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因素及处理对策

2021-05-24张莉

健康之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对策

张莉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对策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大医院的临床检验部门已经发生了本质改变,机构规模、仪器数量、实验室条件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进步,这也体现出我国医学水平的提高。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影响检验质量的同时也制约了临床检验事业的发展。

1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重要性

临床医学检验是需要极高精准度的一门学科,医生依据检测结果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检验质量会直接影响医生对患者的初步诊断,进而影响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1]。检验质量的重要性在一些真实案例中有明显体现。案例一:某男性,在进行体检时接受了心电图、B超、X光等检查,各项指标均未见任何异常,最后对血小板进行多次检测,发现由于其自身体质原因,血小板数量减少,如果不进行检测发现,手术中会危及生命,引发严重后果。案例二:某女性,严重高烧,白细胞数值偏低,经过血象、细胞检测,均未发现问题,最后对患者进行多次询问,才得知患者使用了一种药物,这种药物会抑制白细胞增长,与其他药物结合使用会严重危及生命安全。以上案例表明,如果不进行科学检测,医生将不了解发病原因,也就无法针对性用药,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引发严重后果。类似案例还有很多,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重要性。作为与临床联系最紧密的科室,检验科要把质量摆在首要位置,加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可以提升检验效率和精准度,有效改善医患关系,消除医患纠纷[2]。检验科室虽然是作为医院的辅助科室存在,但作用至关重要,应当重视醫学检验质量。

2影响因素分析

2.1 缺乏健全的理论体系

在各级医院,检验部门是容易被忽视的部门,也是所有医疗工作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我国大部分医院更偏向于仪器的研发和技术更新,对于检验医学缺乏足够重视。检验部门也缺乏规范制度,未制订相关标准,而医院也缺乏检验方面的专业人才。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检验医学上发展较为缓慢。

2.2 检验人员与临床医生之间缺乏沟通

临床医生日常主要负责诊治工作,需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检验人员需要对人体血液和体液进行化验,让临床医生依据检测结果尽快确定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检验人员还负责设备调整、检修,与临床医生分工不同。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医生工作繁忙,可能存在疏漏,在诊断不清时提交的检验单也可能不准确。此时如果缺乏与检验人员的有效沟通或合作不畅则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因此,检验人员与临床医生需要加强配合。

2.3 报告书写不规范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提高,不仅可以提升临床诊疗效率,而且也可以推进检验科的进一步建设。目前,我国检验部门缺乏相关质量监督体系,对于出现疑问或者较复杂情况,缺乏二次检验或者多次检验,无法保证检验的准确性,而数据一旦发生错误,就会导致误诊、漏诊,造成严重后果。很多医疗纠纷的产生正是来源于数据错误,给患者及医院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2.4 缺乏硬件设施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研究人员不断对医疗设备进行创新,医疗技术迅猛发展,但是我国各级医院在硬件设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医院规模较小,而患者较多,床位安排不合理,使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检验设备与检验技术发展不协调,导致设备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无法满足患者需求;一些检验人员不熟悉最新的技术与设备,使工作效率降低;有的检验人员操作不规范,对临床诊断产生影响;一些硬件设施存在资源浪费,检验项目安排不合理,存在检验形式化,不利于检验工作顺利进行,制约医学进步。

2.5 患者自身情况

检验数据来源于患者的身体情况,如果患者未将自身真实情况告知医生,那么将会导致检验结果发生偏差。比如,验血时一般要求空腹,而有些患者没有谨遵医嘱,餐后验血会造成数据偏高,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从而无法获取有效信息;在检验微量元素含量时,有些患者熬夜、过度运动等都会造成检验结果偏差;还有一些患者长期饮酒、吸烟,也会使一些检验数据偏高,检验结果不准确;少数患者由于患病的特殊性,未把真实情况告知医生,在影响治疗效率的同时也会增加不必要的检验费用。

3处理对策

3.1 完善检验管理机制

医院要按照国家出台的法律制度进行自查,了解本院制定的各项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并对制度进行细化,根据本院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管理体制。检验部门作为医院的核心,与各部门都存在一定联系,医院要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体系,确保质量。医院可以组建质量监督小组,监督检验部门的检验质量,严格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医院要加强人员门槛准入制度,在招聘时注重人员的专业性,并且对于职业素养要进行严格把关;要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小组要及时汇报监督结果,发生问题时要追究相关责任人,严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定期进行考核,综合各方面对检验人员进行评分。医院要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可以请检验专家与学者来院开展讲座,也可以安排检验人员去其他医院进行参观学习,通过积极互动与交流,不仅可以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而且对于本院的发展能产生正向作用。

3.2 注重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之间的沟通

在任何工作中,沟通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医院中尤其需要各部门加强沟通,检验人员与医生之间顺畅的沟通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检验人员运用专业设施对患者提供的样本进行检测,给医生提供相关诊治依据,是治疗方案定制的基础环节,所以临床医生要对检验单上提出的检测项目进行细致撰写,如果遇到复杂的情况,必须与检测人员进行二次说明,检验人员在收到检测单之后,对于不清楚的内容要及时询问医生,以免发生检验误差。检验样本以血液、体液、微量元素为主,必须及时检测样本,避免样本存储时间过长。所以,检验人员必须加强职业素养,提升工作效率,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活动,提升专业能力,及时更新技术,熟练掌握先进的检测设施,还要加强与医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共同为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努力。

3.3 提高检验报告质量

检验报告上会标明检测结果,能体现患者情况,所以不能忽视检验报告的书写。每个检验人员要保持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对于一些复杂情况要进行二次或多次检测,不断完善检验报告的内容,尽量做到无疏漏、无误差。检验人员要提高检测质量,需要针对不同检测项目应用不同医疗设施,在检测过程中也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以免造成数据偏差。在检验工作繁重时,检驗人员不能忽视报告的书写,要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培养质量管理意识,认真完成每一份检测报告。检验团队要为每一份报告负责,检验团队领导者要以身作则,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与交流,督促团队整体提升检测质量。

3.4 完善硬件设施

我国医疗水平在不断进步,但是医疗仪器管理还存在不足,并且,仪器设备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协调,往往技术达到先进水平,但是仪器开发存在滞后性。另外,一些检测设备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检验部门需求。检验工作离不开硬件设施,一些先进设施需要耗费较多资金,所以在检验设施的选择上需要综合考量。一些规模较小的医院,需要合理安排床位,以疾病严重程度进行排序,妥善安排检验顺序,使医疗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政府要对所在地区各级医院进行排查,检查设施使用情况,对于设施老旧等问题,督促医院进行更换,必要时可以提供资金,从而提高硬件条件。医院要建立设施保护制度,在检验设备的购买、使用、维护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检验部门要人岗匹配,在设备损坏时可以找到负责人。

3.5 加强宣传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科学素养增强,就医意识也在逐渐提升,人们观念有了很大转变。但是患者在就医时对医生的嘱咐还是缺乏重视,进行检验之前,医生或者护士会告知一些注意事项,比如需要空腹、禁止熬夜、饮酒等,但是少数患者不重视医生嘱咐,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医生需及时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检测的必要性及相关注意事项,促进医患关系的缓解,提高依从性。同时也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加强对临床医学检验的重视程度。首先媒体要起到纽带作用,对医学检验重要性进行宣传,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提升人们的检测意识,强调检验时的注意事项,并且提倡遵医嘱;其次可以请专业人员进入校园和社区,开展普及讲座,可以有效提高认知,增强意识;最后医院可以在院内明显位置张贴公示,标明各个检测项目,以及各项目需要注意的事项,直接将信息告知大众。

综上所述,医学检验对医疗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须加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同时需要政府、医院、医生和检验人员一起通力合作,不断提升检验质量,为我国医疗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袁祯泷.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究[J].科技风,2016(18):65.

[2]鞠建国.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42):155-156.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