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实物讲述促进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2021-05-24赖斯欣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9期
关键词:小班幼儿

赖斯欣

【摘要】良好的语言能力是幼儿将来发展必不可少的技能,也是影响幼儿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交往日趋频繁的现代社会,良好的语言能力更是幼儿走向成功所必需的。实物讲述是以实物作为凭借物来帮助幼儿讲述的一种活动,具有真实可信的特点,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教学。本文选择适宜的实物作为凭借物,从活动目标的调整、教学策略的调整、区域联动等方面探究实物讲述的策略,让小班幼儿在原有的语言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实物讲述;小班幼儿;促进语言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语言领域中开门见山地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可见,幼儿园必须重视语言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幼儿的语言。

心理实验表明:幼儿实物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首先,幼儿是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或在生活中直接感知物体,把相关物体归在一起;其次,进一步发展到能按物体的某一突出的非本质特点进行概括,形成初步的实物概念。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低,又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且他们讲述时容易出现混乱,所以难以完整有序地表达自己所要描述的事物。实物讲述教学,因为凭借物直观具体,可以让幼儿直接通过感官去看、摸、闻、尝,用直接体验的方式去讲述各种实物的特征和用途,让幼儿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创造了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对某一事物看法的机会,从而促进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

一、提供适宜小班讲述的实物

实物讲述更侧重于对实物有关特征、用途等方面用语言表达,而不是着重于实物认知。用实物作为凭借物来帮助幼儿讲述这一活动,具有真实可信的特点。由于幼儿思维水平、表象储存能力有限。因此,他们无法做到完全脱离情景讲述,通常需要借助凭借物。那么,凭借物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小班的实物讲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考虑选用多样化的实物来激发儿童讲述的兴趣。

(一)选取讲述的实物应与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契合

当讲述的内容贴合小班幼儿生活实际、符合小班幼儿的生活知识经验时,讲述内容更容易被幼儿接受和理解,更能引起幼儿的讲述兴趣。在实物讲述课堂推进的过程中,小班级课题组的教师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并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发现颜色鲜艳的常用物品最能吸引幼儿的目光。本园利用“餐前水果”这一巧妙契机,结合丰富多样的时令水果,经过商量制定出第一期实物讲述课的凭借物,选择幼儿最熟悉的实物——水果,以吸引幼儿的注意,调动幼儿的兴趣,来更好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在“实物讲述——水果”的教学活动开展初期,教师选择小班幼儿最熟悉的水果——苹果进行讲述。教师设计了从苹果的形状、颜色、手感、味道这四方面特征来进行讲述。第一,通过眼睛看一看,苹果是圆圆的,这为幼儿积累了丰富的形容词、叠词等词汇。圆圆的物品在生活中有哪些呢?像什么东西呢?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迫不及待地想分享,有的幼儿说像气球,有的幼儿说像蛋糕,还有的幼儿说像棒棒糖。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圆圆的气球、圆圆的蛋糕、圆圆的棒棒糖,这对加深幼儿对形状“圆圆的”这一概念有很好的帮助。其次,苹果的颜色是红红的,黄黄的,绿绿的,教师在提取幼儿词汇中又提炼出“又红又绿”。第二,通过小手摸一摸,知道了苹果的触感是滑滑的。第三,通过鼻子闻一闻,知道了苹果的味道是酸酸的、香香的。第四,通过嘴巴尝一尝,知道了苹果的味道是甜甜的,酸酸甜甜的。在学习苹果讲述的基础上,迁移到其它水果的讲述。为了让每个幼儿都有开口讲述的机会,本班专门在语言区开展了“推销小达人”的活动,由幼儿扮演“推销员”,通过语言向顾客描述水果,把水果卖出去,充分调动幼儿讲述的欲望。

(二)选取讲述的实物应与小班幼儿的兴趣爱好相吻合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小班第一学期的后半阶段,幼儿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不時也会谈论起家里的趣事。例如,今天爸爸妈妈买了什么玩具,笔者发现幼儿对玩具很感兴趣,会去比较不同玩具的特点,接着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于是,小班课题组后阶段的实物凭借物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实物——我最喜爱的玩具,幼儿收获满满的。

二、小班实物讲述的日常教学活动策略

实物凭借物的选取对讲述活动的开展过程很关键,但在组织教学中,如何设置活动目标,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才适合小班实物讲述呢?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显得尤为重要,在开展小班实物讲述中,课题组通过不断地“一课三研”和调整,逐渐摸索出一些教学方法。

(一)活动目标的调整

活动的目标贯穿于一个教育活动的始终,对活动起着主导作用。但在实施教学活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认为实物讲述,只可以围绕名称、结构、形状及用途等方面进行讲述。以“柠檬”这节课为例,教师认为,幼儿只要可以通过各种感官说出柠檬的形状、颜色、触感、味道即可,但其实幼儿的兴趣点远远不止这些。教师只关注既定目标的达成,忽视了幼儿最原始的表现,忽视了“柠檬”最显著的特点:味道是酸酸的,幼儿尝过之后脸部表情千奇百怪,丰富多彩。教师忽略了语言目标是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生成活动”的教育性。这让教师再次讨论时对目标进行重新调整。教师将目标的调整分为以下三点:第一,在集体场合自然大方地讲话;第二,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对实物的形状、颜色、手感、口感等进行讲述;第三,通过活动丰富描述性词汇及抓住闪光点、惊喜点进行拓展。通过调整,发现幼儿对人的脸部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进行了大胆的想象,大胆地描述出了幼儿表情的凸显之处。

(二)教学策略的调整

新的讲述方式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让幼儿做感兴趣的事,做有挑战性的事,做有思维参与的事,做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事,培养幼儿乐于思考、大胆讲述的能力。

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无法讲述长而丰富的句子,这让教师再次讨论时对教学策略进行了重新调整,在教研活动中研讨出了“提示图卡”的策略,让幼儿在课堂中自主操作,操作后讲述。教师将教学策略分为以下三点:第一,从神秘袋的谈话开始,吸引幼儿的眼球;第二,幼儿多感官体验;第三,根据操作图卡的提示进行讲述。幼儿多感官体验,自由讲述。每人一个柠檬,自我感受柠檬的特征。教师一边操作图卡,一边讲述完整句式。首先,教师出示“眼睛”图卡,示范讲述图卡:我的柠檬是黄黄的,大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像一个大橄榄球;然后,教师出示“小手”图卡并讲述:我的柠檬摸起来是粗糙的、滑滑的;最后,教师出示“鼻子”图卡并讲述:我的柠檬闻起来是香香的、臭臭的。教师示范后,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根据图卡提示操作,并用完整的句子讲述。通过调整,发现幼儿讲述的连贯性增强了,对柠檬特征描述更加丰富。

猜你喜欢

小班幼儿
小班幼儿入园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让小班幼儿尽快学会使用剪刀策略浅谈
智慧三心,激活小班活动区游戏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一日常规
小班幼儿“自我中心”的表现与分析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
废旧材料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研究
幼儿入园焦虑表现及应对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