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内部审计项目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实施的风险防范

2021-05-24李琦

科技风 2021年14期
关键词:风险防范高校

李琦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校内部审计业务显著增多,为解决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日益繁重与内部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实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成为新的趋势,然而高校内部审计项目外包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风险,本文针对高校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实施内部审计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对防范风险提出有效举措。

关键词:高校;社会审计机构;风险防范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高等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进一步显现。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过程中,高校的经济活动更加频繁和复杂,开展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覆盖面越来越宽泛,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但是,高校内审机构存在着现有审计人员力量不足、专业水平有限等现实问题,不断增加的审计任务与有限的审计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将内部审计项目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实施成为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举措。

高校审计项目外包指的是高校将内部审计工作部分或者全部以签订契约的形式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审计机构实施的行为。审计外包方式可分为补充外包、合作审计、管理咨询。补充外包指的是高校将内部审计职能的某些部分委托给第三方进行。通常情况下因为特殊领域专业性比较强业务难度比较大为保证审计工作质量需要将审计工作部分进行委托;合作审计指的是由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与社会审计机构人员共同组成审计组,按照审计工作方案,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和社会审计机构人员一起参与审计项目工作;审计管理咨询是高校聘请社会审计机构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指导和咨询。本文主要就合作审计进行阐述。

一、高校内部审计项目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实施的必要性

(一)是高校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确立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审计在这一战略布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内部审计是国家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高校完善高校内部治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高校健康科学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完善审计工作机制进行内部审计全覆盖,是内部审计机构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的重要举措。当前高等学校审计工作面临新形势,审计全覆盖对高校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审计部门的审计任务日益增多,但是高校内部审计存在内部审计力量薄弱,内部审计专业性、独立性不够等问题,迫切需要借助社会审计机构的外部力量来弥补高校审计资源不足,解决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增加和高校自身审计力量有限的矛盾。

(二)高校委托社会审计机构的政策依据

2018年《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第八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并且要对外包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涉及密级的事项不可以外包。2019年《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第2309號——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管理对审计业务外包进行了详尽规定。2019年《北京市内部审计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意后,内部审计项目可以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实施。内部审计机构对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检查义务,对采用的审计结果需承担责任。这些法律法规为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实施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依据。

(三)高校内部审计部门自身力量有限

在审计全覆盖的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事项被列入高校内部审计的范围,高校内部审计涵盖预决算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众多方面。但实际工作中,很多高校审计职能是从纪检监察部门分离出来后单独成立审计部门,因此审计部门人员的编制非常有限,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专业素质比较单一,主要是财务会计类。在高校日益增多的审计项目工作中,很难依靠自身审计力量完成庞杂的审计任务,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审计机构参与审计工作,使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高校内部审计力量薄弱的现实问题得到了解决。

二、高校内部审计项目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实施存在的风险

(一)社会审计机构选择不当的风险

很多高校在选择审计外包合作单位时,没有严格的程序和方式,通常在入围的几家社会审计机构中进行随机选择,或者要求几家社会审计机构进行报价,选择报价较低的公司进行合作。由于过多关注报价,对于社会审计机构的信誉、业务能力、人员配备等重要因素没有更多关注与评定,导致最终选择报价比较低但是实际业务能力不强的社会审计机构进行合作,这样可能会导致所选择的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质量不高,降低该项审计工作实效。

(二)社会审计机构不熟悉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风险

被委托的社会审计机构,由于是外部审计公司,对于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相关业务审批流程、有关规章制度的熟悉程度不高,但是业务审批流程、相关规章制度是进行审计判断、做出审计结论的重要依据,如果社会审计机构对此不掌握,很可能难以做出公正客观的审计结论。

(三)社会审计机构可能存在利益冲突的风险

有些高校有校办企业、附属医院、培训机构等下属单位,这些单位是独立法人单位,也有可能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审计机构对其财务收支、内部管理等出具意见或者给予业务指导。如果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在选择社会审计机构时,没有审核该社会审计机构是否为被审计单位提供过财务、审计咨询等服务,很可能选择为被审计单位提供了上述工作业务的社会审计机构进行本次审计工作,这样可能导致产生利益冲突,使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影响。

三、防范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实施高校审计项目风险的有效举措

(一)完善社会审计机构选择评价机制

合理选择社会审计机构对于高校开展审计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要建立客观、公正、全面的社会审计机构选择评价机制。首先对社会审计机构实行准入机制,通过公开招投标或者比选的方式建立社会审计机构资源库,在资源库中选择合适的审计机构。其次要完善高校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实施审计项目的规章制度,明确审计机构选择、审计程序等事项。最后要建立健全高校委托社会审计机构综合评定机制,对社会审计机构在审计业务全过程进行综合评定。一是在审计业务准备阶段,从人员配备、工作方案是否完备进行评定;二是审计业务实施阶段,从是否遵守审计法规和工作纪律、是否按照有关程序科学取证、是否就审计相关问题有效沟通、及时汇报审计工作进展等方面进行评定;三是审计业务终结阶段,提供的审计报告是否客观准确、简洁完整,审计意见是否适合高校发展实际并具有指导性,帮助高校规范内部管理、提升高校治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定。同时,建立不合格社会审计机构退出机制,避免因为选择合作单位不当引发风险。

(二)增强沟通与监督,加强过程跟踪

在合作审计中,高校和社会审计机构成立审计组,审计组组长可以由高校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担任,社会审计机构负责人担任副组长,高校内审部门审计人员和社会审计机构工作人员担任審计组组员,共同制定审计工作实施方案,从工作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工作要求等方面进行明确。审计项目实施前,高校内审部门组织开展相关培训,让社会审计机构的人员对高校相关业务流程、管理机制、规章制度进行了解和学习。在审计项目实施中,高校内审部门审计人员要全过程参与审计过程,加强与社会审计机构审计人员的联系和沟通,每周召开审计组工作例会,听取社会审计机构审计人员汇报审计工作进展情况,掌握审计工作进度,及时发现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于需要内审部门协助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协调和解决,确保审计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高校内审部门审计人员要随时抽查外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情况,通过开展现场监督、中期检查的方式加强审计工作全过程跟踪与监督,同时准确把握好审计全过程跟踪与监督的尺度,做到跟踪监督到位但不越位,避免过度干预影响审计工作独立性。

(三)加强审计结果复核,强化质量把控

高校要加强对于社会审计机构提交的审计报告、工作底稿等相关资料的审计复核,强化审计项目质量管理。高校内审部门审计人员深入审计项目工作中,在汇总审计发现问题及出具正式审计报告前,要对审计报告初稿的内容以及报告初稿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核实。召开审计组工作会,组织审计组成员对审计工作中的疑点、难点或者存在争议的内容进行现场交流和研究讨论,选择合适的审计策略和审计方法。同时,要加强审计复核,把开展审计复核前置作为重要手段,重点对审计工作程序是否合法、审计工作内容是否完成、审计发现问题采集的证据是否准确、出具的审计意见是否客观准确、是否存在审计风险等内容进行复核。此外,因为社会审计机构的立场、目标等和高校内部审计存在不同,对某些问题的定性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对于某些有争议的问题,需要高校以自身作为审计主体的立场进行判断和定性。某些审计发现的问题可能是高校正在进行整改的问题,也需要高校内审部门进行复核。

(四)加强高校自身审计队伍建设

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要注重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业务能力,避免过度依赖社会审计机构。一方面高校要高度重视审计工作,保证审计人员合理配置,健全审计人才管理和保障机制,吸引并留住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加入审计工作队伍。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业务培训、专题学习等使现有审计人员不断增强专业知识储备,提高审计工作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对审计宏观形势的理解和把握;二是开展审计信息化软件培训和审计管理系统平台建设,提高审计工作信息化水平;三是通过组织审计业务培训、案例学习增强对审计难点、热点问题的研究,提升内部审计人员审计业务能力。四是建立审计干部培训机制,按照层级、岗位分类培训,强化审计人员实践工作能力,切实加强自身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陈龙腾.国外内部审计外包及启示[J].中国国际财经,2017(22):124.

[2]沈洁.高校内部审计外包可行性探索[J].会计师,2016(01):4849.

[3]郭书维.关于内部审计外包的安全性和法律规范探讨[J].现代财经,2010,30(3):8283.

[4]郑红.高校内部审计外包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6,5:144146.

猜你喜欢

风险防范高校
银行金融理财风险研究与对策
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及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