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应用及对人格特质、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5-24杜志芳利惠梅朱海斌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4期
关键词:康复期心理韧性人格特质

杜志芳 利惠梅 朱海斌

摘要:目的 :探讨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对精神分裂症(SP)康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其人格特质、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2018年5月-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SP康复期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精神科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三个月后评估两组干预效果,并比较两组人格特质、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住院精神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Corner-DavidSon韧性量表(CD-RISC)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干预后各量表评分升高或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SP康复期患者实施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可有效促进其人格特质、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加速患者康復,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自我角色认同;康复期;人格特质;心理韧性;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4-241-02

精神分裂症(SP)是好发于青壮年的精神疾病,以幻听、幻视等感知觉障碍,情感活动异常,思维松散为主要临床表现[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转变和工作压力的加重,我国SP患病率逐年增多。SP病程长,且隶属于身心范围内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严重者还会出现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采取有效的早期干预,对控制病情发展,帮助患者尽早回归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胡雪梅等研究指出,对康复期SP患者采取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减少激越行为,并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同时较多国外研究[2]表明自我角色认同对SP患者精神状况、社会功能均有着较好的改善效果。基于此,2018年5月-2020年2月,我们对40例SP康复期患者实施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以探讨该干预方法对患者人格特质、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2月于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就诊的SP康复期患者8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SP的相关诊断要求[3];②近2个月病情稳定,处于病情康复期;③可正常语言沟通;④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心、肺、肾功能不全;②妊娠及哺乳女性;③视、听觉障碍;④智力低下。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研究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23~52岁,平均(45.12±5.62)岁,病程2~8年,平均(5.17±2.32)年,文化水平:初中以及下21例,高中或中专13例,大专以及上6例;对照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28~56岁,平均(46.35±4.97)岁,病程2~9年,平均(5.68±2.40)年,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或中专16例,大专以及上5例。上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符合卫生部《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及赫尔辛基宣言关于生物学人体试验的相关规定。

1.2方法

1.2.1对照组 接受常规精神科护理,包括:①饮食、用药指导;②健康宣教;③适当休息和康复训练;④心理护理等。

1.2.2研究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选择精神科专业护士成立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小组,所选护士均经验分丰富且熟练掌握自我角色认同护理相关操作;②小组成员分别对患者、家属进行访谈,再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评估患者的自我角色认同,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③通过座谈会、口头宣教等形式,向患者详细讲解角色认同的概念,帮助患者树立自我角色认同观念,同时告知其坚持服药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使其主动配合治疗;④根据不同的角色认同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a家庭角色:由患者家属提供家庭成员照片、视频和患者熟悉的生活用品,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辨认家庭成员,回忆影片中的故事,通过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扫地、整理床务、折衣服等)帮助患者重温家庭角色;b成就性角色:借助患者既往获得的奖状、证书,鼓励患者反复翻阅或大声朗读其内容,帮助患者重温荣誉感;c职业性角色:通过模拟患者过去的相关工作(如针对教师类职业患者,可为其提供白板和写字笔,护理人员扮演学生,模拟课堂教学;针对售货员类职业患者,可为其提供日用商品,护理人员扮演客户,模拟商场交易等),让患者感受到自身角色的魅力,逐渐认同自我角色;d兴趣爱好角色:结合患者的兴趣爱好,给予对应的角色模拟体验(如音乐爱好者可播放其喜欢的乐曲;绘画爱好者可为其提供白纸、画笔,鼓励其画画等),促进自我角色认同;⑤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耐心倾听患者,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指导患者掌握情绪调节的正确方法;⑥小组成员通过分享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对医疗行为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两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

1.3观察指标 ①干预效果 使用住院精神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nPatient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Outcome Scale,IPROS)[4]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IPROS量表包含工疗情况、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讲究卫生能力、关心和兴趣5个维度共36个子条目,采用5级评分,0分:正常;1分:轻度;2分:中度;3分:较重;4分:严重;9分:无法评分。量表分值0~144分,分数越高表示社会功能缺陷越严重。②人格特质 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hort Scale,EPQ-RS)评估患者的人格特质。本量表包含神经质、精神质、内外向和掩饰性4个分量表共48个子条目,各条目按“是”(1分)、“否”(0分)计分。神经质量表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情绪越不平稳;精神质量表得分越高说明说明患者倔强性越高;内外向表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倾向于外向人格;掩饰性维度得分越高表示掩饰性越明显。③心理韧性 使用Corner-DavidSon韧性量表(CD-RISC)评估患者的心理韧性。本量表包括坚韧、自强、乐观3个维度共25个子条目,各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按照从来不(0分)、偶尔(1分)、有时(2分)、经常(3分)、总是(4分)计分。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心理韧性越好。④生活质量 使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本量表包括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症状/副反应三个分量表共30个子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即从来不(0分)、偶尔(1分)、有时(2分)、经常(3分)、总是(4分)。总分0~100分,分数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描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描述,行x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效果

干预前,两组IPRO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各维度IPROS评分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干预后各维度IPRO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1)。

2.2人格特质

干预前,两组EPQ-R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各分量表得分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干预后各分量表得较对照组干预后显著低(P<0.05)(表2 )。

2.3心理韧性

干预前,两组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维度CD-RISC评分明显升高,且研究组干预后各维度CD-RIS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3 )。

2.4生活质量

干预前,两组SQL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各分量表得分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干预后各分量表SQL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表4 )。

3讨论

目前,SP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认为该病多与神经系统缺陷、不良的社会心理状态和遗传等有关[5]。SP康复期是指患者经过系统药物治疗后,情感、认知、行为、思维、社会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得到基本控制和缓解,处于病情稳定、康复的阶段,临床针对此阶段患者通常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认知行为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控制病情发作。自我角色认同作为一种新型的干预模式,它将患者心理状态和病情状况相结合,通过强化患者的自我意识,恢复其自我角色认同,从而改善患者情绪和心理状况,增强临床干预质量,对患者的康复、预后产生积极影响。本研究对40例SP恢复期患者开展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首先针对患者一般情况、健康状况、疾病病情予以个体评估,再根据患者的自我角色认同,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从而改善其人格特质、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缩短康复进程。

既往研究证实[6],受生理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SP患者往往存在人格异常,人格异常不仅容易诱发心理问题和行为障碍,还会对患者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产生影响,而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和自我调节方法是其中重要原因。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IPROS、EPQ-RS、CD-RISC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IPROS、EPQ-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CD-RIS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提示对SP康复期患者实施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可显著改善其人格特质、心理韧性,提升干预效果。分析原因是: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在实施前,医护人员耐心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确定自我认同角色,再根据不同的角色认同,从家庭、个人成就、职业、兴趣爱好各方面入手,采取个性化干预措施,强化患者内在意识,可帮助患者提升自我认同水平,并以健康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维系自身角色,消除精神症状,从而提升社会技能;同时该办法强调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想法,及时予以心理疏导,可有效消除或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况,纠正消极的人格特质和心理韧性,激发其参与治疗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干预效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SP患者由于意念功能受损,在执行力、注意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往往依从性较差,导致生活质量不高。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SQL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对提升SP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分析原因是:自我角色认同护理通过角色认同和情景模拟可以提高患者的思维和工作学习能力、家庭归属感,并按照角色要求规范行为,使其精神状况得到改善,生活能力也随之提高,此外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学会情绪自我调节,有利于患者心理健康,保持心情愉悦,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SP康复期患者实施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人格特质、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增强临床干预质量,对促进患者康复和回归正常社会生活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朝晖,索冠伟.最新國际疾病分类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原发性精神障碍精神症状评定进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8,44(1):58-60.

[2]SandSten KE,Nordgaard J,Kjaer TW,et al.Altered Self-recognition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SchizoPhr ReS,2020,218(2):116-123.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

[4]章小彩,孙榕英,黄惠玲,等.综合康复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5):478-479.

[5]王传跃,陈晓岗.精神分裂症的预防与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2018,98(29):2314-2316.

[6]童永胜.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人格特点[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210-212.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 广东广州 510430

猜你喜欢

康复期心理韧性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广州大学学生人格特质对锻炼动机的影响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男性患者执行功能损害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干预对照研究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趋势述评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高危学生心理韧性研究
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