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劳动到职业劳动:新时期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选择
2021-05-25唐菡悄
唐菡悄
(淮南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劳动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重要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体现,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一直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只凸显“德智体”,“美育”和“劳动教育”未能较好地得以体现,劳动教育现实状况不容乐观、实施效果不尽人意,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将“劳”与“德智体美”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同时,劳动教育作为培育劳动观念、获取劳动知识、提高学生劳动能力的教育活动,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从历史发展和现实研究发现,对劳动教育的探索更多地集中在中小学阶段。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要求高等学校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开展劳动教育探索[2]。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场所,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等功能,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从大学招生考试到毕业就业完整地描述了学习个体“输入—产出”的全过程,将学习者培养成能与社会某一职位直接对应的、无缝连接的成人是高等学校实现基本职能的主要方式[3]。大学培养的人才直接对接了社会岗位,开启职业活动,这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特征。因此,高等学校的劳动教育在促进学校劳动价值观形成、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素养的基础上,必须为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从事职业劳动做准备。
一、劳教结合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基本原理之一。马克思从一般劳动过程出发将生产劳动界定为:“如果这整个运动从其结果即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二者都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4]“如果我们把劳动能力本身撇开不谈,生产劳动就可以归结为生产商品、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而商品、物质产品的生产,要花费一定量的劳动或劳动时间。”[5]可见,马克思从物质生产方面将“生产劳动的一般性”定义为“开展物质产品生产的劳动”。
随着分工和协作的发展,新时期中国领导集体坚持从中国具体的国情出发,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原理,提出教育实践与社会实践、与劳动就业相结合的思想。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在新的条件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指出“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岂不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6]“我们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6]可见,新时期邓小平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两方面的含义。在宏观层面上是教育事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微观层面上是教育与学生劳动就业的结合,要求学校教育要充分考虑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学生劳动就业的需要。实质上是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拓展为教育与学生劳动就业的结合。江泽民同志在继承的基础上,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发展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且更关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社会实践教育。1996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概念,指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果只是让学生关起门来读书,不参加劳动,不接触社会实践,不了解工人、农民是怎样辛勤创造社会财富的,不培养劳动人民感情,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物质生产劳动,应成为一门必修课,不是可有可无的”[7]。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确立为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8]。2015年“五一”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9]。基于此提出了“实干兴邦”的现实路径,要求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下,结合历史发展和我国国情,我国领导集体不断丰富和发展该理论。随着生产劳动本身的复杂性加强,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广泛而深入。以往对生产劳动的界定和理解已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时代的变化与要求。虽然社会生产依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但在日益发展的社会环境下,职业劳动的内涵更贴近时代和现实的需求,也更为丰富。广义上职业劳动是在社会分工的前提下,实现就业匹配的过程。狭义上的职业劳动是通过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专业学习与社会职业的结合下,实现个体价值与国家利益的统一。因此,教育与生产劳动微观结合体现为教育与职业劳动相结合。
二、劳动分工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依据
劳动分工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专门化和独立化。亚当·斯密基于提高生产率和增进国民财富的缘由,最早提出了分工论。此后,马克思将劳动与分工相结合,指出分工是一种特殊的、有专业划分的、进一步发展的协作形式,是提高劳动生产力,在较短的劳动时间内完成同样的工作,从而缩短再生产劳动能力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有力手段[10]。可见,马克思将分工看作是社会劳动的总体形式。认为劳动分工有助于提高劳动技能、总结劳动经验,即经常重复做同一种有限的动作,并把注意力集中在这种有限的动作上,就能够从经验中学会消耗最少的力量达到预期的效果[11]。从而对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马克思表示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12]。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剥削、剩余价值等因素,产生的劳动异化,工人的发展是片面的、畸形的,工人之间并不存在劳动的结合,在分工的情况下,工人只是附属物[13]。鉴于劳动分工对人发展的双重作用,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建立起生产力高度发展与职业选择高度自由的社会[14]。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劳动分工伴随着人类生产实践而产生。受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和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原始部落从事不同劳动形态的生产劳动。如以狩猎为主的部落和以采集为生的部落,因相互接触发生的偶然交换。之后因为生活的需要,采用物物交换的方式交换物质,简单形态的分工产生。正如马克思指出,“社会分工是由原来不同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产生的”[15]。随着部落间联系的扩大和交换的频繁,受自然差异性形成的自然分工转变为社会分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的提高,尤其是在工业革命的大变革下,社会分工扩展到社会生活各大领域的同时,各领域内、行业内的分工也进一步细化。当前,在一定行业、一定区域内的分工已遍布各行各业,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现实。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分工打破了地域、领域和行业限制,不仅出现在体力劳动中,也延伸至脑力劳动和知识生产的分工中。即市场已经将全球经济纳入其范围之内,分工已在智力层面上更为精细[16]。
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首要任务,大学区别于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特征在于“专业性”和“学科性”。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通常是按照社会分工或社会职业而划分的学科门类。美国欧内斯特·格林伍德教授指出判断专业的标准一般应包括系统的理论体系、专业权威、社会认可、伦理守则和专业文化[17]等五大要素。可见,“专业性”是区别专业间的根本特征,即一专业区别于另一专业的特质。学科是一种学术课程规划,是一种制度、一种建制、一种规训的方式。费孝通指出判别学科有五条标准,包括学会、专门研究机构、各大学的学习、图书资料中心和学科的专门出版机构五方面是否健全[18]。可见,“学科性”是高校课程发展的基础和支撑。高等教育的“专业性”和“学科性”直接对应于社会分工,正是社会分工给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诉求,要求培养出与社会分工和职业岗位相一致的专门人才。这也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终极归属,培养出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和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是因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大学生劳动教育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必须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实施与之相匹配的教育体系和内容。正如马克思在论述劳动技术教育时表示,“要以生产各个过程的一般原理为内容,并同时使儿童和少年学会各种行业基本工具的实际运用和操作”[19]。直接表明社会分工和职业劳动是实施教育活动的前提,大学生劳动教育必须与社会分工紧密结合。
三、职业素养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
素养是根据训练和实践习得的技能,是个体通过后天的学习、实践掌握的参与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的所必需的基本技巧或能力。职业素养是体现在职业内的规范和要求,是各行各业对从事职业劳动人员的主要规范和基本要求,是劳动者在从事职业劳动中表现的各项品质的综合考察,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品格、职业行为等多方面。职业素养也可深入到某种较为具体化的方面,包括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团队合作态度等,呈现出一个多层次的立体式概念[20]。高等教育是为社会输送专门人才的场所,既不同于基础教育,又有别于中职教育,要求毕业生具备某项职业中共通的职业素养,又需要具备新时期社会对高级知识分子(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基于此,本文认为新时期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大学生除了通过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和实践在思想、道德、知识、技能、心理等层面达到职业规定的内在规范和要求外,同时需呈现出的新时代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因此,新时期社会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核心要素涉及五个层面:道德素养是根本,人文素养是前提,科学素养是支撑,创新素养是动力,专业素养是核心。其中,道德素养是第一位的要求,专业素养是大学生作为高级专门人才的个性要素。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新时期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要素
1.道德素养
道德素养属于第一层次的职业素养要素,是反映在职业领域中的道德要求,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21]。即根据社会和职业的道德要求,在个人品质、个人情操和行为习惯开展的教育和塑造。新时期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应在符合社会发展和职业要求的基础上,发扬大学生群体的模范榜样作用。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其道德素养应该具有三层面的内容:首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高度的责任感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其次,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高度的事业心。再次,发挥当代大学生榜样模范作用,真正做到高级专门人才引领职业发展和事业规划。道德素养是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与职业劳动相结合的基本要求,是职业素养的根本要素。
2.人文素养
《辞海》中将人文界定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养是人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活动的总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学习者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首要职能。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理论为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长久以来,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分专业对学生开展培养以提高学生与社会职业的匹配度,然而人文素养的缺失和不深入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普遍事实[22]。如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是高等学校职业教育和就业工作的重难点。新时期大学生人文素养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广博的人文知识。人文知识的获取是人文素养塑造的前提和基础,包括哲学知识、文学知识、历史知识、艺术知识和宗教知识等内容。丰富的人文知识有利于创造性的开展职业劳动。二是高尚的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是人文素养的内在养成,体现了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属于精神层面。新时期大学生的人文情怀除了彰显对人自身的价值和个体全面发展的追求外,也突出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及厚重的人文关怀。三是和谐的人文关系。人文精神是个体对人文知识的内化,而人文关系则是个体对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外化表现。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文关系是大学生成为“社会人”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职业成长的隐性条件。人文素养研究的是职业中的“人”,是对主观世界和关系氛围的探索,社会劳动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构成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前提要素。
3.科学素养
科学是人类探究客观世界本质的认识活动及其成果的统一[23]。当前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与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而科学素养是与人文素养相对应的面向“物”的基本素养,即人文素养的研究对象是人的主观世界,而科学素养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世界的物。科学素养是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个体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对基本科学和技术构成的理解[24]。科学素养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的问题解决能力、经济收人及生活方式,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与民主发展[25]。大学生作为拥有科学知识和先进理念的高级专门人才,其科学素养对整个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内涵可以归纳为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方法的运用和科学关系的考察等三个方面。首先,大学生的科学知识体系除了拥有在现代生活中能胜任某项工作而需要掌握的基本科学学科知识体系外,还应包括人类发展进程中基础的生活经验和生产方式的一般化的科学性规律。其次,大学生对科学方法的运用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恰当的使用科学方法以发现规律、探索未知的能力。再次,大学生对科学关系的考察是在现代社会中,重新考量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实现公正客观、辩证全面的理解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科学客观地研究客观世界,支撑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科学素养推动着在大学生职业劳动的进步,对职业素养具有支撑作用。
4.创新素养
创新素养是新时期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26],其核心是“创新性”。创新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受先天条件和后天引导的双重影响。高等院校具有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职能,既是培养高素质、高学识、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技术革新、科学创造的辐射源,更是国家实施科技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生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直接产出,如果没有将创新素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那么创新性人才、创新性国家的战略将难以实现,也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新时期大学生创新素养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行为三大方面。其中,创新意识是培养大学生拥有追求创新和实施创新的观念和意愿。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能将创新意识转变为现实的能力,主要包括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创新行为是最高层次的创新素养,是在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前提下,能将意识转化为行动的技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大学生而言,创新素养不仅具有推动个体发展的价值,同时创新的增值和附加值能带动身边人甚至整个社会的创新,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人力保障,成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动力要素。
5.专业素养
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显示出高等教育与社会职业相联结的关系,也是一职业区别于另一职业的关键要素,体现出某项职业的特殊性。专业素养直接对应于社会职业劳动要求,是为完成职业任务所应当具备的心理和行为品质的基本条件,是劳动分工中对某职业业务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鉴于专业素养与职业劳动紧密相连,应包含专业(职业)知识结构、专业(职业)能力结构和专业(职业)情意三方面的内容。专业知识结构是学科基本知识。专业能力结构是职业能力要求。专业情意是对某一专业和某项职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如师范生对应于教师职业,其职业知识结构至少应涉及学科、教育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相应的职业能力结构要求纳入自我教育能力、课程教学能力、学生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同时,职业情意应包括热爱教育事业、衷心于教育事业等内容。可见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能力结构,甚至是情意素养师范类专业都有别于其他专业和职业。因为专业素养的差异是职业素养差异的关键,所以提出职业劳动中职业素养差异化要求,是职业素养的核心。
四、劳动就业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现途径
就业的实质是劳动者与生产要素相互结合的过程和方式[27],大学生就业则是大学生在社会分工下与各类生产要素实现结合,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则是实现大学生与生产要素处在一种“均衡”的状态。人力资本理论用大量的实证分析证实了教育投资对社会和个体都具有高回报率,长久以来人们普遍相信“个体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失业风险越低且收入水平越高”。即使在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当前,人们依旧首先选择通过教育的方式来获取更高的文凭,以实现就业理想,即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自愿或不自愿地选择了教育这条不平坦但相对公平的道路作为实现自我目标的途径[28]。教育对就业似乎天然地形成了一种促进作用,长此以往人们通过接受更高的教育来应对就业压力,显示出高等教育对就业的促进功能。
大学生就业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出口途径,在劳动分工的现实背景下,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劳动就业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个体接受高等教育的现实诉求。可见如何通过教育实现高质量就业具有社会意义和个体价值。教育的实施需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应运而生,这种导向建立在以劳动分工为前提下,要求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充分实现毕业生劳动就业。新时期为顺利实现职业劳动,要求培育以道德素养为根本、以人文素养为前提,以科学素养为支撑,以创新素养为动力和以专业素养为核心的大学生,充分满足职业劳动对劳动者的要求。从1950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加强教学与实际的结合,并将实习和参观列为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求高等学校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29],到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高等学校应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构建诚实劳动意识、积极服务意识、就业创业能力、正确择业观、实干真干[2]的劳动教育内容。可见,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体系包含了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劳动观念、劳动行为等多方面,同时这种劳动必须建立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这进一步展现出大学生劳动教育必须同专业教育和职业劳动相结合。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大学生职业素养的五大构成部分蕴含了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体系,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现实的展开方式。在劳动分工的时代背景下,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劳动就业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落实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