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双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

2021-05-24李萍潘虹孔玲娜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4期
关键词:护理

李萍 潘虹 孔玲娜

摘要:本文从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骨折后脚肿护理、排便护理、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等方面着手,总结了1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双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

关键词: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下肢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4-248-01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脑表面血管破裂使血液直接流人蛛网膜下腔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1]。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2]。而双下肢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出现嗜睡、记忆力减退以及情绪低落[3]。当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合并双下肢骨折时,如护理不当,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我科于2020年12月9日收治了1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双下肢骨折患者,经相关积极治疗和康复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87岁,因“外伤后头晕、头痛、全身疼痛不适3周”于2020年12月9日入院。患者11月18日不慎被车撞倒在地,枕部及臀部着地,当时头晕、头痛及全身多处疼痛不适,双下肢不能活动。华山医院急诊头颅CT及双下肢CT:左侧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脛腓骨下端骨折,左侧胫骨平台骨折。带入右足内踝2cm*1cm、1cm*1cm2处皮肤破损已结痂,局部红肿,左足跟3cm*3cm皮肤破损结痂,右下肢可见皮肤瘀斑。异常指标分析:血红蛋白103g/L↓,红细胞计数3.35*1012/L↓,总蛋白60g/L↓,白蛋白32g/L↓,D-二聚体1.36ug/ml↑,高凝状态,Padua评估4分。入院后给予双下肢制动、清创换药、止痛等对症治疗,因患者高龄,手术风险较高,与家属沟通后,家属要求保守治疗,故继续给予患肢石膏固定、定期换药及止痛等对症治疗。2021年1月6日上午出院。

1.2 治疗与转归 患者住院28天后,未出现深静脉血栓,未发生压疮,双下肢骨折处脚肿及便秘得到改善。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精神安慰,避免不良刺激,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主动关心患者,针对患者思想活动给予指导。鼓励患者,消除悲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疼痛护理 采用FLACC疼痛评估量表进行评分,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注意倾听患者主诉,教给患者疼痛发作时分散注意力的简便方法,如数房间里的任何东西,默念数字,有节律的呼吸,听音乐或在疼痛加重时增大音量,必要时给予止痛剂,用药后30分钟评估效果。

2.3 皮肤护理 每日2次温水擦浴,更换病衣裤,可用双手撑起上半身使尾骶部腾空,减少尾骶部压力,加强皮肤观察,做好排泄护理,保持床单位平整,不搓擦发红的部位或骨头凸起处。

2.4 饮食护理 饮食原则:清淡为主,调整饮食结构,减少便秘的发生。可选择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多吃蛋黄、鱼肉、牛奶、香菇及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 D 的食物。忌食酸辣、燥热、油腻等食物,不可过早进食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肥腻、滋补之品,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关节功能恢复。

2.5 骨折后脚肿护理[4] ①骨折处有效固定,抬高发生骨折的双下肢,高度与心脏位置持平或者高于心脏的位置。对于骨折后出现心衰的患者抬高患肢应谨慎。②固定骨折部位,并制动。③早日进行功能锻炼及加强非骨折部位锻炼。对非骨折部位予以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缓解肿胀。④固定肢体的绷带,松紧适宜。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⑤控制冷敷和热敷的时间。患者双下肢骨折已超过24 小时,通过热敷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快,减轻肿胀。⑥注意局部的清洁,应多喝水,加速新陈代谢。⑦注意骨折部位的保暖,以棉质袜及舒适的衣服等为宜。

2.6 排便护理 嘱患者多食用蔬菜、多饮水,防止大便干结;对于有便感但不易排出时,使用掌心顺时针按揉患者腹部,必要时使用开塞露帮助患者排便。对患者进行缩肛训练及ValSalva屏气法训练,3~5次/d。

2.7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尽早安排患者进行运动,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增加其膈膜运动,降低其胸腔压力,促进患者血液回流,并抬高其双下肢,指导患者家属对其下肢进行按摩,维持血液循环,避免血栓形成。在床尾放置警示牌用以提醒巡查病房相关护理人员,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5]。

3 小结

本病例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出血中的一种,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实际上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无非是病情严重程度的区别,和造成损害不同的区别而已。本病例是由于外伤导致的,出血是能逐渐吸收的,如果症状不明显,可以只用药物控制,不需要手术。本病例入院时已发病3周,病情处于稳定期,结合风险评分,除了继续开展康复治疗,对于护理工作来说,最重要的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保持大便通畅,可以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秦超,刘竞丽.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0,53(10):814-818.

[2]闵杰,张双,杨磊,等.Hunt-HeSS Ⅳ~Ⅴ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 (19):163-165.

[3]阳淑琴,杨千绮,叶红燕,等.循证护理在双下肢骨折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中的应用[J/OL].赣南医学院学报,2018(11):1115-1117.

[4]李佳.骨折手术后的手肿脚肿怎么办,骨科医生来教你.科学养生,2020.8:62.

[5]乔羽.下肢骨折后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饮食保健.2019,6(29):93.

上海邮电医院 上海 200040

猜你喜欢

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优质护理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