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绳奇”之旅微课程引发的思考

2021-05-23杨晓玲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3期
关键词:草绳螃蟹绳子

杨晓玲

最近,我和班上的孩子们确定了“绳奇”之旅的主题,开展了班本微课程的实践。

一、生活:课程之源

“生活即课程。”《指南》中指出,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我们利用生活资源商量确定班级主题活动,让大家熟悉的绳子来到幼儿的身边。

故事1:神奇的蛋网。立夏了,大家都帶了蛋网,一个个好兴奋,孩子们聚在一起,大家兴奋地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激烈地讨论着。涵涵举起自己的蛋网说:“你们猜猜,我这个蛋网谁给我编的?”佳佳说:“这个和我头发上的飘带好像啊!”“你猜对了,就是我妈妈用飘带编的,是不是很漂亮?”欣欣说:“我和你不一样,我是奶奶用针钩的。”彤彤边扒拉蛋网边说:“你奶奶好厉害啊!”正得意呢,只听“啪”一声,蛋从蛋网里掉下来,摔碎了。欣欣尖叫一声,差点哭出来,大家都傻眼了。涵涵马上安慰说:“是不是绳子不结实?”这时大家都被吸引过来,“什么线结实呢?”大家议论开了。

故事是主题的开始。孩子们还在讨论着,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发现欣欣的蛋网是用什么材质做的?是怎么编的呢?”孩子们通过自主观察、讨论,不仅发现神奇的蛋网可以用不同的材质,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编织,闪现不一样的美丽。这个小插曲教师并没有介入太多,而是适时的引导引发幼儿自主去探索,既衍生出新的领域认知活动,又凸显出“生活化课程”的内涵,于是寻找绳线活动应运而生。

二、寻绳之旅,丰富微课程

故事2:寻找绳线。教师通过微信家长群,将寻找绳线的信息发布出去,也引起了家长的兴趣。大家纷纷行动起来,既找来了各种各样的绳子,又带来了多姿多彩的故事。(员)茜茜是个贴心的孩子:“我妈妈会织毛衣用,织的毛衣又好看又舒服。”原来茜茜想学织围巾,送一条给妈妈。(圆)周末,妈妈带着悠悠去菜场,细心的悠悠发现卖的螃蟹都是被绑着的,这是为什么呢?螃蟹不会难受吗?(3)放学的路上,甜甜问,“大树生病了吗?是什么裹着它?”“草绳。”,“妈妈,什么叫草绳?是用草编的吗?草绳为什么要缠在大树上?”“是大树怕冷吗?”

孩子们提出的一个个新奇的问题,让家长也加入了这趟“绳奇”之旅。家长带着幼儿的问题,到田间,到商铺,还上网查寻,孩子们对绳子了解得更多了,既收获知识分享快乐,又是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

三、促进发展,儿童微课程的基点

1.读懂幼儿行为

在探寻绳线这一活动中,发现悠悠等小朋友会通过寻求帮助找到答案。悠悠在菜市场问卖螃蟹的老板,知道了捆螃蟹是为了防止蟹脚掉落。甜甜让大人帮助找资料,懂得了路边树围上草绳上是保护小树长大。这一活动的开展,教师发现了幼儿的学习特质,同时引导幼儿去发现绳子还可以怎么玩呢?

2.支持幼儿创作

故事3:绳子创想曲———美工区。看到那么多千姿百态的有趣的绳子,孩子们眼睛都笑眯了。萱萱说:“我想用绳子编一朵花。”小雪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用什么样的绳子呢?孩子们讨论开了,最后决定用纸绳,因为纸绳颜色丰富,材质软,可塑性强。适时了解幼儿的需求,教师在区域提供了相应的材料。

3.抓住探究点,促进最优化的发展

故事4:绳子古典曲———编花绳。很多传统的游戏已经被各种电子产品取代,而瑞瑞带来的翻花绳一下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是降落伞,奶奶教我的,我还会其他的”。老师说:“我和你玩。”就这样,你来我往翻出好多花样。“谁想学?”大家都举起手来。“小朋友回去问问家里人谁会翻花绳的,可以和家人一起玩哦。”

四、顺应天性,玩此不疲

玩是幼儿最开心的事情,同时也要幼儿在玩中品尝失败和成功,享受游戏的快乐,智力也得到很好的发展。

故事5:绳子运动曲———迷宫图。为了激发幼儿玩绳的热情。我请大二班孩子表演跳皮筋。然后讨论,我们用皮筋玩什么?怎么钻、爬?孩子们跃跃欲试,自由组合,团队合作。用跳绳变化出各种形状的迷宫,期间还加入别的元素作为迷宫的障碍,玩得乐此不疲。

“绳彩飞扬”的班本微课程开发,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特别考虑注意符合幼儿实际,激发了幼儿兴趣,又把相关资源勾连起来。在课程施行过程中,我们关注幼儿,支持幼儿,帮助他们发展各方面的智能,让大家在游戏中学,在学中成长。

猜你喜欢

草绳螃蟹绳子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寻宝藏
绳子
丢草绳
螃蟹
螃蟹
我是螃蟹
取绳子
芝麻开门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