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思维导图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021-05-23李德强

教育·校长参考 2021年2期
关键词:导图资料工具

李德强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孩子复制粘贴一般地习得书本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整个教育中建立起知识的体系和思维的模式。身为教育者,我们必须要看到,让孩子拥有成熟与合适的思维方式,远比教会孩子一个公式、一门外语或者一项单纯的技术重要得多。

基于此,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中心小学依据学校情况积极探讨,不断反思总结,打造思维型课堂,以实现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明确思辨路径、发展学生思维深度,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

思维导图工具是一种简单又极其有效的课堂学习工具。近年来,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中心小学致力于开展“思维课堂在课程中的应用”的培训和研究,将思维导图思维工具应用于课堂教学,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我就来谈谈思维导图工具在教学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业是检测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巩固知识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检测教师教学效果的平台。道德与法治与其他学科作业不同,尽量不留课后书面作业,作业基本都在课堂上完成,这就要求教师留作业要有艺术性、高效性。我安排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做作业,解决了“学生不喜欢做作业,机械地写,没有经过思考做作业”这一难题。

提高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课外资料,并整理、分析资料的过程,是教学难点。学生会搜集到大量资料,但是在整理、提取信息时选择哪些信息更有效,针对性更强,是教学难点。为此,我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工具进行整理梳理资料,提取有效信息。例如:《神奇的中医药》一课,教学目标中提到学生知道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家,了解他们的主要贡献。根据这样的目标,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并在小组内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分析和提取有效信息。准确地找到有效信息和要点,缩短了学生整理信息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整理资料的效率,正所谓事半功倍。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学、探究等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让学生“会学”的目的。小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采用了“说一说”“做一做”“议一议”等活动方式,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读图、懂图,让学生自己判断关于道德行为的是与非、对与错、好与坏,充分给学生提供了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既培养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又提高了学生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材结构就决定了必须让学生自主学习,放手让学生直接参与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实际活动中体验锻炼,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真正培养分辨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才能真正提高综合素养。为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这样自主探究的过程。基于此,才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过程,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到有价值的营养。

辅助课前教学准备,达到高效课堂

上好课,首先就要备好课,那么备好一节课,首先是准确地把握本课的课程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等。思维导图工具对于教师课前的备课、梳理思路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家庭中你我他》这一课中,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社会调查,并能有所记录、表达、交流。依据这样的教学目标,我就请学生分成小组合作进行课前调查,了解身边劳动者的劳动过程、工作的时间、劳动过程中的一些故事等等。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他们自身还是社会需要关爱、保护的对象,所以他们很少去主动关注、认识社会中的人们。在实践活动调查时,我运用思维导图工具中的括号图,帮助学生梳理出调查采访的对象、采访的几个步骤、采访时注意事项、采访前的准备、采访时间等。这样的思维导图工具学习单,高效地完成了学生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社会调查,并能有所记录、表达、交流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完成了解身边为我们服务的劳动者的劳动、体会各行各业人们劳动的辛苦、激发学生尊重各行各业为我们服务的劳动者的情感目标,简洁双效完成了本课教学内容,从而达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

运用思维导图工具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地进行学习,能说出真实感受,敢讲真话,给学生提供了講真话的空间。帮助教师、学生梳理知识点,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这样的课堂才不至于没有生机,学生才能学到真正有价值的知识。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导图资料工具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