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型班级家长委员会行成机制策略研究
2021-05-24孙磊
孙磊
【摘要】中小学“家委会”现象中较突出的问题是家委会缺乏独立自主开展家校合作的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委会缺乏团体凝聚力,家委成员的产生代表性不足,家委会参与意愿不足、家委会参与能力不足等,导致家委会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流于形式。针对此现象,笔者在所带班级尝试了创建自主型家委会,实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大大提高了家委会团体凝聚力、家校合作行动力,从而促进班级教育工作发展。
【关键词】家委会;自主机制;策略研究
2012 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后,“家委会”作为学校教育体系中必设的机构,在参与学校教学管理、为学校提供支持服务、为家长发言等方面发挥着其独特功能和作用。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虽然中小学校普遍建立了家委会,但家委会在运作过程中却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工作缺乏自主独立性、参与学校教育工作流于形式、虽有章程但没有严格遵循开展工作、缺失真正的家长议事决策机制等。所有的现象背后,都反映当前家委会未能充分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针对此现象,笔者在所带的初一级“肆意辉煌”班创建了自主型家委会,很好地调动了家委会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在促进班级发展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肆意辉煌”班家委会创建工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以下关键词:建沟通平台、铺垫、创建、应用。其方略如下:
一、建设家长沟通平台
即是建立家长微信群。家长微信群是开展家班合作的重要平台,尤其是家班合作的初期更是如此。归根结底,家班合作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做好的,它是需要一群人才能做好的,那用什么方法把大家聚起来方便易行呢?建微信群是个不二之选。“肆亦辉煌”班家长微信群建群伊始,就有很强的目的指向性,就是为了建立家班合作的机构平台——家长委员会。因此,“肆亦辉煌”班家长群的建立标志着班级家长委员创建工作的开始。
二、家委会成立前的铺垫
在正式发动家长成立家长委员会之前,需要与家长互动、建立情感基础、达成共识。班级家长微信群建立后是不宜马上就提出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的,因为家长间没有建立联系,没有群众基础,这样贸然发动建立家委会,可能就得不到很多的家长响应。关于怎样去做好铺垫的方法很多:邀请家长来学校、班主任登门拜访、约谈等。不管用什么方式,在铺垫阶段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争取得到家长的认可,首先让家长们觉得“班主任是优秀的,这个教师肯花心思、努力向上、在教育上有自己的见解,有新颖而独到的方法,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新鲜的东西,跟着他有得‘玩,孩子跟着他一定会得到好处,获得更好的成长”。这样才能树立起班主任在家长中的专业威信和工作号召力。而前期的铺垫工作可分为静态铺垫和动态铺垫:
(一)静态铺垫(思想意识)
静态的铺垫简单来说就是“我说你听”。利用各种时机、各种渠道向家长们介绍我们的特色班级文化:班级发展愿景、班级核心价值观、班级约定、班级制度等,直白点说,就是讲给家长听:我们想把班级打造成怎样的一个集体、想把他们的孩子塑造成怎么样的一个人、我们规划是如何去打造的,以及在这种班级文化引领下这个班集体取得哪些优异成绩、他们的孩子获得了哪方面的进步。在讲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讲得越具体越有针对性就越具有征服力。
(二)动态铺垫(行为活动)
动态的铺垫就是“我说大家做”:“肆亦辉煌”班依托家长微信群等平台,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由班主任發起、家长学生参与共同完成的活动。比如,“让煌宫炫起来”“最具班级精神人物评选”“我和孩子同一件班服”等。每开展一个教育活动,都要做好构思,为这个活动做一个美好的诠释,赋予一个积极的意义,并把活动的目的、意义向家长学生做充分的解释宣传,以争取最大数量最大程度的参与支持。例如,在开展“最具班级精神人物评选”活动时,班主任解释为:宏扬班级正气,稳固班级主流意识,让虚的班级精神文化人物化、实体化,变成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一个个可以模仿的标杆模范,这既是对获奖学生的莫大激励,也能充分发挥这些榜样学生的辐射带动作用。“我和孩子同一件班服”活动同样借助时机精心策划而来。为迎接学校的以班为单位的集体赛事,凸显班级特色,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历时三周,几易其稿,最终设计出了班服。当制作出来后,其炫酷时尚的效果,引得不少家长在家长微信群中纷纷点赞称好。“这样炫酷的班服,别说孩子,就连我也喜欢呀!”“穿上和孩子们一起忆忆当年!”“老师,给我也来一件吧!”……诸如此类的发言,在群中接连不断地出现。由此可见,当在运动会上、毕业礼上、或是家长会、户外活动时,如果学生发现爸爸妈妈和他们穿着同一件战服,他们将会倍感亲切,他们会感到来自父母的认同与支持,他们将会倍受鼓舞、精神百倍,必定会拉近亲子关系,增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
(三)铺垫带来的效用
一系列的铺垫可以带来两大收获:一是可以发现哪些家长热心参与班级的活动关注支持班级的发展,为以后筹建家长委员会储备了人力资源,二是与家长越来越熟悉,关系更近,与家长们的良性情感基础逐渐建立起来,收到了他们的反馈。例如,“作为家长,我们非常满意学校的各项素质教育,非常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我们家长很放心也很满意,我们相信孩子在学校老师点滴的教育下,会一天天地进步的!”“老师教育思路清晰,敢创新,有方法,赞一个!”“看着老师和孩子们这么努力,一直想为你们做点什么,谢谢你们,你们让我看到了曙光!相信在老师和家长以及孩子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一定能成为学校最靓丽的风景线!”诸如此类的积极评价在家长群中得到了共鸣。铺垫到了这个火候,很多家长都已经很信任认同教师、成了教师的忠实支持者、教育的同盟者了,是教育阵线上自己人了。这就朝着创建家委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接下来进入创建家委会的直接行动。
三、家委会创建工作
(一)建立“家委会筹备委员会”
在微信上将之前最活跃最支持班级活动的家长拉进一个小群,起名为 “家长委员会筹备委员会”,班主任直接表达关于促进班级进步的教育构想、孩子未来发展的规划,向家长介绍班级发展的美好蓝图,增强家长们对班级发展的期待和投入意愿;再向家长讲述在开展班级管理班级建设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现实困境、条件制约和难以逾越的瓶颈,让家长清楚地知道原来班级发展需要得到学校以外更多资源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