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几点反思

2021-05-24朱俊蓉

南北桥 2021年11期
关键词:答题技巧学习热情高中政治

朱俊蓉

【摘    要】高中政治课程内容理论性很强,很多专业的政治术语概念比较抽象,这对于学生哲学思维能力的表现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此,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开展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  学习热情  教学方法  梳理知识  答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1.116

哲学需要静心思考、充分调动思维能力来理解,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抽象思维能力、对哲学观点的理解能力等都会比以往有所进步,但仍需要教师多加指导和讲解,否则很多学生都会败在各种政治理论的理解上,最终只会生搬硬套知识点,甚至还会出现将知识理论与题目“张冠李戴”的现象。反观以往的教学方法,大多都是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差,极易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形成“枯燥乏味、生涩难懂”的刻板印象。因此,教师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反思教学弊端并适当改进。

一、重视学生的学习热情

虽然教学工作中有明确的新课导入要求,但很多时候为了赶教学进度或者不重视导入新课的重要性,教师时常会省略导入新课这项教学工作。但导入新课的工作却又十分关键,一个好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能让学生主动去接触新知识,拥有学习的热情。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之后,教学工作才会顺利完成。政治学科虽然理论性强,但跟国内外的社会热点、时事政治、生活实际等均有关联,教师可以从这些贴合学生生活的方面,去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政治理论。

例如,在讲授“货币流通以及汇率的计算”时,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中涉及到的现钱结账、赊账、利用闲钱买基金以及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有国外旅游经历等,结合这些生活中很平常的事例来进行政治理论的讲解,学生的学习意愿会比较强,对相对空洞的理论知识的接受度也会提高。

另外,政治理论的学习与当下的时政关系也很紧密,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可以在当下的时政中得到体现,国家对于时下的社会热点态度以及决策也可以在政治理论中找到根源。学生对于一些社会热点是比较感兴趣的,而对于时事政治的关注度会相对较低,可以鼓励学生闲暇时间多了解时事政治,并在一些热点、时政中,找到对应的政治理论。对于一些引发全社会探讨的社会热点,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理论,试着用辩证思维去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哲学思维能力。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以往的教學工作基本都是由教师所主导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其实也犯着“教条主义”错误:不联系实际的空谈、苍白无力的机械式输出,对于学生来说无疑也是机械式地接收。学生没有经过自我对知识的一个消化,一味地被教师带着走,学生不仅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其思维能力也会有所衰退。就此,教师需要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实施教学。

近年来,多媒体在教学工作中应用比较广泛,对于政治理论的教学,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能够将音频、视频、图画等直观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理解一些生涩的词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举例子来丰富教学内容,一些比较贴切的例子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作用。例如,在讲解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等概念时,由于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学生经常会分不清,导致做题时会比较困难。类似于这种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教师就需要多举例将两者明确地区别开。即使用价值其实就是一个东西它对于人的一个有用性,如一个包子的使用价值就是它能充饥、能填饱我们的肚子,若是它被卖给别人,那制作这个包子所耗费的体力、精力等就是它的价值。除了教师自己斟酌好适当的例子外,也可以调动学生思考相关的例子进行分享,学生自己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协助理解概念会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综上,在教学方面,教师不仅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需要转换自己的教学地位,不能“包办”整节课的发言机会,需要与学生实时互动、交流,调动学生的表达热情,让课堂成为一个自由、民主的学习空间。

三、梳理知识,构建框架

高中政治中,原理、方法论比较多,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点也比较多,若不进行知识的总结整理,很容易造成记忆混乱。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去梳理好各个知识点,在教授完每一章之后,要将知识进行一个重难点的划分,并将不同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起来,找到它们的关联点,将知识串联成一个完整系统的整体,构建成一个知识框架,便于学生复习。不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而是片面、孤立地去学习每一个不同的知识点,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且不易理解。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整体出发,顺着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去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得到提升。

四、答题技巧

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会套用相关知识原理,或者审题不仔细乱套原理的现象,教师针对学生做题时反映出来的问题,要及时督促学生改正。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审题,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找出关键点,并找到相对应的知识原理,在仔细核对确定好的原理后,先对知识点的原理进行准确地阐述,结合材料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分析材料的过程也是验证原理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加深对相关原理的理解,对原理的运用会更加灵活准确。对于经常将原理和材料“张冠李戴”的部分同学,可以单独要求他们整理错题集,在错题中认真分析原因,结合实际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辨别各原理。在整个教学生做题审题的过程中,教师的审题思维、做题技巧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教师理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千万不能墨守成规地保持自己惯用的思维方式,同时也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答题技巧并及时传授给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多去摸索一些实用、简明、准确的答题术语。

学好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哲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如若学生能够学好政治理论,对于学生的人生启迪、看待事物的态度、解决困难的能力等都是有百利无一害的。作为政治教师,需要跟随时代进步,不断充实自己的政治理论,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国家培养未来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王仕清.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研,2016(7):67.

[2]王迎春,相伟.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资源的多元化采集[J].教学与管理,2009(1):67-68.

猜你喜欢

答题技巧学习热情高中政治
简析如何有效进行初中地理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关于中考记叙文阅读的一般考点及解题思路的几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