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衔接的高年级古诗文教学
2021-05-24刘晓娜
学好古诗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升我们国家与民族的文化自信有着重大意义。我目前所教的学生为正面临小升初的六年级孩子。我与他们在一起共同学习了近三年。古诗文曾经是我们教与学的难点,经过不断探索,它也是我们的成长点。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古诗文欣赏能力,我有了一些思考。
一、同一教材里进行文本重组,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
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第一单元出现了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一首诗,第六单元出现了与苏轼颇有渊源的同一时代的另一位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诗,第七单元又出现了苏轼的文言文《书戴嵩画牛》。文史不分家,古诗文的学习离不开诗人的写作背景。既然两位都很有思想的文学家处于同一时代,同朝为官,人物的命运也因政见不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为了帮助学生更清晰、更系统地了解苏轼和王安石的作品,结合体裁与写作时间,我把它们安排在一起,讲完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紧接着便讲了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随后进行了苏轼的文言文《书戴嵩画牛》。由两位文人,三个作品,牵出一段历史以及一系列文学作品与文学家,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更开阔了学生的文学视野。
二、精心备课,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学生能力提升点的有效衔接
以《书戴嵩画牛》为例。这篇古文,短小而精悍,生动而鲜活,两个笑字,内涵丰富,画面感很强,启发我们尽信书不如无书,要多思考多观察。六年级学生对文言文的表达形式并不陌生,也了解了一些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知道借助注释和字典疏通文意。但是由于文言文特有的表达方式与学生日常使用的白话文之间差异较大。因此,学生在理解文意,读懂文本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基于此,在最初的设计中,我在指导学生如何将课文读准、读通、读懂,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上下了比较大的功夫。六上的语文教材在语文要素上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课后题中用自己的话创造地讲这个故事又是本课重点要达成的目标。在第一次试讲中我带着孩子们在通读的基础上尝试着加入想象进行趣读。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倒是兴趣十足,也读懂了故事要表达的观点。可惜没能留出时间进行创造性地讲故事。
于是就有了第二次试讲。在这次教学中,我又精炼了指导学生读的教学内容,留出了学生讲故事的时间。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关于创造性复述学生其实并不陌生,早在五年级上学期《猎人海力布》一课学生就已经习得了一些创造地复述故事的一些方法。在《书戴嵩画牛》一课时,孩子们很轻松地就达到了学习目标。我和同组老师开始思考,这节课的设计如何能找到孩子的生长点,让孩子在学习中,能适当地够一够,在能力上能有进一步提高,而不是原地踏步。于是我开始搜寻有关创造性复述的课例以及参考资料来寻找突破点。但是翻看了很多课例都没有什么进展,经过苦苦地思索,我觉得还得在背景资料以及讲故事的形式上下功夫。古诗文的理解离不开写作背景,其实从备课伊始我就没有停止过关于苏轼关于题跋关于当时历史背景的探寻,除了利用网络搜集信息,我陆续浏览手里有关苏轼的书籍并前前后后又购买了一些相关书籍。
在第三次试讲中,学生在对本文观点的理解上有了质的发展,之前学生对“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理解止于细心观察生活,不耻下问,向行家里手请教。在这次学生的交流中又出现了除了请教内行人,也要有自己思考,懂得质疑,学而有疑,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入了。创造性地讲故事也讲得更精彩了。但是同组老师对我频繁更换课上素材,变换课堂结构提出了问题。反思自己三次试讲的经过,因为目标明确,所以大致方向是对的,因为不断搜集信息,不断有新的思考,所以我也在不断尝试,造成教学设计过程混乱、不清晰,过于随意,缺少条理与层次。于是我赶紧梳理自己的教学设计,对比三次试讲,取舍有关内容。删繁就简,哪些是课堂上必须出现的,哪些可以根据学生上课生成情况机动处理,基本已经了然于胸。
到正式展示这节课时,其实我已是第四次讲了。听课老师反映不错,效果比前三次都更好。学生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自己的创造,学生的读层次递进,能力逐步上升。高年级,注重在诵读中体味揣摩内容和情感。朗读能赋予作品生命力,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的,学生先把课文读活了,后面才能把故事讲活,故事讲活了,这篇古文也就学活了。当然,因为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总想着其实有些备用资料在课堂上如果能出现,会有更好的呈现。这种缺憾也是我继续努力的动力与乐趣所在。无论如何,在诱惑面前,我守住了初心,追求真实的课堂,没有为了把课上得漂亮做任何提前的铺垫。根据教学情况,该一课时完成,我做到了用一课时达成所有该达成的目标。真实的课堂,真实地学习过程,和学生一起享受了读书的快乐,体会思辨带来的智慧,看着学生能把课堂上一点一滴的收获内化为自己创造性的表达,有所进步就好。
三、同一主题比较拓展阅读,实现不同年段的有效衔接
仍以《书戴嵩画牛》为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苏轼的表达目的,我课上又让孩子读了苏轼的另一篇文言文《书黄筌画雀》,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两篇古文不但都采用了一事一理的写法,连说明的道理都是相通、互为补充的。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仅找到了读古文的语感,还深化了对文本表达目的的感悟。不管中考高考,文言文都是语文必考项,考试必有一道文言文阅读理解。我希望通过我的教学能让学生觉得:其实文言文读起来也可以是非常有意思的。
總之,在古诗文教学的尝试与探索中,我始终坚持联系地看问题。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用好每一个教学的例子,由这些例子展开去,做好由内而外的各方衔接,学生方能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 刘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