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料“涨”声持续,影响几何?

2021-05-23朱桦旎

产城 2021年4期
关键词:原材料传导原料

朱桦旎

面对原料价格上涨,制造业企业需要采取调整采购策略、控制采购成本、协助供应商资金周转、优化供应商结构等方式稳健应对。

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市场真实需求仍陷迷雾,原料持续涨价的不利影响正沿着产业链逐步传导。面对“涨”声,考虑释放部分战略储备、及时监控市场秩序的同时,有形之手要营造有利条件,帮助上游行业消除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因素,加大对下游企业的支持。

“涨”声响起来

“原材料上涨是常有的现象,但是像今年这样持续涨价确实不多见。”一句话道出了实体企业的忧虑与无奈。原油、粮食的价格上涨对普通人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工业原料的价格涨势更让人“心惊胆战”。应用范围最广的钢材和广泛应用于电池、电线、电机等工业领域的铜今年一季度以来价格屡创新高;一季度92种化工品中有83种化工品价格上涨,占比达90.21%。

今年来势迅猛的“涨价潮”形成原因一是去年至今的全球央行大放水,二是需求面回暖后和原料供应端不接续产生矛盾。全球疫情的修复并不平衡,智利、巴西、印度及部分非洲国家疫情深重,但这些国家是很多原料的重要生产国,产量短时间内无法提升。

对于实体企业而言,上游原料的价格上涨,势必导致终端消费产品成本大幅上升,诸如家电等原料成本本就占比逼近7成的行业,原料大涨令企业苦不堪言。所有人都企望经济向好,但原料供应端未能得到及时修复,资源开采行业是典型的重资产、高投入,反复的疫情使得资源开采行业资金链紧张,企业缩减资本支出,影响长期供给。运输也是一大难题,港口拥堵、运费飙升、集装箱周转困难……据全球第五大船运公司赫伯罗特的信息,去年年末以来几乎全世界的港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拥堵问题,预计港口拥堵和集装箱供应紧张情况将持续到今年第三季度。由日本船东、中国台湾航运公司、印度船员一起给世界添堵的苏伊士运河阻塞事件更是让全球航运公司集体提高4月运价。

“涨声”一片引起了高度关注。3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的原材料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专家研讨会提出,要进一步明确原材料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注重创新在原材料工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强化资源、能源、人才、金融等要素保障,完善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水资源消耗等约束机制,促进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指出,“创新编制模式,制定一个统一的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有利于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的协同联动,实现耦合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4月8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次会议提出,“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特别是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物价走势客观上会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全球流动性宽裕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通过贸易、金融等渠道向国内传导,但这种传导影响总体上是有限的、可控的。”

如何稳健应对

“涨”声阵阵袭来,无人可以置身事外,原料价格说涨就涨,但产品价格整体上涨则是一个较长周期的过程,哪怕利润比刀锋还薄,更多企业还在“等一等”。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本轮涨价对全行业企业承压明显,需要做足充分准备,积极寻求应对之策。原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受益者是各类矿产资源的所有者、矿产企业相关人员,以及各类矿产资源金融市场上买对方向的投资人以及投机者,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则是利益受损的一方,必须积极研究原料市场趋势,以采取合适的经营策略。

拆分各行业原料成本占比,以及向下游传导的能力,受损/受益的行业自然浮出水面。部分行业价格传导较快,原料上涨的压力逐步转达到终端产品,最终由消费者买单,如家电行业,去年底及今年一季度,多家家电龙头企业均有提价之举。但不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行业并不能实现成本的传导,这些中端加工企业的下游客户往往明确不会接受或无法消化原料上涨带来的价格变动,只能由中端企业自行消化。这正如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企业研究处处长刘兴国所指出的,“在获利动机的驱使下,企业总是希望能够把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向后传导给用户,但这一想法是否可實现,取决于企业对产品价格的掌控能力。在当前总体供应过剩的市场环境下,产品市场竞争压力大,企业调涨价格的难度很大,也就意味着企业很难将原料价格上涨的不利影响传导给用户。”

面对原料价格上涨,制造业企业需要采取调整采购策略、控制采购成本、协助供应商资金周转、优化供应商结构等方式稳健应对。部分大型企业选择结合自身规模优势和产业链议价能力,运用集中采购、部分物资套期保值等方式对冲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但中小企业在涨价潮里的境遇与应对难度更大,较为理想的举措是,“通过一些工艺和原材料替代,在工艺设计上做一些降本的设计”。但这一招式成效可能有限,以化妆品行业为例,原料涨价后该领域的中小企业如果要替换原料,则将面临新原料的备案问题,更换配方本就程序繁琐、经费燃烧,备案流程的复杂性带来更多的时间成本让企业难以承受。只有在少数竞争本就失序的行业领域,企业可借机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以研发提升产品结构来平滑风险。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的话耐人深思,“唯一的出路是必须继续提高产品不可替代性。如果你的产品不可替代了,就把上游原料价格上涨推给下游了,就这么简单。”

因而,原料上涨是全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此时比拼的是整个供应链的战斗力与稳定性,“制造业企业共处同一供应链的大船上,上下游客户可以通过集中采购以量换价、打造产业集群等方式探索加强协作、抱团取暖,以求共存。”

猜你喜欢

原材料传导原料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三)
神奇的骨传导
观点
知识无穷尽
严把原料采购关,才是对养殖负责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烘焙原料简易“识”
肥皂及相关原材料分析