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检验方法对肺结核患者痰液结核分枝杆菌的检验价值研究

2021-05-25白丹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1年1期
关键词:涂片结核灵敏度

白丹

(阜新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 辽宁阜新 123000)

1 前言

肺结核是一种易传染、病情较为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以低热、咳嗽、咳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早期阶段临床症状不典型, 临床诊断具有较大的难度。肺结核引发因素与结合分歧杆菌相关,因此临床上将结核分枝杆菌的检验作为肺结核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1]。 结核分歧杆菌临床诊断中主要采用的是痰涂片与快速培养法,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荧光PCR 技术也被应用到结核分歧杆菌检验中,为了探明不同检验方法对肺结核患者痰液结核分枝杆菌的检验价值,本次研究纳入2019 年8 月~2020 年8月进行痰液结核分枝杆菌检验的200 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了3 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 具体报告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 2019 年 8 月~2020 年 8 月进行痰液结核分枝杆菌检验的200 例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确诊肺结核,接受胸部X 线片,检查可见肺内结核病灶,痰涂片抗酸染色显示为阳性。 男性患者114 例,女性患者86 例,年龄最小为20 岁,最高为 69 岁,年龄平均为(45.62±8.33)岁,所有患者都知情同意,配合检查和研究。

2.2 方法

采集所有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痰液结核分枝杆菌检验,分别采用痰涂片、快速培养法、荧光定量PCR 法测定。

痰涂片法:将痰液标本涂抹于载玻片,自然烘干后采用抗酸染色,然后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快速培养法:痰液标本用离心机1 000 r/min 离心,5 min 后,取沉淀后的痰液离心洗涤,使用吸管吸取0.5 ml 痰液标本, 置于培养管接种并培养, 每隔1h,使用荧光强度记忆探测器探测培养管中荧光强度,观察和记录培养情况。 若42 d 内未检出,则判定结果为阴性。

荧光定量PCR 法: 痰液标本中加入1%胰蛋白酶,混匀后取0.5 ml 标本进行离心处理,10 000 r/min,5 min, 然后将1 ml 生理盐水沉淀进行离心洗涤,离心洗涤 2 次, 痰液沉淀样本量为 50 μl, 与试剂盒DNA 混合并煮沸,让菌体静置裂解6 h,然后进行离心,模板上选择上清液,2 μl 样本量,进行PCR 扩增。按照试剂盒反应条件设置参数, 进行DNA 分离扩增,具体为:93℃预变性 2 min;93℃ 45 s、55℃ 120 s 10 个循环连续扩增;93℃ 45 s、55℃ 120 s 30 个循环连续扩增,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结果判断,若拷贝数>50,判定为阳性,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

2.3 观察指标

统计和比较3 种不同检验方法的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以快速培养法的结果为标准,比较痰涂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的检测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2]。

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进行数据统计和比较, 不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等计数资料采用率用(%)表示,并采用 χ2检验。 若 P<0.05 则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3 种检验方法对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的比较

痰涂片法、快速培养法与荧光定量PCR 法检验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0%、52.0%和56.0%,快速培养法、荧光定量PCR 法分别与痰涂片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

3.2 分析肺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检验结果

以快速培养法为标准, 分析肺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检验结果显示, 痰涂片法准确度为77.0%(154/200),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 60.6%(63/104)、94.8%(91/96); 荧光定量 PCR 法准确度为 94.0%(188/200),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 98.1%(102/104)、89.6%(86/96);可见荧光定量PCR 法准确度与灵敏度均显著高于痰涂片法 (χ2=23.3112,44.5903,P<0.05)。 具体见表2。

表2 3 种检验方法的结核分枝杆菌检验结果

4 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比较常见且治疗难度大的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强。 主要是因结核分枝杆菌入侵导致的肺部结核性病变,患者发病后,其免疫机制发生功能障碍,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呼吸道感染几率显著增高,甚至引起呼吸衰竭等现象,严重可危及生命[3]。 因此,临床上针对肺结核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肺结核患者在疾病早期并无显著的症状,因此诊断存在困难。常用的诊断方式也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情况。

由于肺结核的发生主要是因结核分枝杆菌入侵造成的,因此,临床上多采用痰涂片、痰培养等方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来辅助诊断肺结核。 痰涂片方法操作简单, 只需要采用抗酸染色便能够进行观察统计,但是该方法的灵敏度较低[4]。 痰培养方法则主要是培养痰液标本的菌株,然后根据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情况作出判断, 但仍然存在着误诊的情况[5]。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是近年来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一种新手段,通过运用PCR 反应技术与荧光定量技术,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基因检测进行判定,具有精确度、灵敏度高等优势。 并且荧光定量PCR 法在检测期间仅仅是在单管中进行, 并不需要将管盖打开,因此可以有效地规避交叉感染[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痰涂片法、快速培养法与荧光定量PCR 法检验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0%、52.0%和56.0%,快速培养法、荧光定量PCR 法阳性检出率显著更高; 以快速培养法为标准, 痰涂片法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7.0%、60.6%、94.8%;荧光定量PCR 法准确度、 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4.0%,98.1%、89.6%;可见荧光定量PCR 法准确度与灵敏度均显著高于痰涂片法。

综上所述,痰涂片、快速培养法、荧光定量PCR反应法3 种检验方法用于肺结核患者痰液结核分枝杆菌检验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并且荧光定量PCR法用于肺结核患者痰液结核分枝杆菌检验的准确性显著更优。

猜你喜欢

涂片结核灵敏度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一度浪漫的结核
地下水非稳定流的灵敏度分析
低温高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查分枝杆菌与直接涂片法查分枝杆菌的比较研究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