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校沟通策略

2021-05-24刘光善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9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心理辅导心理问题

刘光善

【摘要】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和小学生相比,他们在生理上渐趋成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因而对于环境,对于周边的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但初中生人生经历、社会阅历浅薄,在心理上仍然是非常稚嫩的。在新的环境中,在青春期这一人生中的特殊时期,初中生往往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家校的合力。因此,关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家校沟通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分析论证了关于学生心理問题的家校沟通的目的和困难原因,强调了家庭对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性,简要论述了心理危机防控工作特点,并给出了关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家校沟通的策略,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心理问题;初中生;家校合作;心理辅导;人际交往

对于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一直以来都为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作为一个过来人,笔者深知在这一阶段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面对着新的学习环境、新的朋友、新的学习内容,以及自身成长所带来的诸多困惑,都给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埋下了祸根。面对初中生,我们需要做好心理危机的防控,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和扩大化。在这一方面,很多人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关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家校沟通策略方面的研究却少之又少。而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学校方面的努力,也需要家庭的配合。因此,在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时,家校沟通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笔者仅根据自己的认知,就此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家校沟通的目的和困难原因

1.家校沟通的目的

针对心理问题学生的家校沟通问题之所以存在,在于问题牵连的复杂性,涉及法律、疾病医学、学校学生管理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需要减少指责与评判,以共情之心,与家长一起面对学生问题的性质及情况,认识到早期干预治疗的好处。家校沟通的目的并非减少麻烦或推卸责任,而是集多方力量更好地帮助问题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2.家校沟通的困难原因

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家校沟通过程当中,很多教师都反映家校沟通存在困难。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和家长沟通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类原因:①家长不认为孩子问题很严重;②家长担心孩子因此不能上学;③家长担心“心理疾病”污名;④不知道能为孩子做什么;⑤放在学校比放在家里强;⑥对孩子缺乏应有的感情……

二、家庭对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就当前而言,对于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依靠于校内的心理辅导团队和基础心理课程,这种单方面的、单一的心理问题干预的效果微乎其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萨斯·奎汉纳做过一次对照试验:那些和父母相处和谐,父母和家庭能够为学生在校的学习提供大力支持和情感关注的学生,要比那些和父母联系少的学生,有着更低的抑郁几率,在初中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产生孤独感和挫败感的概率也更小。

从这个对照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环境对于个体的巨大影响。FBCI(家庭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也明确的表示:家庭谈话、家庭危机干预、对孩子心理引导等一系列基于家庭背景所开展的心理活动课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因此,要想切实解决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决不能够单单依靠校方的努力,必须要寻求家庭的合作。

三、心理危机防控工作特点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的针对性意见》于2017年出台,其中提到:“要想切实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多方联合,将学校、家庭、组织、个人的力量结合起来,并不断促进全社会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这一文件表达了国家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视,也提出了家校共同解决的具体要求。此外,在2014年颁发的《精神卫生条例》的第三十一条中,这样说道:“心理疾病患者需要在其监护人的同意下,方能够住院进行治疗,未取得其监护人的同意,医疗机构不能够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从现实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问题案例来看,家长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我国的法律法规也规定了家长在心理问题干预上承担着必然的责任。

在我国,开展心理危机防控,其目的主要是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进行科学的引导,使那些环境适应能力弱的人因此少出现心理问题。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做好他们的心理问题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当中,必须要求青少年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其更加健康、更加茁壮地成长。因此,心理危机防控对于培养学生的个体主观能动性具有重大意义。

四、构建家校“沟通——合作”的策略

1.提高家长心理辅导意识

和谐的、友善的家校合作氛围的建立,首先需要家长具备较强的心理干预意识。这心理方面,大多数家长自然不是专家,没有这样的意识和知识储备。因此,学校方面需要在此方面提供一些帮助,从而使家长能够树立起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比如,很多初中生都会因为接触暴力游戏,以及影视剧中的剧情而出现一些心理反常,作为家长,在学生居家期间要提高审视力度,尽早发现问题,并严肃对待,不能忽视,或者轻视。此外,为人父母者,还应该具备基本的心理危机意识和沟通技巧,能够始终和孩子心平气和的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不会使孩子不想沟通、不愿交流。作为校方,要充分发挥自己在心理专业方便的优势,借助于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对学生家长进行相关培训。比如,微信公众号、心理微课、微博、知乎等等,借助于网络手段定期进行心理知识的推送,并就此搭建起家校沟通的平台。

2.关注学生在学校的人际交往

在学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的时候,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班主任,其实都希望能够尽快解决,这当然合乎情理。但是,从学生角度出发,从专业理论知识出发,这站不住脚。这种“实事求是”态度其实忽视了个体成长的目标性,反而对学生是一种刺激,从而加剧学生的心理问题。因此,在针对学生问题的家校沟通当中,我们需要给予个体更多的情感上的照顾和人文上的关怀。使学生从一些细节中感受到来自父母和教师的关心,使他们在人格上感受到尊重。进而,我们就可以彻底分析他们在学校的人际交往,通过谈话和观察,制定完备的个人成长策略。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心理辅导心理问题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