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腕踝针配合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表面肌电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2021-05-24张克伟秦绪苗李梦晨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肌电脑瘫痉挛

张克伟,秦绪苗,李梦晨

(日照市中心医院,山东日照 276826)

脑瘫是脑性瘫痪的简称,患儿存在姿势与中枢神经运动等方面发育障碍,且活动能力受到限制,该病可由患儿在出生前、出生过程中以及婴幼儿早期的诸多因素所致,最终造成非进行性脑损伤[1]。有关调查显示, 痉挛型脑瘫占据了脑损伤病临床总数的60%以上,且有逐年扩增的趋势,尽管该疾病可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与大脑的不断发育发生改变, 但是患儿中枢系统的病变是不会改变的[2]。痉挛型脑瘫会使患儿的肌张力增高,跟腱挛缩,且小腿三头肌缩紧,这使得患儿步行时触地面积减小,再加上肌肉缺乏协调性,导致患儿难以掌握平衡,时常跌倒,极易发生意外事件[3]。 该院选取 2018 年 6 月—2020 年 6 月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施腕踝针治疗的临床效果, 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在该院进行治疗的60 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和针灸治疗组,每组30 例。 常规治疗组中:男性16例,女性 14 例,年龄 1~6 岁,平均年龄(3.25±1.78)岁;针灸治疗组中:男性 15 例,女性 15 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32±1.77)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该院确诊为痉挛型脑瘫且符合脑瘫分型标准的患儿;(2) 能够独立行走3 m 及以上的患儿;(3)年龄在 6 岁及以下的患儿;(4)患儿家属知晓该次研究与相关治疗方案,并签署协议同意配合治疗的患儿。

排除标准:(1)排除因诸多原因不能够坚持配合治疗的患儿;(2)排除同时患有其他能够影响平衡能力与表面肌电疾病的患儿;(3)排除同时患有癫痫、精神疾病、骨折、严重脏器疾病以及外伤等疾病的患儿;(4)排除正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患儿。

1.3 方法

给予常规治疗组患儿常规治疗,包括:(1)运动疗法: 对患儿应用Bobath 疗法、 核心稳定性训练以及ROOD 疗法。 Bobath 疗法是一种神经生理疗法,以抑制患儿异常姿势与异常运动为主,是一项极为普及的康复治疗技术, 可帮助患儿减轻痉挛;ROOD 疗法又称多种感觉刺激疗法,该技术是通过对患儿的特定皮肤区域施以表皮温度刺激或机械刺激,影响该部位的感受器官,以达到局部促通的作用;上述训练项目每日 1 次,40 min/次。 (2)作业式疗法:该方案以提升患儿生活自理能力与缓解精细动作障碍为主,采用一对一疗法,该训练方案每日 1 次,30 min/次。 (3)推拿疗法:该疗法通过给予患儿穴位点按并进行推拿,达到疏通经络之功效,该疗法每日 1 次,30 min/次。 (4)生物肌电反馈疗法: 该疗法有助于降低患儿的肌张力,增强肌力,应用方法为:取患儿臀大肌与胫前肌上部应用增强模式,并取小腿三头肌应用放松模式,该方案每日 1 次,30 min/次。

给予针灸治疗组患儿常规康复疗法联合腕踝针治疗,方法为:分别取患儿的内关穴(位于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处)、外关穴(位于腕背面中央处)、小指侧尺骨缘背部位以及腓骨前缘与胫骨前缘的中心处,嘱患儿保持坐位或者仰卧位,对上述穴位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采用0.25×25 mm 针灸针,待选定施针点后,以左手压住并固定施针点下部,再将该处皮肤拉紧,施针手以拇指在下,食指与中指在上夹持住针灸针针柄, 将针灸针与患儿皮肤呈 15°~30°角后,迅速刺入,而后将针平放,再将针呈水平位沿皮下推进0.5~1 寸,最后用3M 医用透明胶布将针固定住,每次施针后都要留针 1~2 h。 两组患儿均治疗 5 次/周,4周为1 个疗程,在治疗3 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疗效。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Berg 平衡量表评分与表面肌电均方根值。

(2)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3 个等级,治疗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治疗前后Berg 平衡量表评分与表面肌电均方根值等计量资料以()表示,行 t 检验;临床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两组患儿的Berg 平衡量表评分与表面肌电均方根值

两组患儿治疗前的Berg 平衡量表评分与表面肌电均方根值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针灸治疗组患儿Berg 平衡量表评分与表面肌电均方根值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对比两组患儿的Berg 平衡量表评分与表面肌电均方根值()

表1 对比两组患儿的Berg 平衡量表评分与表面肌电均方根值()

组别Berg 平衡量表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表面肌电均方根值(μV)治疗前 治疗后针灸治疗组(n=30)常规治疗组(n=30)t 值P 值20.03±4.66 19.89±4.42 0.119 0.905 26.33±4.27 23.09±4.15 2.980 0.004 19.01±3.87 18.68±3.84 0.332 0.741 11.82±3.11 15.17±3.09 4.185 0.000

2.2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n(%)]

3 讨 论

痉挛型脑瘫主要是由窒息与缺血缺氧性脑病等造成,患儿会出现全身性的运动障碍,并以肌张力增高、姿势或运动模式异常以及肌力不足为其主要的临床表现[4]。常规康复疗法经长期临床检验,确实有助于抑制患儿异常姿势或运动、 降低肌张力以及提升肌力,但同时也存在诸多治疗难点,故临床不断探索高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以此来提升该病的临床疗效[5]。在中医儿科学当中,虽没有脑性瘫痪这一病名,但根据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可将该病归于“五软” “五迟”以及“五硬”的范畴。五软即头颈软、手软、脚软、口软以及肌肉软;五迟即指行迟、立迟、语迟、齿迟以及发迟;五硬即指口硬、手硬、脚硬、指头颈硬以及肌肉硬。该病的病因包括外伤性、先天性以及后天性三种,皆由先天禀赋不足或是后天失于调养, 致使精血不充、四肢不容,而当血不荣筋、肝血不足时,则致使筋脉拘急,针对该症状,应以舒筋通络、养肝益肾疗法为主[6]。传统中医疗法大多采用针刺、推拿以及穴位注射等方式, 而针刺疗法中的腕踝针疗法正适用于该病,其内在原理为皮部理论,并应用远道取穴的轻浅刺针方法,以减轻患儿疼痛度,并提升患儿的治疗配合度,同时,该疗法也彰显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对症治疗效果。 近年来,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应用腕踝针疗法的相关研究表明,腕踝针疗法可显著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尖足步态,并调节踝关节的痉挛程度与活动度。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治疗前的Berg 平衡量表评分与表面肌电均方根值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治疗组患儿 Berg 平衡量表评分与表面肌电均方根值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且针灸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0.00%,相较于常规治疗组的60.00%更优,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常规康复治疗与腕踝针联用,不但能够显著提升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平衡能力,还能够大幅度降低患儿的表面肌电均方根值, 临床疗效甚佳,建议在临床中推广。

猜你喜欢

肌电脑瘫痉挛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
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咬合与肌电研究
针刺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及肌电图的影响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