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南全州:舜帝葬地九疑山新考

2021-05-23蒋成喜

文史春秋 2021年1期
关键词:零陵南巡舜帝

蒋成喜

上古时期,中原部落联盟(尧舜禹)为加速国家统一,多次讨伐南方的三苗部落联盟,战败后的三苗余部逃往南方苍梧。禹主张对三苗继续征伐,舜帝不赞成。于是舜帝南巡,亲往三苗之地,怀柔德服三苗,不幸在苍梧之野驾崩,葬在九疑山,舜帝之陵就叫零陵。舜帝葬地零陵所在的这座九疑山就在湘水源西北今广西全州越城岭之中,山中有一条赤水,这条赤水就是今资水上游的夫夷水。赤水因流经红层地貌的赤坨之间而名。赤水的东面就是舜帝葬地的全州九疑山。九疑山因是天子舜帝葬地,又名天子岭。九疑山下有二妃祭舜的望夫岭,有为舜帝招魂的零陵屋,有祭祀舜帝的祀山,有舜帝祭天的祭壇大屋坛,有三苗首领崇尚舜帝之德而归顺舜帝的归崇坪,有象征舜帝凤凰化身的凤凰山等,相传这些地名都与舜帝葬于此及祭祀舜帝有关。与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相邻的有文桥金凤山舜庙,舜皇山,庙头大庙脚舜庙遗址;与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相近的有罗水河畔的虞帝庙,有三江口的娥皇、女英二妃殉夫处和二妃庙,有才湾脚山铺的虞帝岭、舜帝行宫故址等舜帝留下的遗迹。从先秦古籍《山海经》《尚书》,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史记》及全州旧志等,都记载舜帝崩于苍梧之野的全州,葬于全州的九疑山。秦始皇和汉武帝为纪念舜帝葬于全州九疑山,先后在舜帝葬地全州设置零陵县和零陵郡。而湖南宁远县九嶷山也有舜帝陵和舜帝庙,认为宁远县九嶷山才是舜帝葬地,实际上此地的舜帝陵是明代雷燧建造的祭祀陵而非真陵。舜帝葬于宁远九嶷山的记载是到了东汉以后才开始出现的,先秦至西汉时期的古籍,都记载舜帝葬地在全州九疑山。湖南宁远九嶷山的舜帝庙则是有虞氏舜帝后裔迁移的结果。

一、舜帝南巡感化三苗的史实

虞舜是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为上古五帝之一,姓妫氏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谥同“舜”,因国名“虞”,故称虞舜。太史公司马迁《史记》云:“天下明德,皆白舜帝始。”仁孝开明的舜帝,被尊为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其晚年南巡怀柔德服“三苗”,“勤民事而野死”的悲壮结局,给后人留下一个千古之谜,即舜帝魂归何处。司马迁考证说,舜帝“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其结论是舜帝驾崩于苍梧之野,葬于九疑山,白此舜帝的葬地九疑山就叫零陵。北京大学《中圈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中说零陵是中围最古老的地名:我国共有夏代以前的古地名34个,在夏代以前出现的上古零陵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舜帝真陵已失,全国各地又建了无数的舜庙,其中规模较为宏大的有湖南省宁远县的九嶷山舜庙和山西省运城市的鸣条岗舜庙,此两地又分别在明代和唐代建造祭祀舜帝的假陵即祭祀陵,便出现舜帝葬地在宁远、运城二地之争。

最早以舜帝葬地“零陵”命名的今广西全州也有九疑山,在其境内曾建有三座舜庙,并有大量舜帝南巡时留下的遗迹。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李梦阳曾赋诗赠全州知州顾磷,说全州是“舜之所葬”的“人文地”——“苍梧遗舜迹,白云秋气愁。君得人文地,相传是此州。”

以舜帝葬地命名、“相传是此州”的古零陵全州,会不会是舜帝的葬地所在呢?带着这一疑问,笔者查阅先秦古籍、考诸方志,并追随舜帝在古零陵的南巡踪迹进行多年实地考证,认为舜帝葬地九疑山是今广西全州的九疑山,而非湖南宁远的九嶷山。

舜帝南巡的原因是为了用仁德感化三苗,即教化和收服反叛失败后逃亡到南方地区的三苗部落,以实现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的抱负。史料记载,在舜帝时期,三苗不服王道,于南蛮之地作乱。《韩非子·五蠹》:“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日:‘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淮南子·齐俗训》:“当舜之时,有苗不服,于是舜修政偃兵,执于戚而舞之。”《帝王世纪》:“有苗氏负同不服,禹请征之,舜同:‘我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吾前教巾末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而舞之,有苗请服。”《竹书纪年》:“三十二年,帝命夏后总师,遂陟方岳。”

以上是说舜让位给禹而做了摄政帝,那时南方以有苗氏为首的三苗部落不服其管辖,禹请求率兵征伐,舜不许,说“在上的德行不厚而靠武力去征服,不是治困之道”。于是舜帝南巡,亲自前往三苗居住地,怀柔德服,以音乐感召之,以德行恩泽之,以大义诚服之。最后舜帝以德感化了三苗,“舜却三苗,更易其俗”,“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舜帝可谓是融聚民族情感的表率,在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大统一方面功不可没。

二、舜帝南巡崩葬九疑山的史实

对舜帝南巡有记载的史料颇多,而最早最权威的记述是《山海经》《尚书》《竹书纪年》《史记》和西晋的《帝王世纪》。

《山海经》是最早记载舜帝崩葬九疑山的先秦史籍。它成书于上古时期,西汉刘秀《上山海经表》称:“《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它保存远古的神话传说和史地文献最多,是所有记载舜帝的经、史书中离舜帝生活年代最近的。《山海经》中有三篇定论舜葬苍梧九疑山。卷一〇《海内经》:“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卷一五《大荒南经》:“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卷一八《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

《尚书》是先秦至秦代时期记载舜帝崩葬九疑山的官方史籍。它是根据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王室和各诸侯圈的文献档卷整编出来的官方文件的汇编,记录了从尧、舜至秦的连续历史。孔子是编订《尚书》的人,他曾指出舜帝的葬所。他在回答宰我的提问时说:“舜之少也,恶悴劳苦,二十以孝闻乎天下,三十在位嗣帝所,五十乃死,葬于苍梧之野。”《尚书·舜典》:“舜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以上都说到舜被尧召用,为帝尧效劳三十年,在帝位五十年,南巡视察时离世。

《竹书纪年》是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成书于公元前299年。该书《帝舜有虞氏》记载:“三十二年,帝命夏后总师,遂陟方岳。”是说舜帝登临帝位三十二年的时候,命令夏禹做摄政帝,自己就升道南方巡狩。

《史记》是记载舜帝崩葬九疑山最具权威的历史著作,是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在《太史公白序》说:他“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司马迁熟读经史,严谨治学,并亲临九疑山实地考察,然后郑重地作出结论: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司马迁在《史记》中既肯定舜帝南巡,又肯定舜帝葬在九疑山。清代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说:“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

西晋史學家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说,舜时“有苗氏叛,南征,崩于鸣条,殡以瓦棺,葬于苍梧九疑山之阳,是为零陵,谓之纪市”。皇甫谧亦肯定舜帝南巡和舜葬于九疑山。

以上正史都肯定舜帝南巡、驾崩葬于九疑山的史实。

除《山海经》《尚书》《竹书》《史记》之外,还有《墨子》《礼记》《淮南子》《檀弓》《通考》《汉书》《汉纪》《风俗通》《皇览》《世纪》《舆地考》《寰宇记》《元和郡县志》《困语》等史籍,亦称舜葬苍梧九疑而无异议。

三、舜帝葬地有关的重要历史地名:

苍梧和鸣条、九疑山和九嶷山

《山海经》《尚书》《史记》《帝王世纪》等史籍说到,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或鸣条,葬于九疑山是为零陵的史实。在此对与舜帝葬地有关的古地名苍梧和鸣条、九疑山和九嶷山作以下释说。

(一)苍梧在三苗古国之中

太史公说:舜帝“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这个“苍梧之野”的苍梧在哪里呢?

“苍梧”之名出现甚早。《逸周书·土会解》云:“成周之会……禽人管,路人大竹,长沙鳖,其西鱼复鼓钟、钟、牛,蛮扬之翟,仓吾翡翠,翡翠者,所以取羽。”晋孔晁注同:“仓吾亦蛮也,翠羽,其色青而黄也。”说明“仓吾”初为南方一部族名称,后引中为仓吾族居住地名,又有“苍梧”或“苍梧之野”,多与舜葬地有关。

苍梧地名先后有先秦苍梧、楚苍梧、秦苍梧郡、汉苍梧郡的历史变迁。

先秦苍梧,在舜帝南巡时的三苗古国之中。三苗,又称有苗,是我困五帝时代一个著名的部落,曾长期与唐虞部落争战。《战困策》记载:“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这是指整个苗蛮集团(父系氏族社会有华夏、东夷和苗蛮三大集团。苗蛮集团是其中之一)的活动地域,彭蠡、洞庭就是后世的鄱阳湖、洞庭湖;衡山是《水经注·汝水》中提及的在雉县(今河南南召县南)界的雉衡山;文山地望在全州,清代嘉庆《全州志》卷一之《舆地》有记。

“三苗之居……文山在其南”,是说三苗国的南界到了全州境内湘江以西的越城岭山脉的东支主干,即全州西北的山岭,也就是湘江源和资水源的流域一带。此为尧舜禹伐三苗以前苗蛮集网的南界。

后来,中原部落联盟尧舜禹发动困家统一的战争,对强大的三苗部落多次讨伐。唐尧把天下禅让给虞舜,三苗的首领对此非议。于是“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史记·五帝本纪》)。三苗与尧舜禹的战争,古文献有大量记载。《尚书·舜典》:“流共工于幽州,放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帝尧对“四罪”部落讨伐、分化,其中将三苗迁到西北三危。征伐三苗的战争非常残酷。据《竹书纪年·五帝纪》:“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日不出。”意思是上天不忍看到三苗灭亡。三苗部落战败后,内部分裂反叛,余部退回到洞庭、苍梧一带,建立三苗国:“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杀之,有苗之民叛,入南海(古南海为洞庭),为三苗国。”(郭璞注《山海经》)再后来,三苗被迫退缩到三苗国的南界古苍梧的山区。

对于先秦时期的古苍梧,相关史料有载。《战国策·楚策一》:“楚,天下之强国也。……南有洞庭、苍梧。”《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此时的“洞庭、苍梧”是对南楚之地的泛称。《里耶》秦简又载:“今洞庭兵输内史,及巴、南郡、苍梧输甲兵。”楚苍梧郡在洞庭郡以南,位于楚国南界;而所言的“苍输甲兵”是说苍梧(郡)为秦军南下做好准备,同时也说明秦朝加强了对湘资流域及五岭一带的控制。秦苍梧郡南部的秦县设置有零陵:《汉书·艺文志》有《秦零陵令信》一篇,其中“难秦相李斯”,可证秦始皇时在广西全州已置零陵县。此外,长沙马土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初帛画地图记有不少汉、越边界地带的县名,有营浦、春陵、泠道、南平、龅道、桃阳、观阳、桂阳等八县,可知西汉前期已有此八县之设。由于墓主生前所处年代距秦不远,故推断,以上八县多可追溯至秦朝,与《里耶》秦简中的“苍梧”(郡)有关。从以上史料记载,结合《山海经》“苍梧之野”“舜之所葬”的记载来看,三苗古困时期的苍梧范围应是先秦时期的古零陵南楚,当在今湖南水州至广西的全州、资源、灌阳、兴安四县一带。而舜帝葬地苍梧之野的九疑山当在三苗国的南界山岭之中。

(二)鸣条是为古代的“荆楚”即楚国

古籍有说到舜帝驾崩于“鸣条”这个地方。《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四十九年,帝居于鸣条。五十年,帝陟,义均封于商,是谓商均。后育,娥皇也。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葬焉。”《帝王世纪》说舜“南征,崩于鸣条,年百岁。殡以瓦棺,葬于苍梧九疑山之阳。是为零陵,谓之纪市”。《孟子·离娄下》:“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都说明舜的葬地在苍梧九疑山,鸣条与苍梧山密不可分,“鸣条有苍梧之山”,说明苍梧山与鸣条是从属关系。鸣条是个大的区域性地名,也就是说,苍梧山在鸣条境内。

究竟何为鸣条,其在何处,可从“鸣条”的原义作一番考证。

“鸣”,其一指鸟兽、昆虫叫;其二指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如鸣响。字义“条”,植物的细长枝,如枝条、荆条。

“鸣条”原义是指风吹树枝发声。汉董仲舒《雨雹对》:“太平之世,则风不鸣条。”指因风作响的树枝,如晋《陆士衡集六·猛虎行》:“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后来,鸣条被引申为地名,与荆楚有关。荆楚部族兴起于楚,也称荆楚。楚人由三苗部落发展而来,“三苗之国,左洞庭而有彭蠡”(《山海经·海外南经》)。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荆”:“楚术也,从刑声。”释“楚”:“丛木也,一名荆也。”荆,又为古时用荆条做成的刑杖,如负荆请罪。“鸣条”也可理解为古代行刑时用荆条抽打发出的声音。

春秋时楚困也称荆。如“荆固有余”(《墨子·公输》),“荆困之为政”(《吕氏春秋·察今》)。这样就把荆条、鸣条、荆山、荆楚、荆州、荆、楚国,统一起来,形成系统完整的概念,故至唐宋时,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说:“荆、楚一木二名,故以为国号,亦得二名。”《竹书纪年》:“昭土十六年,伐楚荆。”《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诗·商颂》毛传说:“荆楚,荆州之楚国也。”清代嘉庆《全州志》卷一《舆地·沿革》载,“《禹贡》:全(州)为荆州之域,舜十二牧之所治也,春秋楚南境,秦属长沙郡,汉武帝元鼎六年置零陵陵郡……新莽以零陵为九疑”,记载全州是舜帝南巡之地,古属荆州,在楚国南境,并以舜帝葬地零陵之名设置“郡”的行政管理机构。

可见“鸣条”即古时的荆楚,亦指楚国,以上所说的“鸣条”“荆楚”“苍梧”,此三地是同一个大的区域性地名。所谓舜“卒于鸣条”或“崩于鸣条”或“葬于苍梧九疑山”,其意都是说,舜帝在同一地鸣条即苍梧驾崩,并葬于境内的九疑山,这与古籍所说相吻合;进而说明山西省运城市的鸣条岗舜庙并不是舜帝的葬地所在,而是当地人在唐代为祭祀舜帝所建造的祭祀陵。

(三)九疑山和九嶷山

九疑山是虞舜的藏精之所,先后有三朝皇帝“望祭”舜帝葬地九疑山。

第一次是大禹到南岳衡山筑台望九疑山祭舜。清朝官修《大清一统志》:“禹南巡,筑紫金台,望九疑而祭舜。”

第二次是秦始皇在云梦泽即洞庭湖地域望九疑山祭舜。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

第三次是汉武帝在安徽六安盛唐山望九疑山祭舜。东汉历史学家班同编撰《汉书·武帝纪》载:武帝于元封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

此三朝皇帝(大禹、秦始皇、汉武帝)都没有到过舜帝南巡的苍梧之野九疑山,只是朝着舜帝葬地九疑山的方向望祭舜帝。

他们望祭的舜帝葬地九疑山,当然是先秦古籍中记载的九疑山。

舜帝葬地九疑山的具体方位在《山海经》和《史记》中记载得非常清楚。《山海经》:“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礼记》:“舜葬苍梧之野。今丹阳复有丹朱冢。”《史记.五帝本纪》:“帝舜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九疑山的说法在西汉前后有不同。西汉之前的古籍只是说到舜帝葬地在九疑山,东汉开始出现舜帝葬地在湖南宁远九嶷山的说法。不过宁远的九嶷山比先秦古籍记载的九疑山,在“疑”字上面多了“山”字。

如今有广西全州境内的九疑山和湖南宁远境内的九嶷山之别,两县都说其山得名于舜帝之南巡,且为舜帝葬地。

今全州的九疑山在大西江境内,它是由九条山脊共一山顶的一座大山,山势因有“九龙归位”地相而名九疑山。此山因是舜帝葬地,又叫天子岭。相传天下建舜庙时,都要先绘制舜帝葬地的地相图,将九疑山的九条山脊和为舜帝招魂的零陵屋作为地相标识,然后将地相图作为奠基物掩埋于地下,以纪念舜帝。全州的这座九疑山在全州旧志中有载。《全县志·地理》记载,九疑山在全州的西北山岭之中。全州“西北山地:在县属西北南接兴安,北界湖南,西至寨圩、咸水圩一带,崇峦叠嶂,面积广阔,为越城岭之支脉。……其主要高峰如礼山、覆釜山、谢花峰、灵家山、祝融山、九疑山等普通海拔七百余公尺。”其中就讲到全州有这座九疑山。

清代嘉庆《全州志·舆地》记载,在全州的一都文桥谏山一带,登上谢花峰山顶,眺望大西江方向的九疑山景况:“谢花峰在一都层峦奇矗,高出众山,登其绝顶则祝融、九疑、覆釜诸峰隐然在日。”记载全州西华山脉的八步岭祝融山、九疑山、覆釜山诸峰从夷狄大西江青瑶峒向前延伸,是苗瑶夷狄地区与内地的分界线:“覆釜(山),郡第一大山,远近诸峰视若培嵝,脉连九疑、祝融,拱界夷夏。”

全州九疑山的山下尚有二妃望舜的望夫嶺、皇冠凸(方言读hao)、零陵屋、祀山、祭坛大屋坛、枕山、归崇坪、城门口等相传与舜帝所葬及祭祀有关的地名。九疑山后又有与帝丹朱冢同名的丹阳山:“舜葬苍梧之野。今丹阳复有丹朱冢。”(《礼记》)秦始皇和汉武帝为纪念舜帝,以舜帝葬地舜陵——“零陵”为名,在全州设置零陵县和零陵郡。

舜帝在全州境内留下大量有据可查的遗存:清代嘉庆年间的《全州志》卷首的西延地图,仍有先秦时期舜葬在“赤水之东,苍梧之野”的“赤水”这个原始河名;又标注与九疑山相邻的文桥镇金风山有舜庙。该志《舆地》载此庙“舜帝庙离城一百里”;载与九疑山有水路相通的庙头镇大庙脚有大庙:“七都二图凡十村,大庙脚离城六十罩。”“虞帝庙在七都二图,宋太平兴国年问建。”载与九疑山有水路可通的罗水(今万乡水河)江畔有“虞帝庙(即舜帝庙)在城西十里”;《全州志·舆地·古迹》记载:“虞帝岭在城西二十八罩,官道傍有行官故址,云是大舜巡行处。”《志》中以“案”对此作了说明,“《书》:五月南巡至于南岳。《家》语:舜嗣帝五十载,陟方死于苍梧之野,而葬焉。《山海经》《礼记》皆云。然太史公谓: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全州地故零陵地,且覆釜诸山皆南岳之一峰也,则舜陟方时,盖或登憩此岭,而后人因而构宇以识其迹”。《全州志·舆地》记载全州县境内与九疑山相邻的文桥镇西北有舜山岩和舜山:“舜山岩在三都去城七十罩,有水北出会舜山。”此地还有舜帝巡行过的舜皇山(注:舜皇山为全州与东安交界)。

最早以舜帝葬地“零陵”命名的古零陵全州境内,有九疑山以及厚重的舜迹历史文化遗存,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又与苍梧之野的赤水、舜皇山、舜庙紧紧相邻,且与舜帝南巡路线高度重叠,这绝不是一般的巧合。因此,全州民问认为西汉之前的古籍所记载的九疑山在今广西全州。

今湖南宁远境内的九嶷山,有称九嶷山就是九疑山。境内有舜源、娥皇、女英、杞林、石城、石楼、朱明、箫韶、桂林九座峰峦。《水经注》云:“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峰,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吲势。游者疑焉,故同:九嶷山。”

东汉之后的古籍多记载九疑山在现湖南宁远县九嶷山的位置,且此地建有舜庙和舜帝祭祀陵。因此,湖南宁远也认为宁远县的九嶷山才是舜帝葬地所在。

四、舜帝葬地在全州九疑山而非

宁远九嶷山的考证

(一)先秦古籍《山海经》记载舜帝葬地九疑山的方位是在湘水源(湘江源)西北的广西全州而非湖南宁远。

其《海内经》载:“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文中有_三层意思。

其一,“南方苍梧之丘……其中有九疑山”。此言说明九疑山是苍梧之丘中的一座山。《说文解字》: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其本义就是指“小土山”或“小土堆”。“丘”偶尔也指大山,如昆仑山古称昆仑丘。此“苍梧之丘”,当指苍梧地域内有很大的苍梧山或者说是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此层意思是说九疑山是苍梧山中的一座山。

其二,“舜之所葬”的九疑山,又“在长沙零陵界中”。此言说明舜帝葬地九疑山在古长沙地域内的零陵县或零陵郡内。作为我国最古老地名之一的“零陵”地名,最早就出现在今广西全州: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和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在全州这个舜帝南巡驾崩之地设置零陵县和零陵郡。

而记载“舜之所葬”的九疑 山“在长沙零陵 界中”的《山海经》,成书比汉武帝在全州设立零陵郡的时问要早得多,可见该书记载的“零陵”是西汉零陵郡设立之前的“零陵”——即古零陵县之内的全州零陵,也就是说,“舜之所葬”的九疑山是在全州境内。全州境内的九疑山在大西江境内,大西江境内有界牌的地名。这个界牌是古零陵县全州与秦汉时期武冈县(今新宁县)的分界线,恰巧全州的这座九疑山又在全州的界牌之内,也与“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的描述完全吻合。

其三,“苍梧之渊”说明舜帝葬地九疑山所在的南方苍梧,苍梧的大山岭旁有江河环绕,有很深的江潭。全州县境古属荆州,为楚围青阳之地,战国属楚围之长沙地。《战国策》:“楚,天下之强国也”“楚地……南有洞庭、苍梧。”是说在洞庭湖以南有苍梧。今楚地苍梧全州县城三江口这个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殉夫的湘川“赤壁”,就是三江合流的最大江潭深渊。

《山海经·海内东经》:“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人洞庭下。”其意是湘水发源于舜帝葬地东南方的一个地方,即舜帝葬地在湘江(水)源的西北山岭,而舜帝葬地所在的山岭又在湘江以西,湘江在此弯曲环绕舜帝葬地所在的山岭。湘江最后流入洞庭湖。今全州境内的九疑山位于湘江源西北的越城岭,湘江在流经全州县城时在枧塘镇的大溪洲、全州三江口的合江、全州镇的车旧里这一江段,形成一个西环的大河湾,全州九疑山就在湘江以西的万乡洞大西江镇境域内。清代嘉庆《全州志·舆地·湘水》也引用‘《海内东经》同: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认为这是记载舜帝葬于全州的依据。

对于舜帝葬地方位的湘江源,有史料这样认定:湘水发源于始安即今兴安县阳海山,然后向北流往全州。《汉书·地理志》:“零陵:阳海山,湘水所出。”《水经·湘水》认定:“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东北过零陵县东,又东北过洮阳县东。”(注:当时的零陵县、洮阳县为今全州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不仅肯定《汉书·地理志》所载湘江发源于海洋山的说法,而且进一步提出湘、漓两水同源的说法:“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即阳朔山也……湘漓同源,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则湘川(全州前置又为湘川县),东北流。”湘水最后流入洞庭湖。按上述史料记载,结合地舆,可以认定在湘江源的西北山岭大西江境内的九疑山就是舜帝葬地所在。

再看湖南认定的舜帝葬地宁远县九嶷山。九嶷山在潇水源附近,潇水是湘江的支流,发源于湖南省蓝山县野狗山麓,流经江华瑶族白治县、江永县、道县、双牌县,汇集西河、消江、伏水、永明河、宁远河,在湖南永州市零陵區萍岛注入湘江。

潇水古称营水。《后汉书·郡国志·零陵郡》:“零陵郡十三城户二十一万二千二百,口百万一千五百七十八,泉陵、零陵,阳朔山湘水出。注解同:有营水,有桃水,有雍水,有祁水、有宜水、有春水、有蒸水、有表水、有来水、有绿水、有连水、有倒水、有沩水、有汩水、有资水,皆注湘。”汉书中提到十五水中的营水,尚无潇水之名。

《水经·湘水注》:“营水出营阳泠道县南山,西流径九嶷山下……又西径营道县,冯水注之……又西北屈而径营道县西,营水又东北径营浦县南。营水又北都溪水注之……又北流入营阳峡,又北至观阳县而出于峡。营水又西北径泉陵县西,营水又北流注于湘水。”唐元和八年(813年)李吉甫撰的《元和郡县志》,今“潇水”尚称“营水”。

《清一统志·永州府》:营水“源出宁远县南,西流径江华县东,又北流径道州(今道县)东,又北流至零陵县(今永州市)西,入湘水。白道州(今道县)以上,今谓之沲水。自道州(今道县)以下,今谓之潇水”。

从上述史料可知,潇水古称营水,流经宁远县的九嶷山。显然,此宁远县九嶷山与《山海经》记载的舜帝葬地方位不对。

如果说湖南省认定的舜帝葬地在宁远县九嶷山的结论能够成立的话,那先秦古籍《山海经·海内东经》就应该记载为“营水(今潇水)出舜葬东南陬”,而真实的记载是“湘水出舜葬东南陬”(《山海经·海内东经》)。

巾此可见,湖南确认的在宁远县九嶷山的舜帝葬地,并不是先秦古籍《山海经》记载的舜帝葬地九疑山。

(二)先秦古籍《山海经》记载舜帝葬地九疑山的方位是在赤水(即资水源夫夷水)东面的广西全州而非湖南宁远。

《海内西经》:“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全句表述了舜帝葬地在赤水东面的苍梧之野。我们从《海内东经》所载“湘水出舜葬东南陬”,知道湘水发源于舜帝葬地东南方的一个地方,即舜帝葬地在湘江(水)源西北的全州山岭即越城岭。可见,赤水东面的苍梧之野,这个舜帝葬地和湘江(水)源西北的全州山岭的舜帝葬地是同一个地方。如此说来,舜帝葬地所在的全州西北山岭中应有一条叫赤水的河流。

查“赤水”史料记载,在今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有条赤水河。此赤水古称赤虺河,唐天宝十年(751年)鲜于仲通征南诏,在为南征造势的檄文中第一次出现“赤虺河”。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今四川叙水置赤水卫,改“赤虺”为“赤水”。这是赤水河之名的出现伊始。此赤水距离“舜葬东南陬”的湘水源西北的全州山岭太远。显然,明代时始名的此赤水河不是《山海经》中的“赤水”。

那《山海经》中的“赤水”又何指呢?

查全州舆地水文,在全州西北山岭的西延地区(今资源县地)有河流名夫夷水,它是资水的主源头。有关史料记载此夫夷水在历史上就叫赤水。

据《明一统志·宝庆府》:夫夷水“源出广西全州界,过此至邵阳会资水”。又作扶夷水、夫水。

夫夷水在今资源县内,源出全州界(即全州西延)。西延是广西资源县设立前的旧称,古为楚地,秦属长沙郡,称扶夷苗地,后属零陵郡。宋初始称西延,属全州辖地,1935年,西延从全州县划分出来,和兴安县的一部分设立资源县。

在西延瑶苗居住的扶夷苗地,仍保留先秦时期的赤水这个原始河名。赤水河因夫夷水流域为丹霞地貌而名。丹霞地貌是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亦称红色陡崖坡。在西延丹霞地貌的红色沙砾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形成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当地人称有此特征的山叫赤坨。夫夷水在红层地貌中的赤坨之间穿越,故叫赤水。当地尚有赤水特征的赤土岭、大赤坨、小赤坨、赤水村、赤水洞等地名。

全州旧志将流经赤坨、赤水洞旁的夫夷水记载为“赤水”。清代嘉庆年问的《全州志·舆地》记载夫夷水流经赤坨:“西延水(夫夷水在西延境内,称之)出兴安界老源头(兴安与西延交界地),北流经龙塘西。”几经曲折而流,“又东折而北经咸水洞西,又北经赤坨西,又北至梅子凹,流人湖廣新宁县”。清代《西延轶志·舆地·山川》记载夫夷水流经赤坨:“资水,旧名夫水即九江之源,其源有六。”六源合流后,“至大埠头始通舟,又东折而北经咸水口,又北经赤坨西,又北至梅子凹,水白发源行一百七十里出西延境,流入湖南新宁界,经邵阳、新化、益阳等县,会沅江至铃子口入湖北洞庭。”该志的西延地图,根据全州西延扶夷苗地仍保留先秦时期的“赤水”这个原始河名,将流经赤坨、赤水洞的夫夷水标注为“赤水”。

《全县志》地理记载夫夷水即赤水穿过全州西北群山,群山中又有九疑山:全州“西北山地:在县属西北南接兴安,北界湖南,西至寨圩、咸水圩一带,崇峦叠嶂,面积广阔,为越城岭之支脉。其中有夫夷水(赤水)穿过群山,北入湘省,汇于资水”。其主要高峰有九疑山等。

从上可知,全州西北山岭中的夫夷水就叫赤水,这条赤水的东面是苍梧之野的全州九疑山,与《山海经》记载的“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的方位完全吻合。

仅是赤水的名称和方位相同,其汪据还不够充分,还必须考究全州西北山岭原西延地区的这条称之为夫夷水的古赤水,与《山海经》所描述的那条与舜帝葬地方位有关的赤水,这二者的源头和流向是否一致。如果二者一致,则是;反之,就不是。

全州西北山岭原西延地区的这条称为夫夷水的古赤水源头和流向,《山海经》这样记载:“南海之中,有汜天之山,赤水穷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海内西经》)(昆仑之丘)“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汜天之水。”(《海内经》)《淮南子·地形》:“赤水出其东南陬,西南注南海。”

上述“赤水”记载告诉我们:赤水的东面是苍梧之野舜帝的葬地,而“赤水”发源于昆仑山的东南角(即昆仑之丘)即从此山的东南流出,经行东北方向,最后在“南海”的西南面流人“南海”。

舜帝葬地所在的全州西北山岭是不是《山海经》所记载的“赤水出焉”的昆仑之丘,还得从《山海经》中的“昆仑”又是何指找起。《河图括地象》:“地祗之位,起形高大者有昆仑山,广万里,高万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昆仑居地之中,其势四下,名山大川,皆有气相承接。”(《博物志》卷一引)。上述“昆仑”记载告诉我们:昆仑居地之中,是名山大川,是神仙的聚集地。

据史学家考汪:先秦古籍记载的昆仑非今之昆仑山,昆仑的原型是现实中的岷山。我围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一所研究员、学术委员蒙文通先生考证:昆仑就是岷山。他在20世纪60年代撰写的《略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及产生地域》中:考《山海西经》“河水出(昆仑)东北隅以行其北”,说明昆仑当在黄河之南;考《大荒北经》“若木生昆仑本”(据《水经·若水注》引),《海内经》说:“黑水、青水之问有术名若木,若水出焉”,这说明昆仑不仅在黄河之南,而且是在若水止源之东。若水即今雅砻江,雅砻江上源之东,黄河之南的大山——昆仑,当然就舍岷山莫属了”(蒙文通《巴蜀古史论述》)。中国考古、文博、历史、民族学家邓少琴先生在《巴蜀史迹探索》指出:“岷即昆仑也,古代地名、人名有复音,有单音,昆仑一辞由复音变为单音,而为岷。”《太平御览》卷五八引《淮南子》云:“白水出昆仑之原,饮之不死。”《山海经·海内经》后面所附古《水经》则云“白水出蜀”,可以看出昆仑在古蜀地域内(袁珂《山海经校注》)。巾于岷山和昆仑在紧密相连的一个大区域内,二者关系紧密,古人往往将它们相提并论。曹学俭《蜀中名胜记》卷七引土羲之《与谢安书》云:“如岷山夏含霜雹,校之所闻,昆仑之伯仲也。”重庆大学贾雯鹤教授在《昆仑原型为岷山考》一文指出:“昆仑既是天地的中心,又是连接天地的天柱。古人认为天盖围绕着天柱旋转,因此天地昆仑以‘旋转而得名。作为神话地名的昆仑,它是最初居住在岷山地区的蜀人,以现实中的岷山为原型虚拟出来的,并最终形成了我困上古时代独具特色、瑰丽多姿的昆仑文化。”

《山海经》又云:“王母之困在西荒。凡得道授书皆朝王母于昆仑之阙。”鲁迅先生记录了中国人既把西王母当作神话也把西王母当作历史这一历史现实。他说:“其最为世间所知,常引为故实者,有昆仑山与西王母。”在道教神话中,西王母是女仙之首,主宰阴气、修仙的女神,对应男仙之首东王公。西王母是生育万物的创世女神,全真教的祖师。因此,古人又将西王母所居的昆仑视为万祖之山,祖脉所在。

全州也说昆仑就是岷山,如清代嘉庆《全州志》卷首写到全州人对境内覆釜山的崇拜,就如同人们对昆仑岷山一样:覆釜山“与昆仑岷山何异”“宜为全(州)人所虔祀也”。

我们知道《山海经》中记载的昆仑其原型就是现实中的岷山,前引之昆仑之丘“赤水出焉”“赤水出东南隅”的疑问就解开了:赤水发源于万祖之山,祖脉在岷山的东南角。《湘山志·图考》记载全州之地为祖脉岷山延伸的昆仑之丘“溯其祖脉,皆白岷山分析,延袤几千里……蜿嬗以入全(州)”,形成横亘耸列的全州西北山岭,即昆仑之丘。

《山海经》中的赤水最终流入“南海”,那“南海”到底又何指?

据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山海经学会筹备委员会委员张步天教授考证:洞庭湖古称南海,《山海经》所言“南海”并非今之南海。张教授查遍“《五藏经》(即《山海经》的主体《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的成书年代,并无‘南海概念,而按《南山经》(首经)的山地、里程和位置,把它放在现在洞庭湖那是天衣无缝。”他在《山海经·地理图解》指出:《山海经》中的“南海”就是洞庭湖。学者温荣天先生在《<山海经·大荒经>诸海探源之南海考》指出:在古代,洞庭湖号称“八百里洞庭”,极言其宏阔,堪称“内陆大海”。从《大荒经》南海区位的一些具体描述来看,“南海”所指是洞庭湖。

从上可知,全州西北山岭原西延地区称夫夷水的古赤水,就是《山海经》中所描述的与舜帝葬地方位有关的赤水,发源于古称“昆仑之丘”的全州西北山嶺,最后流入古称“南海”的洞庭湖。

根据《山海经-海内东经》所述“湘水出舜葬东南陬……入洞庭下”,即舜帝葬地在湘江(水)源的西北山岭,湘水流入了洞庭湖,结合《海内西经》所述“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南海之中……赤水穷焉”推断,舜帝葬地在赤水东面的苍梧之野,赤水也流入洞庭湖。

可见,舜帝葬地所在湘江(水)源的西北山岭,与舜帝葬地所在“赤水之东”的“苍梧之野”,就是同一个位置,即“赤水之东”是舜帝葬地的湘江(水)源的西北山岭,也就是说,舜帝葬地的湘江(水)源的西北山岭的西边有“赤水”。

知道了全州西北山岭西面资水的上源夫夷水就是古代的赤水,再将其代之《山海经》中的“赤水”,则舜帝葬地位置的表述就是在资水上源夫夷水(即赤水)东面的苍梧之野全州青瑶峒的九疑山,而赤水最终流到古称“南海”的洞庭湖之中。此与《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的赤水的表述,那也是天衣无缝。

这再次证明先秦古籍《山海经》记载“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的九疑山,就在今广西全州县的西北山岭中的九疑山。

再看湖南认定的舜帝葬地宁远县九嶷山。九嶷山在潇水源附近,潇水是湘江的支流,潇水在湖南永州市零陵区萍岛注入湘江。赤水流入古称为“南海”的洞庭湖;而宁远县的九嶷山有的是潇水,并无舜帝葬地那条“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的“赤水”河流,且潇水汇人湘江,并没有直接流入古称为“南海”的洞庭湖。

由此可见,湖南确认的在宁远县九嶷山的舜帝葬地,并不是《山海经》记载的舜帝葬地九疑山。

(未完待续)(连载1)

猜你喜欢

零陵南巡舜帝
北魏《南巡碑》与《南巡颂》研究
中秋夜思
零陵的雪
燕赵古贤
天下为家
一路向南
湖南零陵潇水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民俗文化——以零陵庙会为例
泰国游大事记
论康乾南巡与苏州剧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