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2021-05-24丁肇亮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主动实施创新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科学探究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的需要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性,适时引入与物理教学内容有关的最新物理成就。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科学技术信息,增强学生创新的使命感,也有利于引导他们去探索更新的知识、培养创新意识,让他们意识到科学创是新永无止境的。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呢?我想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内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俗话说“我树根不晃动,你树枝白摇晃”。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由“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从初中生的心理状态来说,他们的学习活动最容易从兴趣出发,最容易被兴趣所左右,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记忆力都与兴趣紧密相连。在兴趣中学习,思维最主动、最活跃,智力和能力发挥最充分,近代物理大师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诱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因此,每个教师都希望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尽量使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提高。

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呢?

一、从新课的引入入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般来说,新课的开始,学生都会受好奇心驱使,接受新知识的愿望劲头较足,教师一定要不失时机地抓住这种好奇心,使其转化为迫切的求知欲。所以必须重视新课的引入,让学生从步入课堂的开始就对即将学习的知识充满了热切的期望,充满了好奇心,充满了兴趣。

新课的引入方法很多,可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1.“魔术”实验引入

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多数是受直接兴趣的影响,而实验最容易使学生产生直接兴趣,尤其是在新课的开始阶段。

如讲“大气压强”一节,我先做一个魔术 ——“新覆杯实验”,准备一个盛大半碗水的大碗、一张光盘(中间的孔用透明胶条粘住,不漏气)和一条手巾,事先将光盘的边缘粘好透明胶条(便于用手能够拉动)。我事先将光盘盖在大碗内部,将大碗倒置用手指伸向大碗内部,向学生示意碗内没有东西,然后将碗放在讲桌上,用手巾盖好(注意观察好透明胶条拉手的位置),我在用手将碗内的光盘拿出(不要被学生发现),再次用手拿起大碗向大烧杯里倒去,水就流了出来,这时学生会惊讶万分。学生们带着“想一探究竟”浓厚的兴趣纷纷投入新课的学习中。

2.生活的事例引入

物理是研究物体的规律的学科,这种规律又普遍包含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事例来引入新课。如讲:“摩擦力”时,可先问“穿旧鞋为何比新鞋容易滑倒?”讲“压强”时,可先举“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木凳上舒服”等事例,在学习“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教师可以提出“照相机能照像,手机相机能照像,可是你知道照相机是怎样成像的吗?”等。

实践证明,用这些为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引入新课,学生感到自然、亲切,不但能唤起对有关感性知识的回忆,而且使他们积极思维,比较容易理解所学的概念和规律。

3.试题引入

选择有着趣味的题,能使学生开动脑筋,引导定向思维。

讲“密度”一节时,我们拿出外表完全相同的铜圆柱体和铝圆柱体各一块问学生“我们怎样鉴别它们?”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学生思维比较活跃。

4.故事情景、社会热点引入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很多趣味性很强的故事,如“曹冲称象”“哥伦布竖鸡蛋”“阿基米德称王冠”等等。同时关注社会事件、热点新闻,如“马航MH370”事件、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在引入新课时,有针对性地选一些小故事,可使学生兴趣顿生、气氛活跃。

总之,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上课就紧紧地把学生的心抓住使他们急于想了解各种问题发生的原因,既引导学生产生疑难,又为学生架桥铺路,这样不仅启迪学生的智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而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难点的突破,稳定学生的兴趣

初中生的兴趣容易激发,但也容易转移或减退,教材的难点,若不能有效地突破,学生不能理解和掌握,势必会影响以后有关内容的学习,累积起来会使学生失去兴趣,甚至失去信心,如能突破,不仅能培养学生知难而上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教学中生动的比喻、形象的图案,能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枯燥知识的趣味化,恰当地应用有助于难点的突破。如利用自来水管中水的流动对照导线中电子的移动,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物理课中许多实验、现象、规律都是通过图来表达的,学生看不懂图就无法理解课文,这些图必须详讲。如串、并联电路电磁继电器等必须将实验模型和图一一对照讲解,这样做有助于突破难点,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兴趣

对初中生来讲,实验探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除教师做好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要求学生做好书上要求掌握的分组实验外,必须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想想议议”、“想想做做”,开展活动。如在学习压强一节时,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的学习用品、用具设计实验,这个“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實验,学生对器材的选择却是五花八门:海绵、椅垫、钢笔帽、面巾纸、圆珠笔等等,实验气氛十分活跃,实验现象一目了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观察分析交流后,弄清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这些小实验的成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从被动做实验到主动、积极地寻找材料做课本上的实验,有的还自己设计或改进实验,增加了实验的可见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在物理教学中,有目的地开展一些小实验,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学、玩”结合,随自己的想法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这个过程成为他们积极思维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这样有利于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智力条件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自然、接触社会,使学生产生由被动学到主动学、乐于学的飞跃,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又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给学生恰当的评价、提问后的肯定、考试后的表扬与鼓励、上课时生动的语言等都会使学生树立信心,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可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便能以积极的态度去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中学 丁肇亮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教学
留言板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教育教学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