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学生成长共同体的构建

2021-05-23聂淑凡

教育·校长参考 2021年1期
关键词:任课老师居家学业

聂淑凡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促进了一场教育变革——居家线上学习。如何能够在没有老师监督,没有同伴互助的环境下,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韧劲,保持学生健康的身心和积极向上的成长?这是老师和学生共同面临的挑战。构建线上学生成长共同体,树立统一的目标,通过学生彼此间的榜样效应、师长的指导和鼓励,把集体的智慧散播开来,为学生的学业成就和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学生在共同体中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相互勉励,有效促进高三复习,助力学生成长,成就更好的自己!

构建线上学生成长共同体的背景

构建线上学生成长共同体的必要性 构建线上学生成长共同体,是班级组织线上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也是推動学生成长的有效手段。高三学生面临学业压力,长时间居家学习,缺少监控,缺乏约束,缺少交流,对其是极大的考验。个体的奋斗很难坚持,而一个群体设立共同目标,相互支撑,相互携手,共同奋斗,更容易坚持到最后。

构建线上学生成长共同体的重要性 对于高三学生而言,学业成绩固然重要,但身心健康和精神世界却是其终身发展的动力源泉,作为教育者更应用长远的眼光来实施教育。构建线上学生成长共同体,在促进学生学业成就的同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价值观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学生成长共同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调节情绪,舒缓压力,相互借鉴,相互勉励,共同成长,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借助共同体的力量最终实现个人成长。

线上学生成长共同体的实施

线上学生成长共同体的组织建构 “学生成长共同体”是基于成长关系而形成的班级子社群,是一个由学习者与助学者多方共同创设的促进学生成长的生态环境,是一种个体自助、同伴互助与师长他助相融合的有机生命组织。

学生成长共同体通过合理的统筹安排,达到促进学生共同成长的目的。共同体由班主任统筹,兼顾多种因素,成立多个学生成长共同体小组,每组设有组长,副组长由组员轮流担任,充分发掘每个组员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班主任着重培养组长的领导力和协调力,不定期给组长培训,讨论组内问题并提出整改方案,充分发挥组长的积极引领作用;组员之间合作交流,相互督促,相互促进,取长补短;老师每天及时点评鼓励,指引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家长的认可和鼓励,促进学生不断努力前行。

线上学生成长共同体的日常运作 学生成长共同体的日常运作主要集中在合作学习和成长活动。

一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线上学生成长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手段,使学生学习更高效。通过合作学习,共同体同学间互相督促,互相影响,既有知识上的收获,也能从他人身上学到很多优秀的品质和好习惯,彼此相互促进,相互提升,不断完善自己。

二是成长活动。成长活动是线上学生成长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共同体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线上成长活动,营造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动起来,用行动冲淡焦虑和不安,使学生有集体归属感,用集体的力量协助个人成长。

线上学生成长共同体的考核评价 线上学生成长共同体主要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内评价、组间互评的方式,结合老师和家长的点评,促进共同体积极和谐成长。线上居家阶段的高三学生,更需要心理上的抚慰与鼓励,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自我评价不断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汲取他人评价中好的方面借为己用,通过同伴间的榜样作用,不断激发自我成长的内驱力!

线上学生成长共同体的发展指导

学生成长共同体的指导以班主任为主,结合年级开展的导师制(学业和心理),由班主任、学生导师、家长共同指导学生的居家线上学习生活。

学业指导 学业指导主要由任课老师和班主任配合完成,通过每日学习任务打卡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情况,任课老师给学生具体的学科指导,班主任老师配合任课老师在学习计划、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给予指导。

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是线上学生成长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居家线上学习,很多家长和学生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学生的学习也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教师通过与学生一对一沟通,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状态,重新起航;结合线上成长活动,充分利用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采取任务驱动的策略分散学生的焦虑情绪,帮助学生从焦虑中走出来。

线上学生成长共同体的展望

面对线上居家教育教学,老师和学生都在不断地摸索前行。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共同成长,我们还可以通过共同体开展更丰富的活动,例如非毕业年级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开展学科竞赛、知识竞答、班会辩论赛等等,学生都可以在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可以给每个共同体配备一位心理导师、几位家长、学长等,来自社会的力量都可以助力学生成长共同体,使学生健康成长!

构建线上学生成长共同体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利用网络便利和资源,借助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力量,通过共同体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督促、相互影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共同成长,最终实现自我成长。

(作者单位:北京一零一中石油分校)

猜你喜欢

任课老师居家学业
居家信条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与实践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如何协调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等教育转型期的素质结构与养成
微生高的往事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初四居家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