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把握学情,回归教育本真

2021-05-24王静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小棒口诀本真

王静

时代的年轮已刻画上2021的印记,时至今日,核心素养早已不是口号,而是刻在我们心中培育时代新人的目标指向。在“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也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回归教育本真势在必行。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高效的课堂不是老师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质量的对话平台。师生之间要展开对话一方面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深入剖析,另一方面,更离不开教师对学情的精准把握。所以,以学定教,方能回归教育本真。

一、问卷调查,真实了解学生的已知点

多元化的学习渠道,使得我们的孩子并不是头脑中空空如也来到课堂上的。比如在进行7的乘法口诀备课时我就发现:教材中1至9的乘法口诀虽然是以“点状”形式存在的,但绝不意味着我们的教学就是简单机械地进行知识累加。我们要有新的理解和定位。我们不能以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为主,而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只有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前调查问卷。1、你能写出7的乘法口诀吗?2、你能用图画的方式来表现“三七二十一”这句口诀的含义吗?3、如果你忘记了“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你有什么办法算出5×7的得数吗?通过调查,我发现:全班45人中,3道题都能回答正确的同学占班级总人数的22.2%,说明知识本身对这部分孩子已经没有问题,而训练这部分孩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才是关键。有26.6%的同学对于口诀的含义理解稍有问题,说明这部分孩子应该在编制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口诀的含义。有44.5%同学对于灵活地运用7的乘法口诀来计算有问题,说明这部分知识才应该是这堂课教学的重点。只有3人,占6.7%的同学对本节课的知识感觉陌生,他们将是课堂上老师走到身边关注、辅导的重点。

这样的课前调查,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有效节省课堂的教学时间。课堂上,我首先从问题情境入手,让学生猜一猜投中一个球得7分,“熊大”可能会得几分?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对几个7相加的结果表象更为清晰。接下来,我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制7的乘法口诀,交流中,教师则重在让学生明确口诀前半句表示的是几个几,后本半句表示的是几个几相加的结果。同时,对于口诀的观察也是一个重点,在交流中学生发现前后口诀之间的联系。要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我又让学生借助乘法口诀的另一个形态——“乘法表”来学习。每学完新的口诀就对乘法表进行扩张,在扩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到表格中蕴含的信息,进一步体会不但可以利用相邻口诀来帮助解决口诀遗忘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如二七“十四”加五七“三十五”等于七七“四十九”这样的加减计算来想口诀的得数,使口诀之间的联系得以强化。这样在理解运用口诀中关注学生观察、比较、推理等多种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是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是积极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高的教学。

二、谈话交流,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惑点

有些学生已经有了预习的好习惯,来到课堂上的表现是对所学知识“似懂非懂”。比如一年级下册的“比较大小”一课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概念的难点。我们在研究教材,分析学情时不难发现:比较数的大小,学生是有经验的。但是,究竟怎样比较两位数的大小,为什么可以这样比较,学生往往是表达不清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谈话甚至是追问来体现教学的不同层次。教学42与37比较大小时,首先是直观的用小棒比较大小。应用小棒就是为了直观,所以,学生只要能发现4捆小棒比3捆小棒多,从而知道42>37即可。在此基礎之上,通过谈话来引发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小棒,又有什么办法证明42比37大?”这样的开放性的问题设计才真正让学能够搜寻已有经验,有新的发现,还可以根据“数序”来比较大小,根据“数的组成”比较大小。教师不能满足于此,还要追问:“不摆小棒、不想数序、数的组成,你还能一眼看出哪个数大吗?”通过这样的谈话交流让学生发现这类两位数大小的题的规律,即:看十位,比大小。在学生易产生困惑的地方停下来,去质疑,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产生深层对话,只有这样的教学才真正是让学生参与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关注思维,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的教学。

三、网络时代,找准课堂教学的讨论点

新冠肺炎的突如其来,将线上学习这种模式迅速植入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来。教学方式的改变随之而来的就是学习方式的更新。具有互联网时代特点的各种APP的被动介入,以及我们教师专业制作的“微课”的引入,都预示着我们必须走上调整教学模式的道路。

怎样了解学生自学微课等内容的效果呢?在实践中,我与学校老师一同研究出摸测学情的方法:习题考测、网络答疑、微课后谈话等方法。这些方法方便快捷,能够准确地确定班级学生自学微课的情况,让后续课堂有的放矢。

“微课”帮助我们奠定了学习基础,那之后的课堂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在我校数学团队教师的不断研讨,不断实践中,我们形成了“后微课教学”的对话课堂模式:“交流收获——小组热议——班级争鸣——拓展提升”。 “交流收获”,是让学生交流通过“微课”学习,都学会了什么,怎样学会的等等。在学生的交流中会产生新知的生长点,教师要及时抓住新知的生长点处切入教学。“小组热议”,是对于教学的重难点,学生是否完全掌握?教师要善于在重难点处设疑,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在辨析中达到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班级争鸣”,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前反馈单。反馈单上的错题,要进行甄别、筛选有代表性的错题。在班级争鸣环节拿出来,让学生在辩论中深化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拓展提升”,在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知识后,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本课的拓展和提升,也就是纳入培优题,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以思维挑战,拓展全体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新知的“生长点“处切入;在学生的“疑难点”处展开,在知识的“混淆点”处辨析,在题型的“易错点“处巩固。这样的“后微课”对话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深度学习。

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我想,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在不同领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材施教。只要我们紧紧围绕核心知识与关键能力,找准“发力点”,在课堂上启思,在课堂中育人,就会回归教育本真,让孩子在五育融合的发展道路上走的更远!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花园小学校 王 静

猜你喜欢

小棒口诀本真
本真
粽子
让本真成为一束光
巧移小棒
直观严谨相辉映,运动变化显本真
巧记乘法口诀
风车转转转
三八等于多少
摆六边形
共需多少根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