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业30年被天天留“作业”,大巴司机与昔日班主任演绎最美师生情

2021-05-24正道

分忧 2021年5期
关键词:康复师生作业

正道

强忍疼痛把乘客送到安全区,昔日班主任千里探视重病学生

2019年7月22日,家住山东青岛即墨区的退休教师杨升燕正在打点行李,她和朋友约好到内蒙古草原旅游。忽然,她从30年前所带过的一个班级群里看到一则让人震惊的消息:我们班的杜鹍鹏同学在从黄山返回青岛的高速公路上,突发重病,正在南京一家医院抢救,望同学们伸出援手,助杜鹍鹏及家人渡过难关。

这个消息顿时攫住了杨升燕的心,从知情学生那里,她了解到杜鹍鹏发病的经过:7月21日下午,杜鹍鹏驾驶旅游大巴从安徽黄山返回青岛,在南京境内一段高速路上突发脑出血,为了车上49名游客生命安全,杜鹍鹏强忍疼痛将大巴安全开进服务区内,车平稳停下后,他一头栽倒昏迷不醒。在乘客的帮助下,杜鹍鹏被快速送往南京一家医院抢救,由于脑动脉瘤破裂,抢救期间,医院多次下达病危通知。

杨升燕还获悉,杜鹍鹏有两个还在读书的女儿,妻子杨爱香悲伤难抑,在亲人陪伴下赶往南京。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杨升燕认为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不能让学生辛苦建立起来的家垮了。想到这里,杨升燕取消了和朋友约好的内蒙古草原游,叫上同样教过杜鹍鵬的李俊峰老师,于7月29日登上开往南京的火车。

飞驰的列车上,杨升燕眼前浮现出杜鹍鹏当年的样子。1990年,杨升燕借调到青岛田横镇福台龄中学,担任杜鹍鹏所在的初一一班班主任,教的科目是语文,一直教到初三毕业,师生感情非常深厚。当时,杜鹍鹏是班里的劳动委员,平时乐于帮助同学,在同学中威信颇高。时光飞逝,距离杜鹍鹏初中毕业转眼过去了26年。

到达医院后,杨升燕和李俊峰找到杜鹍鹏的家人。此时,距离杜鹍鹏入院已经过去8天,医生告诉杨升燕,杜鹍鹏虽脱离危险,但仍处于昏迷状态,可以进入病房看望。

杨升燕换上无菌服,在重症监护室(ICU)看到昔日喜爱的学生在病床上静静地躺着,一点意识都没有,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心里默默为学生祈祷,盼着他尽快醒过来。

从重症监护室出来,杨升燕看到杜鹍鹏的妻子杨爱香面带愁容,泪水涟涟,便上前拥抱并安慰着她。杨爱香抱住杨老师痛哭。

杨升燕从南京回来后,一直关注着杜鹍鹏的情况。杜鹍鹏经过救治清醒后,从南京回到青岛进行康复治疗,他置自己生命而不顾勇救旅客的故事感动了万千网友。2019年9月,杜鹍鹏被评为“中国网事感动山东2019年度网络人物”,并获得“即墨好人”“道德模范”等称号。

术后语言功能恢复艰难,老师每日为他布置“作业”

刚出院时,杜鹍鹏的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很差,连家人的名字都叫不出来。杨升燕经常和杨爱香通话,询问学生每天的康复情况,杜鹍鹏的点滴进步都令杨升燕开心不已。

杜鹍鹏的康复过程异常艰辛。有一次,杨升燕给杨爱香打电话。杨爱香当时心情低落,她告诉杨升燕,丈夫因为经历多次大手术,身体很弱,身旁离不开人照顾,他觉得拖累了家人,情绪非常差,动不动就发火。

杨升燕清楚杨爱香肩上的压力,以及内心的委屈。随后的一个双休日上午,杨升燕骑着电动车来到杨爱香家里,看到昔日恩师出现在面前,杜鹍鹏分外激动,挣扎着想站起来,却未能如愿,杨升燕赶紧走上前,握住杜鹍鹏的手,夸他这段时间恢复得不错,一定要坚持锻炼,不能泄气。

中午,杨升燕亲自下厨做了两个拿手菜。饭桌上,她不但给昔日学生喂饭,还语重心长地说:“鹍鹏,我听小杨说你近来很急躁,我理解你,经历了这么大的手术,换谁都不好受,但你要听爱香的话,好好恢复自己的身体,家里两个孩子都还没长大,你要赶快好起来,才能撑起这个家。”杨升燕这几句发自肺腑的话,让杜鹍鹏频频点头。

自从杨升燕来过之后,杨爱香发现丈夫脾气温和多了,他不听自己的话,却把杨老师的话牢牢记在了心里。有了杨老师的帮助,杨爱香心里踏实多了。

杨升燕清楚,杜鹍鹏一人在家康复,难免感到孤单和烦躁,她发动昔日杜鹍鹏的同班同学,不定期地到家里看望,围着他热热闹闹地吃饭、聊天。杨爱香说,每次同学来看望,丈夫都会高兴好几天。杜鹍鹏情绪稳定下来,每天在家里遵照医嘱进行康复训练,由于妻子每天要上班,没人陪伴,杜鹍鹏找不到人说话,语言能力恢复一直很慢,有时吭哧半天吐不出一个字来,急得他自己扇自己的耳光。

得知学生语言恢复方面的困难后,杨升燕分析,杜鹍鹏现在的情况必须多锻炼,就像当年父母教孩子学说话一样,只有多学多练,发音才能越来越准,吐字变得清晰,能准确地发音吐字是第一步。

为了掌握杜鹍鹏的情况,科学地制定恢复方案,杨升燕又去了杜鹍鹏家,她笑着告诉他,自己准备以后每天通过手机布置作业,要求杜鹍鹏完成后通过手机发给她,她可是要检查的,完成得好有奖励,完成不好了要批评,并聘请杨爱香做监督员。杜鹍鹏看着老师严肃的神情,感动得直点头,努力地吐出一个字:好!

第二天早上8点,杜鹍鹏手机里来了微信的提示音,打开一看,是杨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是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杨老师的要求是通过一天的朗读训练,把这首诗的每个字都正确地读出来,老师会按照作业完成的质量按百分制进行打分。

恩师鞭策语言能力恢复迅速, 四百多次“作业”诠释最美师生情

此后,杨升燕每天早上准时发送作业,杜鹍鹏下午5点以语音的形式交作业,对于学生的作业,杨升燕每次都会写几句话以示鼓励,完成得好了,还会象征性地给他发个红包,以示鼓励。收到老师的红包,杜鹍鹏非常开心,常常会发个“笑脸”以示感谢。

2020年7月,有那么几天杜鹍鹏的“语音作业”完成得并不让杨升燕满意,她悄悄向杨爱香询问近几天杜鹍鹏的情况。杨爱香告诉她,近两天丈夫状态有些差,动不动就会发脾气,她推测丈夫可能是因为自己康复得较慢,一个人在家不能与外界接触,内心变得烦躁起来。

了解到杜鹍鹏的情况后,杨升燕自责对学生关心不够,她联系了当年班里的几个同学,把大家分成三组,双休日轮流到家里看望杜鹍鹏。杨升燕几乎每个双休日都会出现在杜鹍鹏家里,和学生们一起用轮椅把他从家里推出来,到楼下或公园里走一走,大家一起开心地说笑,有了同学们的关心和精神上的陪伴,杜鹍鹏精神渐渐好起来。

杜鹍鹏情绪好转,完成作业的质量也越来越高,杨升燕鼓励他,如果他的朗诵水平越来越好的话,就为他专门举办一次朗诵会,杜鹍鹏听后,信心越来越足。老师的每一次作业,他都能高质量完成。

转眼,杨升燕已经给杜鹍鹏发送了四百多次作业,也正是这些饱含着责任心和师者大爱的作业,让杜鹍鹏的语言能力恢复得越来越快。

2021年元旦那天,杨升燕来到杜鹍鹏家,几位昔日同学也准时赶了过来,在大家的见证下,杨老师为杜鹍鹏开了场特殊的诗歌朗诵会,在音乐的伴奏下,杜鹍鹏一连朗诵了十几首古诗词,每首诗词都字正腔圆,饱含感情。每读完一首,杨升燕都带头为他鼓掌,并开玩笑地说:“鹍鹏,你读得很棒,老师水平有限,得找大学老师教你了!”杜鹍鹏却郑重地说:“老师,我还需要您的指导!”

朗诵会后,杜鹍鹏和妻子郑重地把事先准备好的一面锦旗献给老师,锦旗上写着:心系学生,大爱无疆。杜鹍鹏还向老师深鞠一躬,动情地说:“谢谢您,老师,是您帮我恢复了语言功能,能成为您的学生是我的最大幸福!”

能教出杜鹍鹏这样道德高尚的学生,是杨升燕为人师的最大欣慰。而成为极具爱心、甘于奉献的杨老师的学生,对于杜鹍鹏来说,更是莫大的幸福。“师生情深,互传正能量”,这份跨越数十年的师生情谊打动了千万网友,而这段人间佳话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与美好。

责编/昕莉

猜你喜欢

康复师生作业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快来写作业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作业
“十二五”期间3.6万贫困孤独症儿童获得康复补助
麻辣师生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