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2021-05-24黄婧雅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品管圈发文聚类

——黄婧雅 姚 瑶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医院质量管理活动中,在医疗质量管理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1-3]。截至2018年,在中国医院品质管理联盟的推动下,QCC活动在数量上突飞猛进,参与的医务人员达70万[4-5],产出质量改进项目80 000多个,内容涉及护理、医疗、药学、医技、院感、后勤、行政等领域[6-8]。同时,也有医院管理者致力于以QCC促进医院管理的新思路研究[9-12]。QCC与行政管理的有机结合,变行政命令为现场改善,使品管圈应用在医院管理领域实现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5]。然而, 目前QCC主要集中于具体案例的开展和应用研究,对研究现状、发展路径及开展活动内容的关系脉络等呈现较少[13]。CiteSpace是基于共引分析理论和特定算法,探测某一学科或领域结构、规律以及分布的一种可视化分析软件,由此形成科学知识图谱,可直观、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地带及发展走向[14]。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应用CiteSpace软件梳理我国大陆地区20年来医疗机构品管圈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方向,以期更好地为医院品管圈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图1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图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品管圈、QCC”为主题关键词,检索2000年1月-2019年12月 CNKI数据库相关文献资料。共检索获得9 677篇文献,排除会议、报纸和新闻类的重复且没有将品管圈作为主题讨论的文献,将8 486篇文献纳入研究范围。

1.2 研究方法

采用CiteSpace 5.3.R4软件[15]进行品管圈文献可视化分析。应用CiteSpace的时区选择、阈值选择和剪枝选择功能,调整设置并根据聚类效果绘制知识图谱[16],以中介中心性为指标进行中心性测量[17],中心性>0.1意味着此节点为关键节点。整体框架特征通过聚类模块性指数Q值(Modularity Q)和聚类轮廓性指数S值(Mean Silhouette)两个参数进行判断,Q值和S值位于0.4~0.8时,提示可视化效果较好,分析数据可用[18]。

2 结果

2.1 发文量

品管圈文献研究大致分为3个发展阶段:2011年以前发文量较少,每年发文量均低于55篇,且增长速度缓慢;2011年-2016年呈现爆发式增长,年均增长率101.9%,2016年达到峰值(1 777篇);2017年之后发文量增速有所下降,但年发文量仍高于1 300篇。见图1。

2.2 文献合作度

8 486篇文献中,2 728篇由1名作者完成,占32.1%;1 602篇由2名作者完成,占18.9%;4 156篇由3名以上作者完成,占49.0%。文献合作度(作者总数/文献总数)为2.85,文献合著率(合作文献数/文献总数)为67.7%。

2.3 高频研究机构

从研究机构分布来看,共涉及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从研究合作关系来看,仅呈现出一个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和山西省人民医院之间的研究合作网络关系。经统计,8 486篇文献中,791篇有机构或部门合作情况,占9.5%;其中417篇合作者为同一个机构的不同附属机构或部门,占合作领域文献的52.7%。

2.4 高频期刊

8 486篇文献刊登于542种期刊上,期刊平均发文量为15.7篇。发文量位于前10位的期刊包括《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当代护士(下旬刊)》《护理实践与研究》《当代护士(中旬刊)》《齐鲁护理杂志》《中国卫生产业》《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中医药管理杂志》《中国卫生质量管理》,共发文2 628篇,占文献总量的31.0%。高于平均发文量(≥16篇)的期刊共计116种,合计发文6 931篇,占文献总量的81.7%。542种期刊中,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总占比为30.8%,共发文1 446篇,占文献总量的17.0%,其中仅《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发文量位于前10位期刊中。

2.5 研究热点

通过对8 486篇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统计,选取出高频关键词并计算中心性,中心性越高则围绕其展开的研究越多[19]。经生成贡献知识图谱后,出现频次≥100的关键词共23个,见表1。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高频词之间的亲疏关系,进一步绘制高频词聚类图。选取top N(N=50)的阈值设定方法,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并选择对数似然比(LLR)方法对聚类进行标记,生成高频关键词的聚类视图。统计结果Q值=0.445 8,S值=0.607 2,位于0.4~0.8之间,可视化数据可用且具有说服力。高频关键词共有7个聚类,123个节点,314条连线。通过CiteSpace的网络综述功能可以发现, #0、#2、#3、#4、#5和#6为主要聚类(S>0.7),它们所反映的研究主题就是品管圈研究热点,高频关键词与各主题聚类的关系见表2。通过分析发现,品管圈在医院涉及领域逐步丰富,从关注护理领域到覆盖医疗、药学、医技、院感、后勤、行政等领域,研究对象亦从关注普通患者到关注老年、儿科、重症、手术、精神患者和全体医务人员等。随着问题解决型品管圈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入,课题研究型品管圈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医护工作者的重视,我国医院品管圈从引进、模仿到创新、输出,构建了新的管理文化。

表1 高频关键词词频统计

表2 高频关键词聚类结果

3 讨论

3.1 品管圈发展快速,呈现“质”和“量”双重飞跃

品管圈由于其科学、自主、民主、群众等特点,在医疗机构发展迅速,受到了卫生行政部门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重视。我国大陆地区医院从1993年开始在护理部门试水[1],2004年在海南省二级以上医院推广QCC活动,2007年起上海、浙江、四川、北京、广东、江苏等地相继开展[4]。2011年,原卫生部将应用品管圈等现代管理方法与工具改进医疗质量写进我国医院评审标准[4]。2013年-2016年,由中国医院品质管理联盟举办的“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进一步把品管圈活动推向全国医疗机构,以“品管圈”为主题词的论文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2016年11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熟练运用品管圈等开展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活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提出要充分运用新理念、新技术,促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障医疗安全。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提出创新质量工具,大力推广质量管理先进标准和方法,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同时,刘庭芳带领的团队先后为多家医疗机构开展品管圈进行内训和指导[20],并出版《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21]。以王临润等为主的医院品管圈团队先后出版《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操作手册》《医院品管圈指导推动手册》等书籍[22-23]。2019年,刘庭芳和熊伟共同研究出版《QFD创新型品管圈-满意感知实现与系统化创新的新模式》[24]。在我国一系列政策的护航、大赛的举办和专家的指导下,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持续改善,品管圈呈现“质”和“量”的双重飞跃。

3.2 避免低水平重复选题,进一步拓展活动领域

从当前品管圈研究热点可以看出,就数量分布而言,存在选题较为集中的情况,分析显示主要为以下3类:(1)健康宣教。此聚类高频关键词最多,且词频较高,包含护理质量、静脉输液和患者满意度、压疮等,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室、门诊、儿科和神经外科[25-26];(2)药学服务。集中讨论如何运用品管圈活动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主要涉及门诊药房管理、处方调配内差等[8,27];(3)准确率。研究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管理、行为执行率、减少针刺伤等,主要在急诊和手术两个诊疗阶段[28-29]。上述3类选题的高频关键词相对集中,主要为健康宣教、知晓率、准确率、依从性、满意度、手卫生、安全管理等。究其原因,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交流分享平台,圈组缺乏可借鉴的标准化经验,选题时会以选择具有明确且易测量的衡量指标为主[30]。建议医院可采取自选、指导性与指令性课题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引领及导向作用。同时,可围绕身边的质量、服务、安全、管理等,根据上级方针政策落实的关键点或突出问题、患者投诉、员工不满等进行选题,明确改善主题后进行文献回顾、工作经验、文件标准和患者意见的全方位分析,查找是否已有标准化经验,避免重复开展活动[31],进一步拓宽研究深度和广度。

3.3 强化文献质量,提高研究水平

就前10名高频期刊分析可见,护理类杂志仍居首位,而发文量位于前10位的期刊中仅《中国卫生质量管理》属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这提示我国大陆地区医院品管圈文献质量仍有待提高。《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设置“QC小组平台”专栏,并曾增设专刊刊登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获奖案例。所发表文献全部按照品管圈活动开展的十大步骤展示,并为每篇案例附加专家点评,对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起到了规范作用,对品管圈活动的研究理论起到了指导作用,对品管圈活动的质量提升起到了激励作用。此种模式有利于读者阅读与学习思考,从而提高品管圈活动在医院广泛开展的研究水平。

3.4 加强多中心区域合作,避免区域发展不平衡

本研究文献合作度为2.85,未达到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的4.0结果[32];文献合作率为67.7%,低于自然科学期刊70%的要求[32]。其中,仅791篇文献有跨机构或部门合作情况,且多见于同一机构的同事之间,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源共享。从研究机构发文量可见,主要集中于华东和华北地区,其他地区相对较为薄弱。建议加强跨机构、跨县区、跨省市乃至多中心及多区域合作,促进核心群体形成,针对医院质量与服务的改进热点、难点联合攻关,发表高质量论文,促进品管圈推广和应用。

3.5 搭建信息管理平台,推动成果转化

近年来,随着品管圈大赛开展,越来越多的优秀成果应运而生。然而,大部分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局限在圈组所在单位。因此,搭建信息管理平台,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尤为重要。可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遴选组建层级专家库,建立集品管圈注册审核、过程追踪辅导、成果结题验收、成果推广转化、成果信息转播等为一体的全过程控制管理信息平台,保证品管圈活动质量;二是邀请、组织开展相近主题的省级、国家级优秀项目圈组及相关领域专家参与,编制针对该主题的团体标准及操作指南,共同促进项目成果推广,提升品管圈活动标准化水平;三是以成果安全、可靠、有效为前提,积极促进圈组创新成果专利化、特色成果品牌化和实用成果产业化,加快提质增效,以品管圈活动成果更好地促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3.6 本研究局限

首先,本研究仅纳入CNKI数据库,可能会造成部分研究缺失。其次,用“品管圈、QCC”作为主题词检索可能造成部分文献丢失。第三,在研究趋势方面,根据关键词的聚类图谱来判断研究趋势有待进一步讨论。第四,由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偏向于定量研究,缺乏定性分析过程,未来可在文献关键词处明确品管圈类型,或可引进专家意见以弥补不足,深入分析问题解决型品管圈和课题研究型品管圈对应研究热点。

猜你喜欢

品管圈发文聚类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
自适应确定K-means算法的聚类数:以遥感图像聚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