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本为契机,引导学生进行高效阅读

2021-05-24郭慧玲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阅读课语文课堂文本

新课标反复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不难看出,新课标要求下的阅读教学,是源自文本、立足文本、重视文本。

语文阅读课欲开学生“胃口”,一定要讲究它的味,即要有“语文味”。“语文味”是阅读课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我们作为教师,应做好引路人,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鼓励其读出自己的“色彩”,使阅读体验和感悟真正落到实处。

一、从文本出发,教师让阅读课更具有“语文味”

语文阅读无非是处理三方面的关系:文本、教师、学生,要使阅读课大放异彩,就得从这三方面入手,处理好这三方面的关系,那么到底该如何做呢?只有立足文本,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挖掘文本中丰富的、深厚的资源,才能激活他们的情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沟通;才能实现新课标在语言学习、文学鉴赏、情感价值上的种种期待。

1.提倡“语文味”,首先要净化阅读课堂

语文课应尽可能的把不具有“语文味”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语文阅读教学,说到底,就是在语言训练中让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从而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活动。净化语文课堂主要应从“语言”上去开刀。读一篇文章不仅要获取这篇文章所反映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通过语感实践反复诵读,在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语言,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从而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掌握渗透着思想感情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通过语言形式理解语言内容,进而凭借对语言内容的把握,品味语言形式的妙处,从而提高语言能力。做到“因文解道,因道悟文”、“文道统一”。而其他一切与此无关的东西都该清除出语文课堂,实现语文课堂的纯净化。

2.利用教师自身的素养,渲染阅读课的“语文味”

要使课堂焕发出语文味,我们教师应该自身就有语文味,做真语文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试想,一个自身语言都贫瘠干涸,墨守陈规照本宣科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难把阅读课上得有滋有味的。反之,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收放自如,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管是预设也好,生成也罢,无疑都会是一堂好课。所以,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老师除了专业知识丰富外,还须博览群书,其知识构建中各方面的知识应都能有所了解,如天文、历史、地理、哲学等。但是在授课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否则将喧宾夺主。

教无定法,我们应想方设法使自己的阅读课凸显语文特色。能创新的创新,能幽默的幽默,能煽情的煽情,什么都不能时尽量真诚,也一样可以出彩。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等各方面都应尽量显示出自己作为语文人的风貌。这种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从文本出发,鼓励并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色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语文阅读教学只有把情感沟通得恰到好处、和谐统一,才能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只有让学生读出自己的“色彩”,才能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创设民主、和谐的阅读课堂。那么,如何让学生读出自己的“色彩”呢?

1.巧设疑问,激发阅读文本的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在阅读中如能教会学生真正抓住文章的疑点“援疑质理”,就能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激发阅读兴趣是产生体验和感悟的有效方法。初中生随着年龄增大,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欲了解社会,关心天下事,要求探讨人生的价值;他们想提高修养,涵养气质;这些精神需要正是引导学生投入阅读的内在有利因素。

2.指导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讀,从而真正认识文本,体味语言文字的内涵。首先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其次引导学生批注阅读。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作一些批注,掌握自主阅读权,这样学生在课堂互动时,才能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疑问,促进个性品质的形成。再次促使学生形成“初读──细读──精读”的阅读过程。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文本进行指导,让学生快速掌握阅读的窍门。

3.相信学生的阅读潜能,留足思考的空间

初中生阅读一篇课文,不是从零起步,完全可以拿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去感悟,不应以我们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课堂上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学生才能够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如果学生的答案超出了我们预定的范围,正确的应该肯定并吸纳;即使不那么准确,也要有容人的雅量,通过平等对话引导学生补充、修正,使之趋于完善。我们对学生阅读体验给予“尊重”,对学生独特感受给予“重视”,这种尊重与重视正是学生发挥个人才能、展示阅读个性“色彩”的必要空间。只要我们真正做到了“尊重”和“重视”,学生定会有超过教师、超越文本的一天!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通过准确抓住文本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了解教材的同时了解学生,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通过多向思维取代单向思维,以学生的感悟代替自己冷静的分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读、去品,从而进入文本。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阅读潜能得到了发挥,强化了教学的人文精神,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提升了他们的人生境界。

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中学 郭慧玲

猜你喜欢

阅读课语文课堂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初中英语文学小组合作阅读课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