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2021-05-24颜景新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数学语言生活化
在小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但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大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如何。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中,要将抽象化的数学使学生形象地接受,一个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许多生动有趣的东西。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从而乐学、爱学,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将学生牢牢吸引住。在保证数学本身的科学前提下,教师有时还需要列举通俗的实例,引用形象的比喻,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如在教学生解应用题的过程中,先后寻找多种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东西:工程队、鸭子、粽子、大饼等,最终终于让学生从新认识了数学:数学就是生活。
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领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的原形,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爱数学。
二、教师在数学教学生活化中发挥主导作用
1.教师教育意识要生活化
生活中处处是学问,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要形成生活化教育的意识,善于观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数学思维,发挥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同时,应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知识联系实际,使教学内容回归生活。
2.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现有资源
在教学生活化同时,不能离开教材基本内容。现阶段的教材响应教育改革步伐,经过专家悉心编写,历经多次修改,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很多教学内容已经做到了生活化,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现成资源,开展生活化教学。
3.教师教学内容要具有较强针对性
教学内容只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活动范围,把握他们知识掌握情况、思维能力等,这样才能因材施教,有所侧重,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4.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注重生活化
教学评价也要突出生活化内容,在课堂教学评价或者考试命题时,教师要侧重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实例,加强对学生的生活化引导,进一步提升教学生活化的效果。
总之,教育必须首先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山东聊城开发区蒋官屯联校李官屯小学 颜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