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要抓住40年来的大机遇
2021-05-24宋亮
本刊记者 / 宋亮
机动车正进入电气化时代 。
1992年4月,北京铁路局下辖的山西境内太原、大同、临汾3个铁路分局中,太原铁路分局管内正线率先全部更换为内燃和电力机车,从此结束了蒸汽机车牵引客货车85年(从1907年算起)的历史。目前,我国的京沪铁路,胶济铁路、陇海铁路郑徐段和沪昆铁路等都已经全面实现电气化,像京广、京哈、鹰厦和宝成等电气化铁路全面或大面积使用电力机车牵引,新建成的高铁系统更是全部使用电力机车。从蒸汽时代到内燃机时代再到现在的电力机车时代,铁路机车的发展堪称人类利用能源方式的标杆。无疑,汽车也将在铁路之后,从内燃机驱动转型电动机驱动。从历史角度看,这是人类科技进步必然要经历的迭代,不以消费者和造车企业的意志为转移。
电动车技术好在哪里
从科技史来看,1866年就出现了实用化的发电机,1876年发明的内燃机其实是晚于电动机技术的。推动内燃机全面普及的力量,来自于储量丰富、容易贮存运输的石油和规模巨大、组织力强、利润丰厚的石油公司。现在的电动机技术成熟而高效,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比内燃机低,且更安静、快速,比内燃机汽车响应速度更快。
对于现有的汽车动力系统而言,分为内燃机驱动,电机驱动,和电机内燃机协同驱动三个种类。在动力系统这一点上电气化的趋势十分明朗,电机作为动力输出单元,相对内燃机优势明显:
成本优势:同一最大输出功率水平下,电机本身的成本非常低,这也是在国际品牌当中,特斯拉同时具备高性能和低售价的原因。用电动机作为峰值功率输出,纯电动力系统是较低的。
效率优势:电机在输出过程中效率变化不大并且非常高(90%左右),非常适合频繁启停的任务要求。
保养、寿命优势:优质电机的保养间隔时间在3万小时左右,与内燃机有数量级上的差别。
在政策推动下,充电点快速增加,充电技术提升使得充电速度加快,电动汽车价格也在下降,并能够满足大多数买家的驾驶需求。我们正处在电动汽车全面取代燃油车的时代。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都正处在这一历史进程之中。
电气便宜、高效、环保、安全、可控,便宜就不用说了。其难点在于车用电力的来源。目前看,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向有两个:大容量高效率的石墨烯锂电池,或者是氢燃料电池。两者目前都具有制造成本太高的瓶颈等待突破。从应用上讲,石墨烯电池和燃料电池技术都已经相当成熟,就是产量太低,价格太贵。由于石墨烯还没有突破批量制造技术,成本不能下降,导致无法普及。燃料电池的技术难点在于半透膜昂贵,并且氢燃料的制造也还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一旦这两种电池的材料制造技术取得突破,电动车普及就用不了多久了,必将全面替代目前的燃油汽车,人类公路交通将进入全面电气化时代。
2020年电动汽车占有率飙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整个纯电机动车市场从月销数万辆,增至月销十几万辆,纯电这块“蛋糕”扩大了一倍还多。在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2020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从市场情况来看,2020年汽车销量,自4月份开始持续保持增长,全年基本消除了疫情的影响,汽车行业总体表现出了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内生动力。专家指出,十三五期间,在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我国汽车产业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自2020年7月开始,月度销量同比持续呈现大幅增长。2020年,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产销量创历史新高。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瞿国春表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显著增强,我们从过去的跟跑到现在的已经领跑,从电池、电机、电控几个方面都实现了自主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从原材料到整个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整车的设计,到使用的基础设施,以及到最后的电池回收,整个产业链都非常成熟了。
按照上述数据和有关人士的分析,新能源汽车应该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占有了很大市场,此时产业形态应该是品牌集中度的竞争。然而实际上,新能源车产业不但没有开始品牌集中度的竞争,反而有更多品牌进入这一领域。
从现有情况看,特斯拉、小鹏、蔚来、北汽、上汽、广汽、比亚迪、长城等八家车企撑起中国纯电汽车市场近75%份额。其中,特斯拉表现不稳定,但能保持10%以上占有率;小鹏汽车曾遇下滑,市场占有率一度不到2%,2020年下半年P7车型上市交付后占有率回升,平均市场占有率达到3%以上;北汽新能源销量大幅下滑,2019年和2020年年初保持1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2020年11月后仅剩1%;蔚来汽车表现稳定,EC6新车交付对市场占有率影响不大;广汽埃安(此前为广汽新能源)份额缓慢下降,从年初的10%以上,下滑至11月的6%;上汽通用五菱的市场份额迎来大增,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5%,其五菱宏光MINI EV车型功不可没;比亚迪2020年上半年市场表现低迷,出现小幅下滑,汉车型交付后市场占有率有明显提升,但是绝对优势已经没有。
以上8个汽车品牌,有特斯拉、小鹏、蔚来这样的电动车新兴企业,也有北汽、上汽、广汽这样的传统汽车企业。显然,不论是新造车势力,还是传统汽车企业,都已经开进了电动车产业的大门。
由于观念滞后,和电动车续航不足、安全性存疑等原因,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依旧不高,购买欲望不强,绝大多数消费者依旧只考虑传统燃油车。排在2021年以来的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榜首的吉利汽车的燃油和电动车销量数据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021年4月8日,吉利汽车发布最新销量数据,当年第一季度,乘用车总销量达到333,576辆,相比去年第一季度增长了62%。仅3月份就卖出了100,029辆,同比增长37%,再次拿下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吉利汽车旗下的几何A、几何C、帝豪EV和帝豪GSe等新能源及电气化产品,3月份总销量为5657辆,仅占总销量5.7%。新车上牌数据同样说明了这一点,今年第一季度国内共登记注册新能源汽车46.6万辆,尽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95%,但依旧仅占乘用车注册登记总量的6.21%。
上述数字表明,新能源车已经成为道路交通车辆的亮点,但还不是主角。这个阶段的意义在于,人们已经可以看到新能源车无限光明的未来,同时,市场空间还足够大,大到几乎没有限制地接纳新的参与者进入这条赛道。
新造车没有行业门槛
与今天的普遍情况有很大不同,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机遇在理论上是对每个人开放的。随着各个产业发展程度提升,管理标准和注册要求日趋严格,大部分行业已经不是想进入就能进入的了,需要符合特定条件要求才行。相对于燃油车产业,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全新的行业领域,自诞生至今处于几乎无门槛状态。在其前景日渐光明的今天,一些有资金、有技术的企业,纷纷进入这个“全新”的行业。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是各方企业的一个大机遇。
吉利汽车创始人李书福早年曾说过,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上沙发,没什么难造的,因此创办了吉利汽车。这话曾经让汽车行业的诸多老前辈和小前辈十分不愉快。奔驰、大众的拥趸粉丝和一汽、上汽等国产汽车的生产者在各种场合鄙视这句话。然而事实就是,吉利已经是今天中国汽车市场上十分重要的品牌了。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智能汽车的时代,汽车不仅可以是沙发加上四个轮子,还可以是电脑、手机、导航、智能家居、电视、冰箱、空调……加上四个轮子,也可以是充电电池或者氢燃料电池加上四个轮子。那么,那些生产电脑、手机、家用电器的公司甚至房地产开发商,加入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也就不奇怪了。毕竟,以前什么都没生产过的公司,都能造出挺不错的小鹏、威马、理想、蔚来,这些相关行业的大品牌开始造车也可以说有各自的技术优势。
2020年的互联网热潮是“卖菜”,2021年则变成了“造车”。2021年以来,官宣或传闻跨界造车的企业一个接一个。仅仅在五一前后的一周左右时间,就有美团、360、创维、OPPO相继表态要“造车”。OPPO创始人陈明永表示,未来不会有纯粹的手机公司,而是万物互融,冰箱、彩电、洗衣机……为什么不能有汽车?
陈明永的话表明了造车新势力企业在新能源电动车之外的的另一个研发思路:智能汽车,也就是说可以不是新能源,只要有智能就行。但是很显然,新造车企业还是要选择电动汽车,因为这些企业不具备老牌汽车企业的内燃机、变速箱技术基础,还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智能管理电源、电机和自动驾驶的技术能力。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4月19日,我国现有24.8万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其中,今年第一季度新增新能源车相关企业超过3万家(全部企业状态),同比增长298%。
手机、电视……和4个轮子
华为造车
2021上海国际汽车展上,ARCFOX极狐品牌携手华为联合参展,并且ARCFOX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以下简称极狐华为HI版)正式亮相和开启预售,价格高于特斯拉国产型号。极狐汽车是由华为提供技术,在北汽生产线生产落地的高端品牌汽车。有趣的是,2019年4月,任正非还在对外表态不会造车……
华为是世界知名的5G相关产品制造商。这决定了华为在自动驾驶方面有先天的优势。2021年4月中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开“预测运动轨迹的方法和系统”专利,公告号为CN112712729A,申请日期为2020年3月。该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涉及智能驾驶领域,该方法应用于智能汽车,包括:获取第一目标的N条运动轨迹,该N条运动轨迹由N个设备提供,N为正整数;根据N条运动轨迹的类型,确定第一目标的被应用的运动轨迹,其中,第一目标的被应用的运动轨迹用于智能汽车的行驶决策。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第一目标的被应用的运动轨迹准确性更高,进一步地提高了智能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像这样的驾驶相关技术,华为仅仅作为5G研发的副产品就能搞出来不少。真正透露出华为造车决心的,是下面这条专利:企查查APP显示,4月23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开了一项名为“剩余里程预测的方法和电池远程服务的系统”专利,公开号为CN112703518A。企查查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剩余里程预测的方法,采用了常见的车辆行驶特征数据,构建了单位SOC可行驶距离预测模型,并基于用户特征聚类的方法,通过平均行驶特征来预测指定消耗SOC可行驶距离,从而可以有效的提升电动汽车剩余里程预测的准确度,大大提高了电动汽车的运行性能和运行可靠性。
与前一条专利一样,这种技术很可能也是基于5G服务获得的。但有了这样的技术,华为怎么会满足于仅仅给其他车企做配套,而不自己应用呢?
小米造车
小米创始人、公司CEO雷军在2021年3月30日的“小米春季发布会”上,亲自官宣了小米造车的计划。随后,小米挂出公告称“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发布会上,雷军立下誓言,要赌上他前半生所获得的全部荣誉,带领小米投入100亿美元造车,并表示账上有现金过千亿备用。小米在科技产业内一直有价格屠夫的称号,很多网友表示,小米进军哪个产业,必会将这个产业的价格拉下来,堪称市场破坏者。发布会上释放出的信息透露,小米这次花了200万元设计新LOGO,并且与设计大师原研哉深度捆绑。其次,雷军在发布会上展示了小米1080亿的现金余额以及前期100亿人民币,后期1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用高调炫富表决心。此举令部分评论者认为小米汽车未来可能不会采用和手机一样的市场定位,有可能走高端路线。这种推断也可能没有道理——如果想要卖高价,前几年电动车产业刚启动时才是最好的时机。小米此时进入,已经属于跟随者,而跟随者最大的优势就是免去了开路的成本。这是典型的第二名跟随反超策略,靠低成本快速上规模反超取胜。电动车产品没有发动机和变速箱,电动机技术成熟耐用造价低,在电动汽车领域卖高价,完全是忘掉了初心——这是一个产业规模巨大,单品价值100倍于手机的市场,因为追求110倍的价值而失去在这个市场领先的机会,绝不是雷军会干的事。与同赛道的其他巨头比,小米的技术优势在于智能驾驶系统。小米的涉车专利多涉及控制系统。截至2021年3月29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有有效专利6758项,其中专利名称、专利摘要包含“发动机、导航、车、驾驶、雷达、行驶”的专利有211项。大规模创新,更像是小米可能采取的战略。
OPPO造车
在2021年五一期间,OPPO正式公开了“车联网通信设备和其方法”专利:专利提供了一种车联网(V2X)通信设备和其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时域复用(TDM)方式预分配多个侧链路(SL)资源的多个发送机会,以及协调单播会话或组播会话中的多个组成员用户装备(UE)之间的发送定时。这并不是OPPO汽车类专利第一次曝光。企查查搜索信息显示,OPPO申请汽车专利申请已超60余件,其中就包括车辆定位方法、装置、车辆定位系统,还有涉及汽车的测距装置、测距方法、摄像头及电子设备等。OPPO公布的这些与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相关的专利,说明其已经具备切入汽车制造领域的能力。OPPO在汽车领域也通过资本和产业合作做了多路布局。2020年底,在高通引荐下,OPPO已经对上海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纵目科技做了尽职调查,投资意向明确,目前已经进入SPA(投资协议)阶段。同时OPPO还参与了上汽集团零部件公司零束的SOA架构项目,希望输出摄像头防抖技术,用于座舱中的拍照和人脸识别,同时,OPPO也在和理想汽车就手机蓝牙钥匙探讨合作。
OPPO还申请了“防撞提醒”“车辆控制”“车辆定位”“测距方式”四项涉车专利。除此之外,作为一家手机厂商,OPPO的充电技术也有积累——其手机文宣口号为“充电5分钟,续航2小时”,这技术魔改一下拿到电动车电池上,就算数据弱化一些,也足以撑得起门面了。
OPPO品牌CEO陈明永曾公开表示,OPPO只有两种可能性,一种不做汽车,第二种做汽车,并只做自己擅长做的、能做的,而不是我们亲自去打造一辆汽车。华中传出的信息显示,OPPO应该会造车,连造车赛道的路径都选好了,会将自身的技术优势延展到汽车行业,拓展自身业务,也许会像华为那样与其他车企合作推出新品牌。
新能源汽车的短板在续航里程上,而OPPO手机广为人知的优势就是“充电五分钟,通话俩小时”。这方面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OPPO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61000件,全球授权数量超过26000件,其中快充领域专利全球申请超过3000件,累计授权超过1500件。有这样的技术,完全可以介入汽车电池智能管理,不造车,可惜了。
电视+4个轮子
4月29日,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在北京举办创维汽车品牌见面会,正式发布“创维汽车”品牌,该品牌是由此前开沃旗下“天美汽车”更名而来。创维在造车领域已耕耘了十年之久。公开资料显示,天美与创维本就是一家人,这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都是黄宏生。早在2010年12月21日,黄宏生成立了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便与厦门金龙、南京东宇汽车签署重组协议书,之后就开展了研发新能源客车的工作,这不仅为开沃汽车积累了不少技术,更是创维进入汽车领域的底气。
恒大健康产业+4个轮子
2021年4月的上海车展,人们记住的不应只有维权车主和特斯拉之间的矛盾升级,至少还应该有恒驰汽车——以“PPT造车”模式斩获不可思议汽车企业上市公司市值的亚洲足球俱乐部冠军、房地产商恒大集团之恒大汽车品牌,带了9款汽车来到上海车展。这是恒大汽车公司宣布造车以来,最体现其拥有6千亿港币市值的一次亮相。这个市值已经超过了老牌电动车巨头比亚迪,更远远高过了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和小鹏。充满喜剧色彩的是,至今为止,恒大汽车还没有一款汽车产品真正上市销售。
在港股上市的恒大汽车之前的名字叫恒大健康,主要产品是医疗健康。根据它发布的财报,2020年实现了154.87亿营收,其中健康板块的营收高达152.99亿,恒大汽车去年的营收几乎全部是健康业务贡献的。所以说恒大造车是医院、养老院+4个轮子,从财务报告上讲是毫无问题的。
早在2018年,恒大董事长许家印就与乐视创始人贾跃亭进行了密切接触,恒大出资67亿港币拿到了Smart King 公司45%的股权,而贾跃亭的FF是Smart King的全资子公司,不过俩人最终还是因为控制权的问题而分道扬镳。2019年,恒大拿出了9.3亿美元买下了电动车公司NEVS 51%的股权,之后又连续斥巨资控股了卡耐新能源、柯尼塞格、Protean、泰特机电,还与德国巨头hofer、BENTELER、FEV建立了合作关系。至此,恒大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诸多知名汽车企业的控制人,不能再说恒大没有造车技术了。以恒大在房地产、足球、医疗健康和矿泉水领域的名望和影响力,推动一个汽车品牌,应该没有大的问题。但是恒大汽车的计划是2025年做到年产销量破百万,2035年完成年产销量500万。而国务院的新能源车发展规划,也只是提到2025年国内电动车年销量突破500万辆,至今没有卖出一辆车的恒大想要在4年后拿下国内电动车市场五分之一的份额,现在看,要做的事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