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风化甘露 滋润幼苗长

2021-05-24肖惠妮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物品课件游戏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智慧发展最佳时期。在此,我们着重从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以采取多种教育教学形式来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幼儿“乐学”中有效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使幼儿智力充分得到开发。

一、以游戏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游戏对幼儿的成长有重要的价值,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身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圣的心灵活动的产物。”《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明确提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多以游戏——玩中學、学中玩的形式开展。在课前我认真分析教材,画好游戏图卡、制作好游戏头饰、胸饰等让孩子与同伴之间合作游戏,以游戏进行教学。如在玩“小猫钓鱼”的游戏学加减,在玩“走迷宫”的游戏学十以内的顺数倒数,在玩“跳房子”的游戏学单数双数等游戏活动,在教幼儿认识《对对双双》玩找朋友游戏:每个幼儿拿出椅子底下的物品戴在胸前,听音乐找朋友看同伴谁和你戴着的物品是一双或是一对的成双成对站在一起手拉手做你是我的“好朋友”的歌表演。使他们很快就掌握了“双”、“对”的含义、概念,能在游戏中准确将物品进行配对。给孩子提供熟悉的情景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与现实生活的数学联系起来,让他们感受数学跟生活密切联系,用心感受数学的美丽,使其在游戏中轻松、快乐的情景下学到了数学知识。

二、利用课件图文、视频进行数学教学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把现代化多媒体课件教育用到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并联系生活利用课件图文视频中的幻灯、录像情景等手段,进行拓展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幼儿兴趣,拓宽信息渠道,引导全面深入理解量、数、计算、空间、与数量的概念等等。课件图文视频教育手段具有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特点,示范、展示明了,它经直观生动形象,使幼儿身临其境、身受其感。在动态、立体的信息传递中,幼儿调动视觉、听觉和触觉,有利于幼儿重点观察、分析、思考。如:我应课件录像,引导幼儿《认识时钟》、用图文传送器进行学习分二次类《花儿朵朵开》《大于号小于号》《看图找错》,还利用音乐室的一体机播放课件进行学习《6的组成分解》《10的组成分解》等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课件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化虚为实,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趣味性,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学习数学收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三、创设环境,提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材料

贴近幼儿生活,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区域环境, 让其在丰富、多样的区域游戏中,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独立选择活动内容来学习数学知识技能,通过自己探索与动手操作获得有关事物的形状、数量及各种关系等感性经验,形成初级的数学概念,并有正确使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激发幼儿想玩、乐玩的兴趣。

(一)创设环境

创设宽松自主的环境,让幼儿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由活动,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自主学习。

充分利用数学区墙面,将数学操作游戏巧妙设置于其中,为满足幼儿好玩、好动、好游戏的天性。如设置数学角色游戏,谁来做服务员或顾客,应用钱纸币来购买各种物品的数量,需要多少钱多少纸币,这些钱能购买多少件物品,有几个人来买等,活动化操作形式,使幼儿可以自由走动、合作游戏。

(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明确指出: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条件。此外,引导幼儿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在数学区提供具有趣味性的操作材料,来满足幼儿动手操作愿望。如在设计数学区套圈材料中投放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颜色圈圈、抽卡袋和答题卡,引导幼儿将圈圈按颜色分类,有的孩子会按大小分类,接着抽答题卡,观察答题卡上的数量、颜色后再按要求进行套圈游戏,孩子们觉得这游戏趣味性很强便积极的参与其中,此材料使幼儿“乐学”大胆操作实践,促进幼儿思维水平得到发展。

四、开展数学区域活动来操作实践,助推幼儿智力发展

操作活动是幼儿的一种主动探索活动,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手、眼、脑并用,教学做合一,坚持以‘做中学、玩中学数学知识”。教学中我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精心设计适宜的数学区域活动,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向幼儿介绍材料的玩法,引导幼儿操作。如学习《对对双双》的数学活动中,让幼儿巩固《对对双双》的概念,进行分五个小组操作。

1.“拿金桔一对”:请幼儿把桌子上许多的小金桔,每人拿两个(一对一对、一双一双)装入规定的福字袋里。巩固强化幼儿的认知(两个具有相同用途或造型的物品叫一双或一对),金桔的用途是拿来吃,造型都是圆的。

2.“摆放小鞋子”:把很多自制小纸鞋按鞋底颜色、鞋面图案一样的,按一双一双的摆好。

3.操作“连线”:给长方形纸板上左右两排物品配对,用绕毛线的方法进行连接对对双双的物品。

4.“找错”:每人一小盒里装有十六种物品图卡,看看十六张图卡中的物品里是否存在有对对双双的,把不是对对双双的挑出来放在盒子外面,它们中存在有对对双双的东西放在盒子内。

5.“塑造对对双双的物品”:用橡皮泥印出一对对一双双的物品摆在桌子上。

操作完成后幼儿进行成果展示。这一环节里,主要是考验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再次强化幼儿所获得的经验,对知识进行巩固,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此外,在数学区域里提供指偶、布偶各种头饰、胸饰、橡皮泥及许多小图卡用“匹配”、“找朋友”、“看图找错”等进行分类或排序或口编应用题;还引导启发幼儿根据所学过的内容进行自画、自折、自摆来认识大小、长短、粗细、厚薄、高矮等使幼儿极为感兴趣,而且开展的烘烘烈烈,幼儿能在集体中大胆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非常有趣。

实践证明,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活动,在轻松自然的情境下让幼儿在“乐学”中有效促进了幼儿思维的发展,使幼儿智力充分得到开发。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田家炳实验幼儿园 肖惠妮

猜你喜欢

物品课件游戏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图画捉迷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找物品
创意,源自生活的可爱小物品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