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资源在科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2021-05-23卢汝芳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3期
关键词:资源科学材料

卢汝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探索资源,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科学探索活动。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探索环境,提供适宜的探索材料,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主动探索,同时把教育目标、要求灵活有机地渗透在探索过程中,以有效促进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发展。生活资源在科学活动中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更是一种理念,如能将丰富的生活资源、素材有效运用于科学探索活动,能大大充实探索的内容以及材料,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促进幼儿主动获得适宜性发展。因此,笔者尝试结合本地生活资源丰厚的条件,挖掘和利用具有教育功能的生活资源,有效运用到科学探索活动中,拓展探索的范围、创新探索的方式,以达到寓探于玩,寓学于乐,更好地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

一、活用生活资源,丰富探索内容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指出:要利用大自然、大社会做我们的活教材。我园地处广东省广州市的北部山区从化,生活资源非常丰富,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生活废旧物品资源,在幼儿的身边随处可见、可得、可玩,加以运用,可以成为科学探索活动的良好素材。为此,在科学活动中,基于本地丰富的生活资源,教师从幼儿的身边出发,活用生活资源,充实科学探索的内容,让幼儿在亲切、熟悉的生活资源中燃起對科学的探索兴趣。

1.盘活自然资源成为科学探索的内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提南》)》在科学领域指出:关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围绕生活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科学探索。幼儿的成长离不开自然环境,教师只有让幼儿自己去体验,去无穷无尽的大自然中寻觅、探索,才能让他们获得充足的发展。因此,开展科学活动应从大自然出发,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让幼儿走近大自然,吸引幼儿兴趣,挖掘有价值的自然资源:沙、石、泥、花、果、林、叶、水等加以盘活、善用,成为科学探索的内容。如根据园内种植的花果树木、蔬菜、农作物等,基于幼儿的问题生成各个科学探索活动“各种各样的根”“水果娃娃”“蔬菜的秘密”“各种各样的叶子”等;结合本地的丰富的资源开展“有趣的石头”“好玩的沙子”等科学探索活动,让幼儿在真实有趣、可操作、可探索、可变化的自然资源中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发现、感知科学知识,积累科学经验,促进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挖掘日常用品资源进行科学小实验

《指南》在科学领域中指出:为幼儿选择一些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或废旧材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进行探索活动。幼儿在生活中无时无刻地接触着各种各样的物品,教师要引导幼儿做有心人,随时随地收集身边易得、卫生、安全的日常用品及工具:盐、糖、碘酒、纸杯、盘子、过滤网、瓶子、盒子、罐子、塑料袋、保鲜袋、报纸、镜子、电筒、儿童锤子等,将它们运用到科学探索活动中,丰富科学探索内容。如将收集到的瓶子开展一系列的科学小实验探索活动:“好玩的声音”“会吹泡泡的瓶子”“瓶子吞鸡蛋”“瓶子吹气球”等,又如利用易拉罐进行“会斜立的易拉罐”“跳跃的易拉罐”等科学小实验,让幼儿在玩中做、做中学里进一步促进科学探索能力的发展。

二、善用生活资源,充实探索材料

物质材料是幼儿科学活动正常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材料的适应性、丰富性、多样性、层次性是幼儿深度探索学习的基础保障。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生活资源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良好素材,我们要善用生活资源,充实探索材料,尽可能提供可想象、可变化、可操作、可探索的材料,满足幼儿的不同兴趣和需求,激发幼儿的探索热情,有效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如中班科学探索活动“沉与浮”,教师有目的的将生活素材作为探索的材料,提供瓶盖、玩具插片、一次性碗、塑料盒、小石头等各种各样的材料,让幼儿在探索过程中按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材料、自主观察、自主探索,以发现各种材料在水中所产生的现象,得出“什么物体是沉,什么物体是浮”的结论。在感知沉与浮的基础上,教师再启发幼儿进行尝试:如何让原本会沉入水底的物体不会沉下去?能力强的幼儿会积极动脑、想办法,他们会利用一些辅助材料尝试改变物体的沉与浮,如将硬币或小石头等放到塑料盒里再放入水中,这样就不会沉入水里了。通过充足的、丰富的、多样的材料提供,满足幼儿的探索需要,使幼儿在不断探索、尝试中发现新问题,获取科学知识,促进其科学能力的发展。

三、巧用生活资源,提升探索价值

科学探索源于幼儿的生活背景和经验,源于探索环境、材料所蕴含的各种可能性和导向性。丰富多样的生活资源蕴含了各种的学习机会与价值的可能,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欲望,拓展幼儿探索的内容及其价值,引发幼儿大胆探索蔬菜的种植和保存方法,以及了解蔬菜的内部结构的特征。如结合本地的丰富的资源开展“石头”科学主题探究活动,可以让幼儿自主运用多种感官寻找、发现、探索、创作,探索石头的颜色、纹路、形状、大小、轻重等。又如幼儿园内种植的花果树木等,幼儿除了认识它们的名字、颜色、味道等外,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生动了解它们的生长变化过程,可以在观察中展开对比、测量、判断、推理等探索发现活动,可以让幼儿学习播种、浇灌、除草、松土等劳作技能,还可以通过锤一锤、刷一刷、印一印、比一比等感知不同植物叶子的水分以及叶脉结构等。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大大增进对大自然的多维认识和深层了解,满足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进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准确把握生活资源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丰富科学探索的内容,充实探索材料,使枯燥的科学活动走向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提升科学素养,促进幼儿主动获得适宜性发展。

猜你喜欢

资源科学材料
我给资源分分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
摇摇鹅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