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减少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

2021-05-24王宥钧邢婧任欢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4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

王宥钧 邢婧 任欢

摘要:目的:分析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减少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2月来本院门诊部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的366幼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电脑分组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3人。对照组幼儿行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幼儿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幼儿接种2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幼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幼儿护理干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家长的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幼儿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后,相较于常规的护理来说,可以大幅减少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的整体应用效果优越。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4-268-01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门诊部2018年12月-2020年2月接收的366例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幼儿纳入本次研究,按电脑分组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183例,男100例,女83例,平均年龄7.37±3.11月龄;观察组183例,男98例,女85例,平均年龄7.35±2.91月龄。两组幼儿一般资料均衡可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幼儿家属均知晓本次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幼儿行常规护理干预,加强对家长的接种后异常反应的健康宣教工作,若幼儿在接种后的接种部位出现硬结,应及时热敷,若接种48h后局部红肿仍没消散,应使用50%浓度的MgSO4进行热敷。观察组幼儿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接种前护理:①健康宣教:询问接种幼儿家长幼儿最近的健康状况和既往病史,是否有接种过敏史等,并详细记录下来。对幼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以亲切的口吻向其科普接种百白破疫苗易出现的不良反应,比如发热、局部红肿等,并叮嘱家长在幼儿接种疫苗后让其多喝水,以此促进新陈代谢,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以此来消除家长的顾虑,提高家长对接种的依从性。②疫苗接种:认真核对接种对象的资料,仔细核验接种疫苗,接种前充分摇匀疫苗,选择幼儿上臂外侧三角肌进行消毒后疫苗注射,接种完成后用棉签按压接种部位min。③不良反应护理:若幼儿接种后出现发热现象,应立即服用退热药,疫苗接种后6h对接种部位进行常规热敷,10-15 mim/次,3次/d,连续热敷处理3d。疫苗接种后要注意防止幼儿感冒和接种部位感染,若有高热不退等严重反应要立即就医。④接种室护理:接种室应每天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室内的空气清洁,温度适宜,室内应常备肾上腺素、温度计以及血压计和急救用品。

(2)接种后护理:接种后幼儿应留观30min,对局部红肿等应尽快热敷,幼儿回家后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并且防止幼儿抓挠注射部位。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幼儿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计算出发生率。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366例幼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并根据滿意和较满意计算出护理的总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录入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评分以均数±标准差为计量资料,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组间对比P<0.05差异性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幼儿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由表1 可知,观察组幼儿在应用了预见性护理干预后,其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7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幼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应用了预见性护理干预后的观察组幼儿家长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6.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9%,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众多研究表明,百白破疫苗对幼儿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疾病有很好地预防作用。百白破疫苗的主要接种对象为3月龄-6周岁的孩子,通常应在幼儿3-12月龄完成疫苗接种的前3针,两针需间隔4-6周,正常接种后幼儿体内的抗体可维持10-15年。百日破疫苗是我国当下的免疫规划程序中使用最广,规定注射次数最多的疫苗制剂,因此幼儿在接种后容易发生诸如发热、局部红肿等不良反应,并且很多家长并不知晓幼儿在接种后的正确护理方法,导致幼儿的不良反应症状较重,这也影响了百白破疫苗的口碑,甚至造成医疗纠纷,因此,在百白破疫苗的接种过程中应加强对接种幼儿的相关护理工作。

本研究发现,在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时,应充分考虑家长的文化程度和对疫苗接种知识的接受程度,用亲切的语言向其进行健康宣教,让家长对医护人员和疫苗接种充满信任,并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将疫苗接种的护理知识落实到家庭中。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幼儿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最终结果显示,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幼儿在护理干预后的发热、局部红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均优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具有优秀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立艳,陶姣宏.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减少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措施分析[J].康颐,2021(1):107.

[2]罗丽.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J].心理医生,2017,23(20):8-10.

作者简介:王宥钧(1986-10-),女,汉族,本科,湖北天门人,护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 云南昆明 650032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土豆片外敷治疗预防接种疫苗后局部反应的观察
Vaccination
入园前的疫苗接种答疑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