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落地开花

2021-05-24付秋平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人文儿童教材

站在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上,我已辛勤耕耘二十几载。回首自己走过的路,真是艰辛而又坎坷,但经历了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此时才能体会到到达山顶之时那种欣喜若狂的心理。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来,不知不觉已在我们这儿生根发芽﹗在自己进行耕耘的同时,偶尔写点收获。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是用来反映思想﹑交流思想的。语文教育的任务是在听、说、读、写方面培养技能,使技能训练形成习惯。现将自己在小学语文学科方面的教学方法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找准入课的突破口

我们在教学一篇新课时,教师必须充分吃透教材,认真阅读课本和教学参考中的教材介绍,准确把握编写者的意图,使我们对教学能放能收﹑有的放矢,找出自己进入文章的通道。如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时,我先让大家从初读课文中去寻找美、感受美,而展开突破口。

二、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动下,我们地处山区的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教材优势,注重对儿童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对儿童进行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开展一些具有实际效果的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活动,拓宽儿童的语文学习空间,增加儿童语文实践的机会,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从去年带上三年级语文课以来,上课时我努力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从上课老师讲到学生敢于站起来说,由学生敢于站起来说到他们自己能把握问题的关键﹑抓住要点回答准确。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更是师生平时交流互动、感情共同靠近,共建和谐课堂平台的有力证据。在这里,我还想补充的是:要努力改进、促进课堂教学,必须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综合,大胆启发、鼓励孩子敢说、敢于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才能开发儿童语文创造的潜能,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三、注重课堂评价,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具体施教的时候,要根据教材的新特点和儿童实际,让儿童倾吐原来学过的知识总结归纳出新知识。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要多读精讲,注重课堂的积累;另一方面要尊重并鼓励儿童说出个人的独特的阅读感受,鼓励儿童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见解。但要想做到这点、做好这一点必须注重课堂对学生的评价语言。

记得我在几年前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一文时,提问到这样一位同学:“老爷爷,您在这儿来来回回好长时间干吗呢?这位学生回答,我在这儿 来来回回踩踏,是看那块搭石不平稳,生怕过往的行人万一踩到河里去,那样可不好啦!我评价道:多好的一位老人,自己走过去不算,还能想到其他人,我真是自愧不如啊!”自打上了这节课后,这位学生活力充沛,脏活抢着干,尤其是在上课,各种角色都能适应,非常大胆,于是我及时表扬,授予他“四年级小小表演家”的称号。现在,这位学生上语文课时,可以说老师的每个 眼神、每个动作、每一个词语他都能知道其中的思想。这不正是课堂评价语言所起的效果吗?

四、注重教材的人文性

培养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我们应把这项任务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让文章中的人、事通过熏陶感染,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有反映人们无私奉献、关爱他人的《搭石》,有赞扬人们爱心行动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等。我们广大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对孩子们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教材人文性的把握与利用。

各位同行,成功源自执着。我想:只要自己坚持,只要自己永不放弃,坚持不懈地朝自己的目标努力,那么成功必定属于我们自己。最后,衷心希望各位小学语文教师在强化自己素质的教学课堂中要“以文入情,以情悟文,情文结合,以文育人。”

山西省陽泉市盂县第三实验小学 付秋平

猜你喜欢

人文儿童教材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教材精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留守儿童
人文社科
六一儿童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