图的出发点,有利于探讨出行之有效的写作策略。
二、利用思维结构,理清写作思路
写作就像盖房子。学生应该对写作主题有一个整体的想法,知道自己想写什么、打算如何写,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所谓的写作教学思路,即是通过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把握,包括对写作研究对象、写作艺术手法、谋篇布局的考量和选择。思维导图作为辅助工具,具有清晰的特点。它可对事物进行分类,并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作为一名指导员,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思维导图,了解不同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采取适合自己能力的方法,围绕主题、画出想法。
教师要充分合理运用课文,体现思维导图的优越性,将其优点迁移至学生的写作教学中。例如,在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中,用思维导图呈现课文内容,以“荷花”分中心点,向外扩散分别写了荷花的形状、盛开的姿态以及观赏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最后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师讲解完本课后,即可以在第一单元《我的植物朋友》习作中,辅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理清写作思路。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一种植物,以此绘制思路导图,将植物的名称、姿态、颜色、气味和其它作用特点填充完整。通过这样的思维导图训练,学生在写作前对自己的写作有了更深的把握。
三、基于思维导图,扩展写作内容
在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运用有了一定把握认识时,教师要进一步指导学生完成写作。建立框架之后,要着手修剪内涵。现在小学生的写作多为记叙文,记叙文又可以分为记事、记人、记物以及写景等多种记叙文体。面对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写作对象时,所采用的写作结构也不同。比如,在写人的记叙文中,一般写人也离不开事情,围绕其某一个具体的性格特征来展开叙述。在写记事类记叙文时,一般会以事件发生为线索,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一一罗列清晰。因此,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写作时,对文章的结构有更深的理解,应该要抓住好思维导图这一方式的优越性,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同样,在《我的植物朋友》的作文中,学生已经绘制出思维导图后,教师要指引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分点进行描写,这样能更好地做到语言优美,用词恰当,详略得当。
四、利用思维导图,修改美文
俗话说:“好的文章是在不断地修改中完成的。”一篇好的文章不可能一笔促成,即使再好的文笔思路,总也会存在一些瑕疵。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养成自己修改文章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罗列出自己文章的问题,通读全文,针对问题,不断修改。在此基础上,还要将前面的思维导图的写作思路相结合,将两者统一运用于创造。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可以养成善于写作的习惯,还可以将此自查平时的学习是否存在问题。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着重借助思维导图授予学生一定的评改方法,如,诵读法、推敲法,边读边思,进行增、删、换、改,并提出恰当的点评,如“最欣赏的地方……有待改进的地方……”经过不断地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评自改能力,使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眼光去看待每一次的习作,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习作是否做到“言之有神”,进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写真话、抒真情、做真人”的热情和习惯。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时期,当前的教学制度对小学作文教学有了更深的要求,小学语文习作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一直以来受限于传统教学。教师要勇于创新,积极学习新事物,将其积极地运用于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教学理念能够打破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领者,要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框架,将写作灵感转化为形象化的思维导图,扩展写作内容,才能从写作过程中体现“思维导图”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在小学这一关键时期,积极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训练,才能在教学时代的发展变化中,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柯珂.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4):243.
[2]冯霞.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