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一阵+VP”构式的主观性研究*
2021-05-25陈新义
陈新义
(沈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一、引 言
现代汉语中,动量结构的常规语序是在动词后面,但通过语料分析发现,动量结构“一阵”还可以出现在谓语前。例如:
(1)当我的目光再次落到“我是遵守纪律不告诉你的”这行字上的时候,我心里一阵酸楚。(《报刊精选》1994年)
(2)(美英向舱外看去,哇,机翼上有结冰!)她一阵紧张,她遇到了没有除冰装置运输机最最忌讳的空中结冰!(《人民日报》1995年)
(3)他们接下来好一阵忙碌,又翻资料,又找标本,构图,设计,制作,特别是广告最显眼的地方,巧妙地将本报幻化成其中一蝶,画龙点睛,让人们在美的感受中清楚地感觉到这幅广告传递的信息。(《报刊精选》1994年)
(4)双方一阵厮杀,建州卫的兵马,反被杀得落花流水,大败而回。(李文澄《努尔哈赤》)
这四个例句有两个特殊之处:一是表示固定的结构义,例(1)的两个分句表示“原因+结果”的结构义,例(2)两个分句表示“结果+原因”的结构义,例(3)表示“概括动作+具体动作”的结构义,例(4)表示“动作+结果”的结构义。二是当句子主语是第一人称时,句中没有评论性词语,如例(1);当句子的主语是第三人称时,句中都有评论性词语,如例(2)中的“无疑”“最珍贵”,例(3)中的“巧妙”“画龙点睛”,例(4)中的“落花流水”“大败”。
“一阵+VP”有固定的格式义,因此是一类构式。根据对语料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一阵+VP”的构式义是“与原因或结果有关的、高强度密集性动作”①“一阵+VP”构式本文指的是“一阵+VP”作谓语的句子。。关于“动量结构+VP”,李晓蓉等都提出该结构表示主观量,②参见李晓蓉《浅议动量短语的前置现象》,《汉语学习》,1995年第2期,第37-40页;李青《主观性与主观性词汇表达手段研究》,《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年第10期,第65-69页;高亚楠、吴长安《“数量+动”与“动+数量”构式的不对称性解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第259-263页。但都没有对“动量结构+VP”的主观量进行深入的分析。学界也没有对“一阵+VP”的主观性进行专门的研究。
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拟分析以下问题:“一阵+VP”构式主观性的确定;“一阵+VP”构式主观性的表现形式;影响“一阵+VP”构式主观性因素。
二、“一阵+VP”构式主观性的确定
(一)理论依据
语言的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1]。人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两个方面。张伯江指出:“主观与客观,就是这样的一种‘对待关系’,客观是‘体’,主观是‘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在中国文化里正好就体现了一贯的‘用体包含’关系。”[2]汉语的话语也体现了“用体包含”关系,即主观性包含客观性。无论哪种语序,都有主观性。“语序的变化引起主观性程度的变化”,“偏离无标记语序的语序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加深主观量表达的程度。”[3]136-137
现代汉语中,动量结构的常规语序是在动词后面,即“VP+动量”,如“跑一次”“跑一阵”。动量结构在动词后面表示客观动量,“次”作为基本动量词,客观性强。“阵”作为情态量词,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只不过动词后的“阵”主观性弱,客观性强,表现在动词后的动量词“阵”除了与“一”搭配外,还可以跟其他数词搭配,这说明动量词“阵”在动词后表示“客观范畴”。①参见陈禹《现代汉语客观性范畴》,《汉语学习》,2019年第3期,第38-46页。“阵”在动词前时,只能与“一”搭配,与动词后“阵”的用法形成对立。唐玉环、储泽祥认为“汉语中一些语法形式上的对立很多都是由于主观性表达的需要”[4]。“一阵”在语序上的对立也是表达主观性的需要。
(二)语料依据
我们统计了老舍和王朔小说中所有符合本文条件的“一阵+VP”构式。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VP词语相同的只取一个):
表1“一阵+VP”中VP主观性统计
由表1可知,老舍和王朔作品的“一阵+VP”结构中,VP 本身是主观性词语的数量占绝对优势。除此之外,我们还对北京大学语料库中所有符合条件的包含“一阵+VP”的句子作了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VP结构相同的只取一个):
表2“一阵+VP”构式主观性统计
由表2可知,“一阵+VP”构式具有主观性的数量占71.43%,远大于没有主观性成分的句子。因此,由以上分析可以推知,“一阵+VP”构式具有明显的主观性。
陈禹认为,现代汉语研究主观性范畴的范式有三种:反证推理、增删操作、对比辨析。②参见陈禹《现代汉语客观性范畴》,《汉语学习》,2019年第3期,第38-46页。这三条都属于外部判断。另外,通过词语本身的分析可以确定主观性。这称之为内部判断。“一阵+VP”的主观性可以从视角、认识和情感三个方面来分析。
三、“一阵+VP”构式的主观性表现形式
(一)“一阵+VP”构式的视角
沈家煊指出:“说话人对客观事件和状态的观察角度或是加以叙说的出发点叫做‘视角’。”[5]在观察某个建筑物时,一般采取空间的视角;在观察一个事件时,一般采用时间的视角;在观察新进的一批货物时,要采用主观量的视角。但不是绝对的,在观察一个事件时,除了时间视角外,还可以采用空间视角或主观量的视角,这并不违反认知规律。同一个事件,从不同的空间观察,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同一个事件,可以认为持续的时间很长,也可以认为持续的时间很短。
“一阵+VP”结构的视角跟“一阵”有关,跟“VP”有关。跟“一阵”有关的视角是主观量视角,跟“VP”有关的视角是时间视角。
1.主观量视角
动量词“阵”只表示动作“持续”义③参见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668页;乔会《清代笔记小说量词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8年,第211页。,或表示动作“持续”“密集”义④参见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59页;张莹《现代汉语动词计量方式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第127页;骆永萍《现代汉语动量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第18-19页。。“持续”“密集”义都跟主观大量有关,所以“一阵”表示主观大量。客观上,事件持续的时间是有限的,但说话人认为,在这类事件中,动作的强度大、密度高、持续时间长。例如:
(5)a.文涛心里一阵欢喜,虽然那时票价才8分钱,可就是8分钱也是母亲的血汗钱啊。(《报刊精选》1994年)
b.文涛心里欢喜了一阵,虽然那时票价才8分钱,可就是8分钱也是母亲的血汗钱啊。
c.文涛心里一阵无比的欢喜,虽然那时票价才8分钱,可就是8分钱也是母亲的血汗钱啊。
d.*文涛心里一阵轻微的欢喜,虽然那时票价才8分钱,可就是8分钱也是母亲的血汗钱啊。
e.*文涛心里稍微一阵欢喜,虽然那时票价才8分钱,可就是8分钱也是母亲的血汗钱啊。
例(5)a 句中“一阵”表示主观大量,后面的转折复句表示高量度义,前后一致,句子成立;b句中“一阵”表示客观小量,与后面的复句语义上矛盾;c 句在“一阵”和“欢喜”之间加上表示大量义的词语“无比”,句子仍然成立;d 句在“一阵”后面加上表示小量义的“轻微”,句子不成立;e 句在“一阵”前加上表示小量义的“稍微”,句子同样不成立。
有时可以在“一阵”和VP 之间或者在“一阵”前插入某些大量义词语强调主观大量。例如:
(6)1966年3月,猎人阿鲁瓦尔等人进黑竹沟打猎,突然猎狗一阵狂吠,瓦尔追上去,见是一位奄奄一息的解放军班长,他们将玉米煮成汤喂他,又将其背出沟。(《报刊精选》1994年)
(7)牌刚发到手中,飞机一阵激烈颠簸,接着猛地一沉。(陈廷一《宋氏家族全传》)
(8)小秋当桌子歪倒的时候,抢着伸过手去,算是把桌子抓住了,不曾倒下。然而桌上那些活动的东西,却因此全落在地上,哗啷啷一阵响。(张恨水《北雁南飞》)
(9)有的还配发了评论、述评等,夹叙夹议,介绍背景,渲染事态,好一阵忙乱。(《报刊精选》1994年)
例(6)的“狂”、例(7)的“激烈”、例(8)的“哗啷啷”、例(9)的“好”都表示主观大量。
比较复杂的形式是在“一阵”前后同时出现强调主观量的词语,前后的两个词语语义功能不同,各从不同角度凸显主观大量。例如:
(10)夫人在下面等到该下车的都下完了,也没见到“老头”的踪影,知道他还坐在车上,便高一声低一声地一阵紧喊,姚老这才如梦初醒。(《报刊精选》1994年)
(11)中山先生拿过餐刀,在盘子上“当、当、当”一阵猛敲。餐厅经理闻声跑过来,问贵客有什么吩咐。(《人民日报》2000年)
例(10)中“高一声低一声”表示声音的强度,“紧”表示“喊”的连续性。例(11)中“当、当、当”表示声音的强度很大,“猛”表示“敲”的密集与用力。
2.时间视角
“一阵+VP”表示的动作在时间上常常具有突发性,在说话人看来,突发性的动作往往和后面的动作有必然的联系,或者与前面的事件或动作有必然的联系。为强调突发性,说话人一般要加上一个表示突发性的词语。例如:
(12)辜幸文突然一阵仰天大笑,笑得几乎流下泪来。(张平《十面埋伏》)
(13)他本想对皇后谈一谈必须向戚畹借助的不得已苦衷,叫皇后密谕她的父亲拿出几万银子作个倡导,不料他一阵暴怒,将皇后推到地上,要说的话反而一句也没有说出。(姚雪垠《李自成》第2卷)
(14)只见一名男子手舞一把血淋淋的水果刀,在人丛中左突右冲,地上已有一人躺在血泊中,人群顿时一阵骚动。(《报刊精选》1994年)
例(12)中,“突然”是时间标记,说话人认为“一阵仰天大笑”与“笑得几乎流下泪来”有时间先后的因果关系。例(13)中,“不料”是时间标记,说话人认为“一阵暴怒”与后面的事件之间有时间先后的因果关系。例(14)中,“顿时”是时间标记,说话人认为“一阵骚动”与前面的事件之间有时间上的先后因果关系。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一阵+VP”表示主观大量。说话人从主观大量的角度认为,动作的持续时间、强度、带来的结果都可能超出了预期量值,因此用有标记的语序手段来表达他所判断的大量。当在“一阵”前面加上表示时间的成分时,说话人是要凸显动作发生得出乎意料、很突然、不可控。这两个视角虽然连续出现,但从与动作的关系来看,仍有主次之分,主观大量成分靠近动词,是主要视角;时间成分离动词远,属于次要视角。
(二)“一阵+VP”构式的认识
1.理论依据
语言上主观性的认识指“说话人主体对客体(包括行为或事件)的背景认知,强调的是主体感受到的客体特点”[6]。从语言角度看,对行为或事件的特点的认识与句式的选择有关,如表达“施事者有意识地把受事转移给接受者”这个事件,选择双及物句式;①参见张伯江《现代汉语的双及物构式》,载《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5-46页。表达“出乎意料”的动作或事件选择“把”字句②参见沈家煊《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中国语文》,2002年第5期,第387-399页。。说话人观察到某个行为或事件具有某种特点,就自然而然地选择某一结构来表达,反过来,每种句式都表示特定的意义,这就实现了主观性认识与句法结构的对接。
2.表达高强度的动作或声音可以选用“一阵+VP”构式
在特定场合,施事发出高强度的动作,并造成了高凸显性的结果。说话人认为这类事件可以选择“一阵+VP”构式来表达。例如:
(15)有个大臣冲上去揪住马顺,大伙赶上来,一阵拳打脚踢,就把马顺揍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
(16)去年秋末,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会计噼噼啪啪一阵计算,全村的收入出来了:人均比上年下降20元。(《报刊精选》1994年)
例(15)中,“拳打脚踢”本是高强度动作,再用“一阵”修饰,表示动作的集中、猛烈,高凸显性结果是“把马顺揍死了”。例(16)中,“一阵计算”表示高强度动作,前面再用“噼噼啪啪”来修饰,进一步强调动作的快速、连续、集中,高凸显性结果是“人均比上年下降20 元”。这种高强度动作在特定场合下可能给他人造成强烈的心理影响,这种影响在说话人看来可能程度很高,效果很明显。因此,说话人用“一阵+VP”构式来表达这类事件。例如:
(17)谢军在走第9步时,拿出了这个炮弹,令娜娜·约谢利阿妮好一阵思考。(《人民日报》1993年)
(18)看到苗家的姑娘们用大花轿抬进抬出,加上那送亲迎亲的热闹场面,二爷激动得老泪满面,心里一阵念叨:幸亏我这条老命还长,不然,我苗家这古老遗风要失传呢。(《人民日报》1998年)
声音也有强度大小之分。当某种意外原因造成强度很大的声响时,可以用“一阵+VP”结构来表达。例如:
(19)韩妈道:“你不信,我打开来你看。”说着,便连忙透开一个纸包。一把没有捏住,纸漏了一个大窟窿,哗啦啦一声,撒了满桌子的洋钱。还有十几块钱,叮叮当当一阵响,滚到地下去。(张恨水《金粉世家》)
洋钱滚到地下,发出一阵声音,客观上声音也许很大,也许不大,但说话人认为声音很大、响动的时间很长,也表示滚到地上的洋钱很多。
3.表达因果关系可以选用“一阵+VP”构式
“一阵+VP”构式大都表达一种因果关系,或是表达跟因果关系有关的事件。因果关系中,当由于自身的原因导致自身的某种结果时,一般用“因为……所以”结构表示。如果由于一方的原因,致使另一方处于某种结果状态时,就可以选择“一阵+VP”类结构来表达。例如:
(20)渔船慢慢靠过去,我壮着胆子跳到狭长的网板上,重心不稳,一阵摇晃。(《人民日报》1998年)
(21)艾伦沉吟了一会儿,空气里一阵沉默。(《人民日报》1998年)
有些情况下,某种客观原因让当事人感到出乎意料,造成当事人的某种结果状态。这种情况说话人也可以选择用“一阵+VP”结构来表达。例如:
(22)杨清民看了材料,脑子一阵空白。他真没想到是市委曹副书记的儿子干的这事。(《作家文摘》1997年)
出乎意料的事件还可能是突发的,会给当事人或他人造成不利影响或危险状态,这类事件可以选择“一阵+VP”类结构来表达。例如:
(23)走进咖啡馆时,我突然一阵头晕,抬脚上台阶时,脚下竟绊了一下。(玛丽卡·乌夫基尔《女囚》)
(24)空中一阵呼啸,一连三颗炮弹掠过堑壕,在后边一百多米处炸了。(邓友梅《邓友梅选集》)
例(23)中,说话人“我”客观上突然“头晕”,主观上认为“头晕”的程度很强烈、持续时间长,并且出乎意料,给我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就选择“一阵+VP”构式来表达。例(24)中,客观上炮弹飞过去并爆炸的情况很突然、很危险,主观上说话人也认为这种情况非常出乎意料、危险,就选择了“一阵+VP”构式来表达。
(三)“一阵+VP”构式的情感
1.理论依据
说话人的“情感”,动态地讲,就是“移情”。“移情”就是“说话人将自己认同于……他用句子所描写的事件或状态中的一个参与者”[7]。事件的参与者投射到句子结构中一般指施事和受事。说话人在说一句话时,常常要流露出对句子的施事或受事的情感,或肯定,或否定,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①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068页。。这些情感的表达可以是有标记的,如“韵律变化、语气词、词缀、代词、副词、时体标记、情态动词、词序、重复等多种手段都可以表达说话人的情感”[3]136-137。也可以是无标记的,即句子只是客观地陈述事件,说话人的情感隐含在语篇之中。
2.VP本身表达特定情感
“一阵+VP”构式表达情感的手段多样,可以通过VP本身,即说话人通过选择不同的谓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
(25)当我得到汤佩松教授接受采访的消息时,心里顿时一阵激动。(《报刊精选》1994年)
(26)我走进这间屋子,一看椅子空空荡荡的,壁炉也没生火,心里就一阵发冷。(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27)黄飞云仰面朝天跌下戏台,台下一阵惊呼。(莫言《四十一炮》)
这类句子由两部分构成,前部分表示意外的原因,后部分表示说话人的情感。例(25)“一阵激动”表示说话人“我”由于很意外的消息而感到很高兴,例(26)中说话人“我”看到冷清的环境而感到凄凉,例(27)由于发生意外,人们感到惊恐、担心。这些句子中“一阵+动词”直接结尾,而有些句子中,表达情感的动词后面还要对表达的情感进行补充说明。例如:
(28)望着老人气喘吁吁的样子,我的心不由一阵辛酸;我知道我没有理由不接受这带有老人体温的4分钱。(《人民日报》1993年)
(29)这天晚上11 点多钟了,彩金大汗淋漓地从乡里回来,他特地跑到我家,告诉我,已帮你补订好了110克夏蚕种。望着他满面风尘的脸庞,我的心一阵火热,多好的书记啊! (《报刊精选》1994年)
(30)在黄家吃头一顿饭时,黑娃就看见了黄老五舔碗的动作,一阵恶心,差点把吃下的饭吐出来。(陈忠实《白鹿原》)
例(28)“一阵辛酸”后面的分句解释“辛酸”的原因,例(29)“一阵火热”后面的部分是“我”对书记的直接赞叹,例(30)“一阵恶心”后面的部分补充说明“恶心”的结果。
3.用修饰词表示特定情感
有些单音节动作动词没有感情色彩,但前面加上具有感情色彩义的单音节成分时,就构成一个显性表达说话人情感的动词语。例如:
(31)海森堡飞也似地跑回研究所,埋头一阵苦算,最后他得出了一个公式:……(曹天元《量子物理史话》)
(32)魔王以为王子已经中计,一阵狞笑,霎时间天昏地暗,奥杰塔绝望地从窗外天空飞过,王子方知受骗,不顾一切与魔王展开了殊死的搏斗。(《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例(31)中,“苦算”客观上描述了海森堡认真研究的状态,主观上表达了说话人对他的研究精神的赞赏。例(32)中“狞笑”客观上描写了魔王阴险狰狞的笑脸,主观上表达了说话人对魔王的憎恶。这些动词都是下位动词。下位动词都是主观性很强的动词,如“大笑、讥笑、冷笑、欢笑、媚笑、嬉笑、耻笑、苦笑、奸笑”等。
4.用特殊句式表达特定情感
基本动词一般是中性词,和“一阵”组合成“一阵VP”时没有明显的情感义,但在言语中可以在该结构后面加上一个或几个分句,这些分句客观上往往表示动作的结果,主观上表达了说话人对当事者的情感。例如:
(33)3日上午,死者娘家几百号人赶来这青年家,一阵打、砸、砍、烧,青年家的4间平房和他父母的3间瓦房被毁,一亩多正成熟的桃树被砍,肥猪及家禽被杀吃,粮食衣服被烧掉,一场闹丧惨剧目不忍睹。(《人民日报》1993年)
例(33)中,“打、砸、砍、烧”是基本动词,后面连续用了四个“被”字句,这四个“被”字句客观上描述了“青年家”遭毁害的情况,主观上表达了说话人对“青年家”受害的同情,同时表达了对施事者的愤恨之情。
5.用连续动作表示特定情感
以上分析的都是有标记的情感表达。在“一阵+VP”结构中,说话人有时只是客观地描述事件,不作主观性的评价,也没有主观性的词语。我们知道,任何句子都具有主观性,有主观性就有说话人的情感表达。在客观的描述中,说话人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情感通过对事件的详细描述表达出来。本文把这种情感表达方式称为隐性情感表达,简称隐性表达。通过语料分析发现,隐性表达的情感都是值得肯定的、正向的。例如:
(34)熊熊的烈火还在燃烧,闻讯赶来的金坛市交通局干部秦峰用拎来的泡沫灭火器对着烈火一阵喷射,终于把火扑灭。(《人民日报》1995年)
(35)为首一员大将,乃是建州努尔哈赤麾下的扈尔汉,他提枪在手,一阵冲杀,挑死十几个察哈尔部士兵,强行冲进包围圈。(李文澄《努尔哈赤》)
例(34)以动词“喷射”为中心,先后用“闻讯赶来”“拎来”“扑灭”几个动词性成分,客观上描述了秦峰主动救火的过程,主观上说话人赞扬了秦峰积极勇敢的奉献精神。例(35)以动词“冲杀”为中心,先后用“提枪在手”“挑死”“强行冲进”几个动词性成分,客观上描述了扈尔汉冲杀的过程,主观上表达了说话人对扈尔汉勇猛无畏精神的赞叹。
6.通过上下文表达特定情感
有些情况比较复杂,说话人需要通过语篇对客观情况进行描写,进而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
(36)长时间的过度疲劳,邸再印得了心脏病,几次发作。有一次,在抢一批合同任务时,他正在存油坑轧机机台上,忽然一阵眩晕,他失去了自控能力,瘫软在轧机旁。当工人们把他扶起,他稳了稳神又干起来。10 年来,衬套厂靠质优价廉在全国同类产品中站稳了脚跟。不仅开辟了国内市场40 多家,产品还销往香港、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国外市场。(《报刊精选》1994年)
例(36)客观上描述了邸再印带病坚持工作的过程,以及衬套厂发展的总体情况,主观上说话人对邸再印的忘我工作精神持肯定赞赏态度,同时也赞扬了许多像邸再印这样忘我工作的工人,正是由于这些人的拼搏,衬套厂才不断发展强大。
四、影响“一阵+VP”主观性表达的因素
“一阵+VP”之所以比“VP+一阵”表达的主观性更强,是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受“阵”语义特征的影响
如前文所述,动量词“阵”表示“持续、密集”义。“持续、密集”义都具有大量、模糊的特征。这两个特征让说话人自由地通过动量词“阵”表达自己的主观性。与之相对的动量词“次”就没有主观性的特征。“次”“用于可以重复的动作”[8],“仅仅是简单的计数”“不考虑时间因素,也没有别的附加意义”[9],这样的语义特征使得动量词“次”很难表达主观性。例如:
一次讨论 两次讨论 多次讨论
一阵讨论 *两阵讨论 *多阵讨论
“次”可以用来计数动作的具体次数,可以与任何数词组合,与数词构成的“数词+次”结构既可以在动词前,也可以在动词后。无论在动词前后,都不能表示主观性。动量词“阵”一般只与数词“一”组合,而不与其他数词组合。但由于其语义特征的“弹性空间”使得说话人可借助它来表示自己的主观性。
(二)受结构的影响
1.“一阵+VP”本身的影响
“一阵”和VP之间可以插入表示强度大、程度高、速度快之类的成分,不能插入表现强度小、程度小、速度慢的成分。例如:
一阵快攻 *一阵轻攻 *一阵慢攻
一阵紧喊 *一阵轻喊 *一阵慢喊
一阵猛揉 *一阵轻揉 *一阵慢揉
“快、紧、猛”都表示主观大量,“轻、慢”都表示主观小量。根据插入成分可以证明,“一阵+VP”只表示主观大量。
2.受“一阵+VP”所在结构的影响
“一阵+VP”与其主语NP 构成的分句“NP+一阵+VP”中,NP与“一阵”之间一般只出现一个词语或者不出现,如“人群一阵骚动”“人群顿时一阵骚动”;“一阵”与VP之间最多出现一个词语,或者不出现其他词语,如“一阵颠簸”“一阵剧烈的颠簸”;VP后面不带任何词语。这个结构简单,不单独出现,如果作首句,总是表示结果,后面要加上表示原因的分句,或者表示动作,后面加上表示结果的分句,构成因果关系;如果作尾句,一般表达结果,前面要有表示原因的分句。在这样的结构中,说话人的评价、判断、态度主要集中在“一阵+VP”上,其他分句是对事件的客观描述。
3.重音落在“一阵”上
根据语感,在“NP+一阵+VP”结构中,自然重音应该在“一阵”上。例如:
(37)a.黄飞云仰面朝天跌下戏台,台下‵一阵惊呼。(莫言《四十一炮》)
b.*黄飞云仰面朝天跌下戏台,台下一阵‵惊呼。
(38)a.众分店掌柜‵一阵叫好,场面很快热闹起来。(朱秀海《乔家大院》)
b.*众分店掌柜一阵‵叫好,场面很快热闹起来。
重音所在也是说话人重点强调的地方,也是说话人最关注的地方,因此,“一阵”具有明显的主观性。
(三)受状语语义功能的影响
主语后谓语动词前是状语的典型位置,状语主要用来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性质、状态”①参见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69页。。这些语义特征大都与主观性有密切联系,可以说,状语位置是主观性很强的句法位置。“一阵”由动词后移到动词前,就由补语位置转移到了状语位置,不但获得了状语的句法功能,也获得了状语的语义认知功能,因此谓语前的“一阵”具有主观性功能。
(四)受语序位置的影响
现代汉语句子主语作为已知信息,主观性比较强,宾语作为新信息,客观性强。汉语的句子结构的主观性从主语到宾语呈现为一个连续统:
从主谓宾结构来看,可以谓语为界,谓语前的部分主观性强,谓语后的部分客观性强。动量结构在谓语后面时表示客观的动量,即动作发生时间的次数、持续时间的长短;在谓语前面时不仅表示客观的动量,而且更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性,在动量的大小、长短、强弱上与谓语后面的情况相比发生了变化。例如:
(39)a.(接着,她兴致勃勃地向人们介绍起1928 年9 月陈毅率领红军来罗塘的情景……)大家听了,一阵温暖,深受教育和鼓舞。(《人民日报》1993年)
b.(接着,她兴致勃勃地向人们介绍起1928 年9 月陈毅率领红军来罗塘的情景……)大家听了,温暖了一阵,深受教育和鼓舞。
例(39)a句中,“一阵温暖”表示“温暖”的程度很强、影响很深、持续时间很长,与后面的分句意义一致。b 句中,“温暖了一阵”表示“温暖”,这与后面的分句在意义上不一致。
五、结 论
主观性分析一般包括视角、认识和情感三个方面。视角指的是一个点,在句法结构中可能对应于句子中表示时间意义的成分,可能对应于由处所词构成的介词结构,可能对应于数量结构。认识要用特定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即对应于结构。情感对应于句法结构中的主观性词语,包括具有感情色彩义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也可通过客观的细节描写来表达说话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