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助力学生审美人格养成

2021-05-23江婷婷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3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人格美术

江婷婷

助力学生审美人格的发展,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在现阶段的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鉴赏经典美术作品,组织学生展开自主创作活动,做好审美鉴赏教学,利用地方美术文化等形式,推动学生审美人格的养成。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容易形成焦虑、依赖等多种消极心理,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基于美术教师的视角,我们也应当主动地从本学科的教育特点出发,彰显美术课程的美育价值,主动地发挥各种美术材料的积极作用,在促进学生身心向着健康方向发展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心理,从而推进学生审美人格的养成,助力学生缓解心理的压力和消极情绪。

一、鉴赏经典美术作品,养成审美人格

经典美术作品是推进学生审美人格养成的垫脚石,也是提升学生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的重要方式。在一些经典的美术作品中,不仅反映了画家对于自然、人生和伦理的理解,也反应了画家眼中的世界,以及画家对美好事物的追随和向往。所以,美术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欣赏经典的美术作品,组织学生认识美术作品的画法和技巧,并对美术作品上的寓意和思想进行深究,以便学生基于欣赏和思考,更加热爱大自然和生命。

以《弘扬真善美》的教学来说,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委拉斯贵支的《纺织女》这幅油画,并让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油画上描绘的故事内容。随后,教师再为学生提出“通过对画面中人物造型、构图特点的分析,你能够联想到什么样的意境和审美取向呢?你能够分析出画家的创作意图吗?”等问题,在学生指出本幅油画中画家使用现实与神话的对照,表现了劳动者健康、淳朴的优美形象,以便学生基于对作品的鉴赏,认识到劳动者特有的质朴。

可以看出,教师组织学生对经典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心理进行培养,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审美人格,促使学生基于审美能力的提升,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劳动。

二、展开自主创作活动,养成审美人格

在初中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鉴赏,也要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创作的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审美人格付诸于实际的美术作品之中,以便学生可以在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同时,推进自身审美人格的发展。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室外开展写生活动,引导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大自然和实际生活,促使学生在提高美术创作兴趣之余,对生命进行直观感知,并懂得如何使用美术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想法。

比如:在《在校园中的健康成长》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美进行观察和感知,并引导学生运用人物比例和动态线等进行人物绘画的练习,从而培养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感受人体成长的美妙之处。首先,让学生学习人体比例的基本知识,认识表现人物形象特征和动态特征的基本方法。其次,教师为学生布置自主创作的任务,让学生在观察同伴的照片后展开绘画。在进行绘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知道人物速写的基本概念,明确动态线的画法和绘画步骤,也可以透过同伴的照片感受到健康生命的勃勃生机,从而更加热爱校园生活,体会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动态美。

三、渗透系统审美方法,养成审美人格

在对学生进行审美人格的培养时,教师应当意识到审美人格的发展不是阶段性的,而是连续性的。所以,教师无法单纯地依靠每一次的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审美人格的连续培养,而是要依靠学生自身,促使学生养成对美术作品进行审美鉴赏的习惯,以便学生自主从美术作品中获得养分,发展自身的审美人格。对此,教师对学生渗透系统的审美鉴赏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所以,美术教师应当抓住课堂教学的机会,为学生讲述审美的技巧。

例如:在《造型的表现力》一课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述造型的基本要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使得学生感受其表现力,认识如何从造型方面展开审美鉴赏。随后,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具有独特造型的艺术作品,如茶杯、椅子或桌子等,引导学生从造型的基本要素方面进行鉴赏,促使学生逐步掌握对生活物品进行艺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这样,当学生在课下遇到一些造型独特的艺术作品后,他们也可以自主展开科学的审美欣赏活动,从而在发现身边的美的同时,促进审美人格的发展。

可见,教师为学生渗透审美鉴赏的方法,为学生展示身边常见的事物,组织学生展开审美欣赏的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连续的审美欣赏中培养审美人格。

四、利用地方美术文化,养成审美人格

《美术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这方面明确提出:艺术课程资源包含地方自然资源,学校应该因地制宜,将地方自然资源开发成各类校本艺术课程。比如,笔者所在的家乡东濒黄海,南倚长江,与上海隔江相望,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当地江海美术资源丰富,如:建筑文化的四汀宅沟、门笺和屋脊头等;纺织文化的沈绣和大布等;渔家文化的贝类拼贴、蟹壳脸谱等;田园文化的田园山水、葫芦画等;饮食文化的糕点、特色蔬果等。把这些江海美術文化带入初中美术课堂,既丰富了教学资源,又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力得到锻炼,对其审美人格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对学生进行审美人格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关乎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质量。所以,美术教师应当继续将审美鉴赏教学放在关键位置,促使学生在审美中实现人格完善,从而提高美术课程的教育品质。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青年教师专项课题“指向审美人格养成的江海美术文化阶梯教学实践研究”之阶段成果,课题编号C-c/2020/02/44】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人格美术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美术篇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漫画之页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