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下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1-05-23许贻敏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动作体育

许贻敏

信息技术实现了对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不同教学元素的整合,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有利于优化传统教学形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鉴于此,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必须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实现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之间的深度融合,进而逐步实现教学变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小学体育作为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话,则可以有效发掘与提炼各种体育教学资源,使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有效性,全面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效率。因此,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应用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以期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伴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重中之重,这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突破教材限制,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增强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趣味性、科学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应重视拓展新兴运动项目。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大众体育的蓬勃开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兴运动项目,青少年普遍追求时尚,必然会追逐这些新兴的运动项目。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引入旱冰、攀岩、定向运动、蹦极、野外生存等项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魅力。其次,教师应重视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我国拥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些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既有特色,又有锻炼价值。教师可以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将这些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展示,从而开阔学生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最后,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普及健康知识。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搜集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健康知识的视频、动画等资料,并且将其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從而帮助学生养成健康行为。例如:教师在开展《保护牙齿》教学时,可以在网络上搜集《爱吃糖的老虎》《刷牙歌》等视频,然后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进行播放,从而帮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牙齿健康知识。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备课质量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可以合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体育备课质量,从而增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计划性、科学性和针对性。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各种教学资源,以便有效满足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所需。互联网具有海量信息数据,而且每天呈几何级数增长,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查阅和下载相关教学资源,有效弥补备课资料的不足,有利于提升小学体育备课质量。其次,教师可以构建体育教学数据库,以便调用备课所学资源。教师在日常应注重收集各种体育教学资源,然后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对这些数据资源进行分类储存,构建教学资源数据库,每次备课时便可以方便快捷地调用所需资源,从而帮助教师顺利开展备课。最后,教师应主动应用相关软件,有效提升小学体育备课资源。教师应主动学习和应用相关软件,如可以使用Adobe Premiere CS4等视频编辑软件剪辑示范动作,然后使用影音先锋播放器在课堂上播放视频,从而帮助学生顺利掌握体育规定动作。

三、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难点在于向学生传授一些难度较大的体育动作,并且通过训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动作表象。在以往,教师在进行运动技能传授时主要通过语言描述以及动作示范,由于学生年龄普遍较小,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不高,难以有效理解教师的语言讲解;教师动作示范受限于个人难以做到规范、标准,且存在示范时间短、学生人数多、领悟不透彻的问题,课堂教学效果不够明显。有鉴于此,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快速建立动作表象,有效解决课堂教学难点。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运用信息技术讲解动作要领。在传统小学体育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边讲解边示范,很容易导致将原本连贯的动作肢解得支离破碎,同时也不可能做到每个示范动作都接近标准和完美。小学生恰好处于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如果他们模仿着做,必然更加不规范,势必会影响他们接下去的学习。而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兼备、声形并茂的优势,可以将动作要领更加清楚地展示给学生,还可以利用慢动作或者画面定格分解较难的技术动作,从而帮助学生抓住技术关键,进而通过反复练习以准确掌握动作要领。例如:教师在进行“蹲踞式跳远”教学时,由于这个动作通常都是在瞬间就完成了,再加上每个学生的观看角度不一样,学生难以看清“助跑、起跳、腾空、落地”这几个关键动作。对此,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将教师示范动作清晰呈现给学生,并且利用慢动作或者画面定格技术展示和讲解这四个关键技术,从而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较为清晰完整的动作表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消化,自然会轻松突破教学难点。

第二,运用信息技术巩固技术动作。除了必要的技术讲解和示范之外,学生更需要不断进行练习,才可以真正掌握技术动作。学生刚开始进行练习时由于不太熟练,需要跟着教师做,这就要求教师反复进行示范。但是,教师分身乏术,不仅难以持续进行示范,而且难以纠正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行为。对此,教师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将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反复播放,集中精力对学生练习开展科学指导和及时纠正。例如:教师在完成“跨越式跳高”教学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共同观看录像,并通过反复播放引导学生细细体味。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跟着多媒体进行练习,教师则来回辅导纠正学生动作,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技术动作。

第三,运用信息技术规范技术动作。在传统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发现自身技术动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其规范技术动作历来是一个教学难点。对此,教师可以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影像记录功能下学生的技术动作,然后进行认真观看,并和标准动作进行对比,进而开展针对性的训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规范技术动作。

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小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他们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会高度集中注意力,并且乐于学、积极练。有鉴于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立足学生心理,深入挖掘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元素,并巧妙借助信息技术,合理创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情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开展“蹲踞式起跑”教学时,通常都是由教师进行讲解示范,学生进行反复练习,这种教学模式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还不如直接进行站立式起跑,不乐意、不积极练习,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播放刘翔获得110米跨栏奥运冠军的精彩视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再将刘翔比赛时起跑慢镜头进行回放,使学生直观感受蹲踞式起跑的威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学生在这种教学情景中,得以正确认识蹲踞式起跑的重要作用,进而一改常态,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

五、利用信息技术渗透思想教育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不仅要求教师注重锻炼学生体魄,更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但是,在现实中大部分教师仍然重点关注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体育品德不仅会影响学生的体育认知理念,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性格、行为,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奥运会、亚运会等重大比赛召开的契机,给学生播放一些中国队或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得以在身临其境中充分感受我国奥运健儿的顽强拼搏、不怕吃苦、为国争光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一些运动员训练的视频,如姚明、刘翔、张继科等,帮助学生认识到运动员之所以能够获得成绩都是不断努力忍着伤痛换来的,进而教育学生养成不怕苦、不怕累的做事态度,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综上所述,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体育高效课堂,不仅要求教师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进行有效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动作体育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下一个动作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画动作
我们的“体育梦”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